散文随笔
-
一意孤行潘军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主要探讨的是小说,收集了作者的创作谈和对话,作者从自身小说创作经验出发,分析小说的形式与内容,讲述先锋作家写作风格的转变;此外,作者还谈及博尔赫斯、卡夫卡西方作家对自己创作的影响。作者态度诚恳,观点明确,表达直接,对潘军作品研究者、先锋作家作品研究者、文学爱好者有的启发作用。下卷分为电影、戏剧、书画三部分,充分体现了潘军身份的转变,作者从一个先锋作家向电影和戏军,不同的身份带给他不同的感悟,做电影更多出于经济需求,戏剧是小说之外另一种吸引他的艺术,书画则是休养生息自我调整的方式。
-
这样活过一百岁杨新洪“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两句谚语说明了人活百岁之难,可2020年的人口普查,单广东省就超过了7000人。本书以采访手记的形式,介绍了180多位百岁老人的生活和长寿秘诀,多方位多视角揭秘人类长寿秘密。这些老寿星,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城镇;有的学富五车,有的目不识丁;有的爱动,有的爱静;有的烟酒不沾,有的“五毒俱全”,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儿孙的孝顺、心态的乐观平和。
-
阅读的礼物钱锺书杨绛黄仁宇 等《我们仨》杨绛关于家庭、人生和工作的书写震撼了无数人的内心,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万历十五年》勾连平淡的一年中发生的细枝末节的小事,写出明代的症结和中国历史的大脉络。《围城》一书了解现代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群像,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语言浑然天成,幽默自然。《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舒昌善翻译,12篇历史特写,道出伟大的人物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人类历史的决策。《文心》以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给中学生讲读与写的问题,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
-
未消失的风景冯晖本书为文化·旅游书籍。以随笔的方式,结合摄影、诗歌、手绘和老照片等多种形式,以“北线:涵泽古今”“中线:皇城变迁”“南路:华西塔影”“西一线:少城风雨”“西二线:溪畔寻梦”“东一线:江楼千古”“东二线:春台熙熙”“老城墙和护城河环线:龟城探秘”8条游走、考察的实际线路深度介绍成都主城区近百处历史遗迹的来历及现状,生动展现相关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和历史发展脉络。不管是成都本地人,还是想深度认识成都的游客,都可以用来参考。
-
柿子熟了刘金恩,李金红《柿子熟了》是文学伉俪刘金恩、李金红继《樱桃红了》《杏花开了》两部作品后的第三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2017—2021年间创作的散文115篇。有随笔、游记,也有回忆录、杂文、政论和小品。分为家事盘点、初心牢记、国景秀美、英国纪行和杂文随笔5个板块。作者倾尽才学,饱蘸笔墨,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场景,每一篇都感人至深,处处触动着读者的内心。原沈阳军区白山出版社宋杰副总编辑在该书序言写道:《柿子熟了》取材广泛,包罗万象,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以灵动的笔触,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初心和乡愁,写爱情和友情,写绿水与青山。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有迷人的乡愁和亲情,更有深深的家国情怀。作品语言文字朴实亲和,极具感染力,浸透着作者对国家的殷殷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在浅唱低吟娓娓道来中,令读者获得启迪和教益。
-
芒花祭盛忠民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精心创作的70余篇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在作者笔下,乡村物事、乡村记忆、亲情友情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些散文篇章大都从细微处着手,仿佛是作者与乡间的所有对话和交流,在这些文字中能闻到一股山野的气息,这种气息来自泥土、草木、庄稼,或者虫子、飞禽、家畜。作者总是在与自然对话,那些蔬菜、稻谷、牲畜、昆虫、花草,甚至石头、瓦片、炊烟都在以自己的语言与这个世界沟通。
-
坚忍的土地许理存与土地渐行渐远的时候,对土地的思念愈加深切,思忖着土地的好与不好。不好是因为人们从土地里刨食太艰难,而土地的好不仅由于她能生长庄稼,而且还承载着许多故事,尤其是饥饿与快乐的故事。在我彻底离开土地的几十年前,土地之上,饥饿是主旋律,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饥饿占据了我对那个时代记忆的一半空间,而另一半的记忆空间则充满着快乐,一种纯粹的快乐,不带有任何杂质的快乐。这种快乐与饥饿在时间与空间上高度契合,以至我时常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都食不果腹了,为什么还有快乐?可快乐却真实存在,而且与饥饿相伴相随。当下,物质丰富到让选择成为难题,可快乐却成了稀罕之物,即便有时冒出一些快乐却很快又被焦虑或新的欲望所替代,快乐与富足在时间与空间上难以契合。我常想着,快乐是人之所求,可快乐到底和什么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写下这些片断是想着打开记忆之门,在这扇门里去寻找快乐的成因以及与之关联的事与物。
-
泃河的波光柴福善柴福善,平谷区人,1956年12月生。曾任县委党史办副主任、县文化文物局副局长、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本书是柴福善先生的散文集,先生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尤其对生活有很好的艺术悟性;他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有过近二十年的创作实践,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力和艺术修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写作勤奋而严谨、自觉地追求大气和高品位、高格调的境界。先生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乡情、亲情、人情,描绘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北方农村生活图景,其中有不少文章曾刊载于《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本书具出版价值,文章好看,有滋有味,是真实的我们自己的与我们周边的人生。
-
东游西记郝子密《东游西记》是作者的第二部散文集,共80余篇小文。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海外一瞥”,主要是作者2016年随女儿旅居加拿大期间的见闻及感悟;后半部分“域内一顾”,是作者近几年行走国内各地的所见所思所想,近处有省内的太原、朔州等,远处有新疆、福建等。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深刻表达了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欣慰,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全书充满正能量,既体现普通人的人生百态,又可管窥社会。
-
门康溪朗本书主要是写作者参与扶贫和支教这些公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通过支教自已的一些感悟,体现了在这一系列公益活动中自己心路历程的变化和内心的成长。 作者通过对生活半径周围经常接触的一些由各地来北京务工创业人的了解感受到这些为北京人服务的人群(如上门收废品的、顺丰快递的小哥、送外卖的小哥等)他们各自对北京的热望,对来到大城市所带来的认识上地改变,以及追求梦想、向往美好生活过程中奋斗的不容易。通过描述三代家人所经历的成长故事及他们经历的过去物质生活匮乏时期的所见所闻感同身受的一些想法,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变化及脱贫的重要,同时通过接触贫穷山村的儿童感受到教育的重要,展现不同境遇的人们对生活梦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