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
作者:吕世荣、周宏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ISBN:9787010058566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近几年在唯物史观方面所作的专题性思考。作者认为,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是我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方法。在研究中,作者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力图落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立足文本、关注现实”的原则,尽可能准确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相关领域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尽可能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现实、分析现实、引领现实。本书以经典著作为依据,以当代社会和文化发展为背景,本着立足文本、关注现实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理论探索。在此基础上,专题探讨了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理论、唯物史观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提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逻辑体系和基本历史进程。并以理论为基点,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当代视野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则与方法、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学术探索。
作者简介
吕世荣,女,1954年生,河南泌阳人。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哲学研究》、《江海学刊》、《求索》、《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10余部。
目录
前言 马克思关注现实的哲学维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
二、马克思把握社会的实践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四、晚年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
五、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境遇
六、考茨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七、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二、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体价值视角
三、马克思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关于马克思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哲学思考
五、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六、晚年恩格斯的社会新思考及其效应
七、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
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批判
九、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十、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十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浪漫主义特征
十二、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十三、无政府主义:无根的社会学说
第三章 唯物史观与意识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资源
二、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
三、作为“软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
四、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
五、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
六、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七、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辩证思维方法
八、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彻底革命性
九、恩格斯晚年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十、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十一、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
十二、二十世纪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
十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
后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
二、马克思把握社会的实践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四、晚年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
五、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境遇
六、考茨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七、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二、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体价值视角
三、马克思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关于马克思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哲学思考
五、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六、晚年恩格斯的社会新思考及其效应
七、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
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批判
九、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十、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十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浪漫主义特征
十二、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十三、无政府主义:无根的社会学说
第三章 唯物史观与意识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资源
二、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
三、作为“软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
四、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
五、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
六、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七、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辩证思维方法
八、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彻底革命性
九、恩格斯晚年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十、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十一、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
十二、二十世纪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
十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