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词曲赋
-
纯粹·玻璃星座[美] 施家彰 著,史春波 译本书从诗人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中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四辑:第一辑收录诗人2021年出版的新诗;第二辑收录诗人《红移之网:诗选1970—1998》《结绳记事》《银杏之光》等中早期作品;第三辑收录提名普利策诗歌奖的《罗盘玫瑰》;第四辑收录2019年出版并荣获全美图书奖的《视线》。《罗盘玫瑰》和《视线》为作者风格形成后的成熟期代表作,均体现出交响乐般的整体构思。该书通过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呈现诗人完整而持续的写作面貌。
-
岁月如花陈福刚暂缺简介...
-
红枫树下诗歌集萧纬 著《红枫树下诗歌集》是萧纬撰写的现代诗集,全书近二百首,以短诗为主。《红枫树下诗歌集》共六辑,分为红枫树下、新思绪、感觉、上课、私有的、读木心。《红枫树下诗歌集》全书与之前出版的《银杏树下诗歌集》相似,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事业、生活等方面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所思所感。《红枫树下诗歌集》提示页上附有作者在旅途中收集的植物图片。《红枫树下诗歌集》全书面貌清新淡雅,读之使人心旷神怡。
-
沉默的肖像龚文浩青年诗人龚文浩的一部诗集。收录其近十年的诗作百余首,凡日常所感、旅途风景、交游心得,无不分0转化为情感的震颤与经验的勘测,每首篇幅不大,句式简短,偏于口语。这些诗直接、明澈,前者符合这个时代,后者是诗人的天性;然后是故事性,龚文浩的每一首诗都试图讲述一个故事,或是隐藏一个故事。不管哪种,诗人都极力将自己与时代结合起来,想要借助叙述传达某种声音,这种声音无一不是痛苦的、怜悯的,都偏于真实并且都是他自己的。
-
生如荒野李学志 著诗人李学志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本诗集收录诗人五年来陆陆续续发表的240余首诗,分为9个小辑。第1-4辑主题是“自然”,诗人在四季的更迭里与万物进0灵魂的对话。第5-7辑主题是“生活”,于平凡中捕捉生命的光影,于琐碎中寻觅生存的意义。第8辑偏重于哲思,是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叩问,是对当下本真的思索。第9辑为儿童诗,充满童真、童趣。全书从不同维度出发,展现出诗人个体生命的深刻感悟,也展现出其宽阔的视野、理性的智慧和持续的人文关怀。
-
每一次的诞生都是痛苦 李少君诗选李少君 著《每一次的诞生都是痛苦:李少君诗选:1980—2022》是李少君从事诗歌创作四十余年的一次回顾与总结。诗集精选了李少君的208首诗歌与散文诗。 全书共分四辑:“在松溪遇见青山”“过临海再遇晚秋”“山中小雨迷谁人”“为谁独立凉风中?”。 李少君的诗歌具有清新自然的诗风,在山水田园里的低吟轻唤,在日常生活里唱响的明亮之歌,成为他作为一个“自然诗人”的底色。李少君关注底层,关注自然,是一个内心干净的诗人。
-
粼粼波光摇鬓边刘雪春 著这本诗词作品集,包括七言古体诗、词作和现代诗等。收录了作者自大学时期以来创作的百余首诗作,有对各大节日和众多纪念日的理解、描述和概括,如新年、春节、国庆、中秋、高考、奥运、国际博物馆日等,有对农历节气的理解、描述和概括,如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等,还有对多年来情感经历的总结,这些经历刻骨铭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本诗词作品集格调积极向上,诗文长短不等,情感的表达不拘泥于形式,其精神之饱满,其情感之诚恳,有别于市面流行的诗风。读来既引人入胜、催人泪下、发人深思又催人奋进,现收录于此,以飨读者。
-
中国现代诗集 1920-1949 下集张泽贤本书是中国新诗史一次集体展现,靠的是大小不一、层出不穷的中国新诗集版本,亦是新旧诗人、诗社与流派的集体亮相。通过文字介绍及大量的封面、扉页、版权页、插图、插照、广告,丰富的史料足以让人震撼不已,刮目相看。可以说从齐全完整角度该书在同类著作中该属首次。据作者所掌握的信息,下集中以所见版本为依据,约有700多种,且有60多种新的诗集版本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的空白。本书的出版为相关的教学者研究者收藏者拍卖机构相关人员提供了鲜活的史料,少走弯路。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版本收集、整理与研究,亮点颇多,成果累累,著作颇多。
-
张隽集王洪军 辑校《张隽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中的一种,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洪军教授整理。本书收录清初著名文人张隽的诗集《石船诗稿》、文集《西庐文集》。“附录”部分辑录了《东池诗集》、《二西遗诗 附浣愁草》及《张隽资料汇编》,为进一步研究张隽提供了便利。其中颇多稀见材料。整理者对张隽诗集、文集做了准确的标点和细致的校勘,对与张隽相关的材料进行了竭泽而渔的搜集与考辨。该书是研究清初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
诗经学的现代转型吴寒《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从1901到1931》以晚清民初的诗经学为对象,从“破”和“立”两个方面分析《诗绿》由经学到文学的转型如何发生、发展,如何经过教育制度变迁、文学学科建立确立出“新典范”,进而讨论这个“新典范”的性质、思路、预设、方法、规范和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