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北方粳稻高产新技术

北方粳稻高产新技术

作者:王一凡、赵海岩

出版社:农业科技

出版时间:2006-08-01

ISBN:9787802330238

定价:¥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北方粳稻高产新技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凝结了一批权威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技界倾注“三农”,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偏心和决心,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北方粳稻高产新技术》的出版发行是顺应历史潮流,惠泽广大农民,落实新农村建设部署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探索科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为广大科技人员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
作者简介
  王一凡 1934年12月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农学会高级会员。1957年毕业于我校。曾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省水稻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一凡长期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曾于1978年赴上沃尔特共和国指导水稻技术,撰写出该国水稻生产现状和栽培技术考察报告;“辽河流域水稻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开发研究”(第二主持人)获省政府星火一等奖;“辽宁省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八五”国家项目“水稻节水增产配套技术”于1996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制及应用开发的“硅复合肥”于1996年通过成果鉴定,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于1997年获第6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辽河平原水稻两高一优综合技术标准开发应用”获1998年辽宁省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现正主持“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水稻节水增效技术推广应用”课题;并与他人共同主持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硅复合肥”及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水稻节水高产增效技术”课题。著作:《水稻节水增效技术规范》、《水稻栽培》、《节水稻作》论文:《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水稻高产株型栽培研究》。
目录
一 北方水稻生产现状
(一)北方水稻生产情况
(二)北方地区气候特点
二 北方稻区气候生态特点与优质高产水稻标准及发展前景
(一)北方稻区气候生态特点
(二)优势高产粳稻标准
三 环境条件及其与栽培相关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一)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二)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三)氧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四)土壤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五)肥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六)水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四 水稻生育基本模式
五 优持粳稻高良种选用与适地适种
(一)优质粳稻高产新品种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选用优质粳稻高产品种应了解和掌握品种生育特性和变化规律
(三)坚持做到适地适种
(四)北方各省市区主要稻区适宜品种推介
六 早育壮秧的重要性和壮秧培育
(一)秧苗不壮对产量的影响
(二)扭转弱苗带来的被动局面
(三)壮秧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
(四)壮秧的主要生理指标
(五)秧苗大小的分级标准
(六)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环节
七 高质量耕作整地提高土壤肥国为优质粳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质量耕作整地的重要性与措施
(二)提高地力要靠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三)改善结构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
(四)优质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及提高肥力途径
八 坚持合理稀植少插是优质粳稻安全高产的有效途径
(一)稀植少插与密植多插哪种方式产量高
(二)水稻品种不同怎能栽插同样密度
(三)环境条件不同栽培密度应灵活确定
(四)不同密度形式与方式对水稻生育有何影响
(五)水稻不同栽培体系的产生推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六)水稻栽植方法与质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
(七)不同栽培密度的分级标准及经济效益分析
九 优质粳稻主产施肥新观念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全价营养组合为重点
(一)什么是水稻高产施肥新观念
(二)肥料营养对水稻生育与稻米品质有何影响
(三)怎样掌握合理经济与平衡施肥技术
十 优质高产水稻需水要求与节水灌溉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