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第一代美国华裔文学和朝裔文学比较研究郭冬辉 刘振前 著本书以第一代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作品为关照,以第一代朝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时间跨度以两个亚裔美国种族文学开始为起点,以 1965 年为阶段终点。第一代华裔和朝裔美国作家从各自的视角书写了东方主义原型人物与真正东方人物的差异。华裔美国作家展现了文本角度的多重性,而朝裔美国作家则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性。这些移民作家书写了出亚裔种族文学的类别性、多重性和不均衡性,挑战了种族书写的文化霸权,表达了不断进化的亚美经历。
-
落泪是金何建明《落泪是金》通过作者采用“地毯式”的采访,以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写,挖掘贫困大学生们不为人知的经历与内心世界,揭示了贫困大学生为走进大学、为生存自救所付出的超常艰辛,以及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坚韧品格,并刻画了共青团“希望工程”以及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所作的呕心沥血的努力,同时提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并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
王朝的余晖淮军1862—1900季宇 著《王朝的余晖》是季宇创作的一部书写中国晚清历史的作品。本书从1860年前后晚清政坛的动荡写起,一直到1900年庚子国变后结束,书写了晚清重臣李鸿章创建、发展淮军的始末以及淮军兴盛、演变直到最终覆灭的历程。作者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淮军所参与的清末多场战争的面目,展现了这一时期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迅速衰朽以及各阶层、各势力互相博弈的历史过程。拨开尘雾,重新观察这支曾经作为清王朝最后军事支柱的淮军,回顾那段烽烟四起、浮沉跌宕的中国近代史。
-
橡树邻里李洪松《橡树邻里》记录了作者居住的橡树小区邻里之间的真实故事,既包容互助,又欢乐互怼,语言幽默,氛围轻快,故事感人,生动展现了当代深圳的“远亲不如近邻”。书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深圳的普通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每个人的性格、职业不同,但都深谙处常之道,亲密有间,友善包容又有分寸,人与人相处和谐愉快,让人心生向往。
-
荒野飨宴 寻找最后的驼鹿吉娜·雷·拉瑟瓦本书既是优美的自然书写,又是立足于田野调研的民族志,身为作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的拉瑟瓦寻找野生食物——揭示了在一个“野生”本身被误解、商品化和被消费者热捧追求的世界里,我们失去了什么。 两个世纪前,北美人的饮食构成中,近乎有一半是需要在野外觅食、狩猎或捕获的。今天,所谓的 "野生食物 "正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在顶级餐厅中成为富人独享的盘中餐。与此同时,依靠野生食物生存和维持生计的人们发现,随着新的市场和道路侵入世界上最后的未开垦的土地,他们的生活永远改变了。 一路上,拉瑟瓦亲自品尝野生食物,在婆罗洲品尝难以捉摸的燕窝汤,用手提箱把瑞典驼鹿肉偷运回家。 这本书以一种兼具深思熟虑与勃勃雄心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野生”食物,及本书中追溯了我们与野生食物的关系,并展示了我们在驯化它们时牺牲了什么——包括生物多样性、本土知识和与自然的重要联系。
-
不完美的舞者甘露 著因为拍摄纪录片,我与书中的每一位口述者相识多年。那时候她们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她们常被人定义为芭蕾女孩或者芭蕾老师。二十年很快过去了,今天的她们,都活成了真正的自己。两年前,我突然想做这样一本书,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中,让彼此稍稍停下来,回顾一下这一段段看似与自己无关,却又感同身受的成长经历。只是观看,只是感受,它也能留下些什么,如同那遍撒的月光的暗影中,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在跳舞,只是跳舞的方式不同。书、绘画、音乐、摄影机……而已。我们都在跳舞。 ——本书作者 甘露
-
经典常谈朱自清 著《经典常谈》是一本经典阅读训练的入门读物,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本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0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看这本书,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为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朱自清的文字风格和研究方法,本书增收十四篇文章作为“延伸阅读”。《匆匆》《春》《背影》等七篇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的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怎样学习国文》《文学的标准和尺度》等七篇则可视为《经典常谈》的延续扩充,它们或是提纲挈领地指出学习和理解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方法;或是讨论了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某些重要论题;或是以具体作品为例,展示了读诗解诗的方法。这些都可成为读者经典阅读训练的有效助力。
-
清凉明月张雪南丰子恺是著名的大师,艺术和文学成就享誉海内外。本书稿通过23篇访谈,以丰子恺及其故交的后人追忆的方式,勾勒了丰子恺丰富博大的一生,仰望其丰美雄厚的艺术成就、豁达儒雅的文人品格和友爱积极的人生态度。被访谈人物谈吐中的丰子恺形象,与天上的那颗“丰子恺星”一样,熠熠生辉,闪耀着光芒。
-
生育笔记查维·伊芙·卡尔科夫斯基 译,苏文敬 著生育对女性的身体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不去诚实地谈论生育,整个社会将付出什么代价?在美国顶尖医学院的资深孕产专家查维·伊芙·卡尔科夫斯基看来,影视剧和媒体把生育描绘得过于简单和幸福,几乎没有人真正知道怀孕期间、之前和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除了喜悦,怀孕还可能使女性面临尴尬、恐惧、愤怒,甚至生命危险。卡尔科夫斯基认为,大多数女性及其家人对生育完全没做好准备。孕吐的痛苦如何被忽视?孕检为何成为痛苦的知情权?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做不做输卵管结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个人决定?胎死宫内,怎样成为现代产科护理中最深的焦虑,又如何避免?勇敢、严谨、温和,卡尔科夫斯基挖掘多年的一线经验,讲述亲身经历的妊娠故事,揭开产科和产房的厚重帷幕,也揭开笼罩着女性身体和生育文化的迷雾。她既谈论生的喜悦,也谈论死的阴影,既讨论医疗的运作,也讨论生育背后的社会观念、文化背景。卡尔科夫斯基秉持职业精神,关怀患者、关怀女性。她说,在她的经验中,最常听到的话是“真希望有人告诉过我”。在这本书中,她将所有她认为女性应该知道的事、社会应该理解的事,和盘托出。因为,“女性的健康,就是人类的健康”。
-
燕东园左邻右舍徐泓《燕东园左邻右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的非虚构力作,让挂上“历史建筑”标志牌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说话,讲述1926—1966年小楼里的住户与往事。作者以特稿的笔法、详尽的史料搜集,以及对数十位燕东园二代的访谈实录,抢救对现场的记忆,抢救被淹没的历史——缅怀与致敬那一代学人: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初年,留学于海外,在国难时毅然归来,以科学文化报效祖国,历经各种磨难,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徐泓的父亲徐献瑜曾任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她出生于燕京大学燕南园59号,从1946年深秋在她出生一百天时搬家至燕东园40号,至今一直住在燕东园,是这个园子里仅此一家的老住户。她深入每个家庭,记录了感人至深的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同事情、师生情,重现了那个时代学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书斋里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