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先行者罗薇、沙马石古《先行者》讲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上下联动、凝心聚力,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对2019年、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描写生动感人故事的纪实散文创作,展示扶贫人和致富带头人顽强的奋斗精神,以文学的形式记录攻坚历史,以文化的感召力服务脱贫攻坚,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该作品被纳入2020年省作协重点扶贫扶持选题。
-
大别山上潘小平 著本书在长期的实地采访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丰富的资料、饱满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典型的事迹,生动描绘了安徽金寨及大别山地区赓续红色基因、继承优良传统,从贫穷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振兴的壮丽新生;展示了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以及大别山地区人民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奋斗精神和时代风采。
-
城池汪黄任 著本书是诗人汪国真之子写的一本回忆录,以父与子,亲与疏为线索,追忆了作者与父亲汪国真的相处历程。回忆录从被出版界称为“汪国真年”的1990年开始,到2015年汪国真老师因病逝世结束。 因为家庭原因,作者没有在父亲身边长大,使得父子关系在早期非常生疏,形同陌路。但血浓于水,空间和心理上的障碍并不能阻挡父子情谊在漫长岁月中生根、发芽。作者对父亲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增加而逐渐血肉丰满。 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开始,作者对父亲是陌生的,陌生到爸爸在作者的眼里是一个无处安置,鞭长莫及的“局外人”。后来父子接触增多,父亲又成为了被作者所崇拜的“半神”。然而年龄、经历和思想的差异又酝酿着父与子间新的分歧与不解。在波浪式的递进中,父亲的形象在作者眼中几经变化,最后回归到平和、日渐苍老而又胸怀大志的“老爷子”——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诀别时刻到来,父亲终究归于远方。
-
绣春风佟丽霞《绣春风》是一部生动反映辽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报告文学作品。全书以盛京满绣非遗传承人和辽宁省多位驻村书记为两条主线,一方面讲述了散发着艺术芬芳和文化自信的“满绣扶贫”道路的具体发展过程,展示了满绣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扶贫的强大力量,凸显了“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讲述了多位驻村书记克服种种困难,自觉将人生与国家行动融在一起,不忘初心、不胜不还的赤子情怀,小切口、大情怀地反映出辽宁脱贫攻坚的难度、深度和成就。全书忠实记录、生动反映了辽宁大地上脱贫攻坚这场史诗般的变化,记下了每一个被采写者的名字和故事,展示了新时代辽宁人民的精神风貌,使本书成为中国故事里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
-
红区日志王昆 著暂缺简介...
-
人这一辈子刘达临 胡宏霞 著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逃脱。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人这一辈子:探索生命的文化密码》是耄耋之年刘达临先生和妻子胡宏霞女生,以独到的自身经验,从生命文化的角度,创作的充满哲思的文集。 从命运和人生、科学具有两面性、人的心灵世界、透视人生之旅、人贵教养、教育指导、爱情和婚姻的艺术、乐死和乐死等八个方面,总结一辈子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人的价值在于遵循“天道”来修炼自己。
-
凶年【美】大卫•西蒙 著,徐展雄 译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z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后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
盛唐的拐点李旭东 著本书讲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是对八年安史之乱的历史全纪录。作者以安禄山为切入点,书写了安史之乱过程中大唐各方势力的兴衰起落,揭开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秘密,细致解读了安禄山发迹、李隆基的宫闱纷争、李林甫的擢升、杨妃马嵬坡之死、太子宝座之争、郭子仪力挽狂澜等读者颇为关注的问题。
-
走向乡村振兴王宏甲 著本书是一部反映现实、观照现实的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八年决战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本书作者采访记述之深入令读者身临其境,书写之真实直逼心灵,而不是撞击眼睛。笔墨述及内蒙古、新疆、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穷村或富村,以及湘西十八洞村……全书在关注全国脱贫攻坚大战场的同时,着重追踪采访了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的毕节市和发达地区的山东省烟台市,通过东西部两地党组织领导群众走合作化道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令人信服地写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向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 毕节是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的地方。那里的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曾令人震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2021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毕节慰问干部群众,并殷切嘱托“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毕节试验区为我国脱贫攻坚探出了新路子:先后探索出“精准识别四看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易地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成功经验,成为总书记赞扬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贵州省五级书记抓脱贫促乡村振兴,竭诚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党员干部有可借鉴、可学习的重要意义。毕节全市推行的“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等“四个留下”机制,被认为上承大局,下接民意,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切实可行的重大示范意义。
-
江山如此多娇欧阳黔森 著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贵州的脱贫攻坚战。贵州作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作者选取了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毕节巿赫章县海雀村、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遵义市正安县红岩村、铜仁巿万山区朱砂镇、安顺巿紫云县沙坎村这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目睹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从不同角度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作品情思饱满、大气磅礴,是为贵州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的赫赫印迹树碑立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