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探秘西亚斯教育谭曙方 著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教育飞跃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中西方教育既融合又碰撞。作者以独特视角叙述、思考郑州西亚斯学院的教育模式,既宏观又细部地呈现了该校多方位探索中外教育合作的故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百年未有的国际国内大变局之节点该如何抉择?如何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担当社会责任的一代新人?当下中国诸多中外合作大学已经做出了勇敢且有益的探索实践。郑州西亚斯学院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校训,实施博雅、全人、融合教育,纵有选择继承,横有借鉴移植,搭建起广阔教育平台,改变学子人生,放飞学生梦想!您了解当代中外合作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吗?您知道中外合作办学探索的重要实绩吗?翻开本书,即可浏览当今中外教育融合与碰撞的深度描写。
-
东线外编朱世巍 著1943年秋冬,自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以来,苏联军队在乌克兰急速进军,迫使曼施坦因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步步后退。但苏军始终未能获得包围歼灭曼施坦因重兵集团的机会。与此同时,希特勒将德国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和大量的重型坦克运给曼施坦因,以此来稳定东线南部战场的局势。在基辅等地,曼施坦因发起强力装甲反击,却无功而返。苏联人继续进军。1944年初,在切尔卡瑟地区,苏军终于抓住战机,包围了曼施坦因麾下的两个军。形成了所谓的钢铁包围圈。 曼施坦因为了挽回颜面,决定孤注一掷,投入最庞大精锐的装甲部队实施救援。在冬季雪原上展开了罕见的坦克大战。德军经过奋力厮杀,结果虽然救出了大量兵员,却令东线德军的装甲军团丧失战斗力。东线南部战场的均衡局势从此彻底被打破。由于失去了希特勒的信赖,曼施坦因的军事生涯也将告结束。自1943年以来,德国重型装甲部队的技术优势也在这场战役中丧失殆尽。 切尔卡瑟战役在战术意义上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深入地了解这一战役,有助于加深对苏德两军体制、战术和武器运用方式的认识。本卷对这场冬季坦克大战做出了远超常规卷的细致描写。
-
国医鲁风刘德山,夏庆刚 编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本书选取了为山东中医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王新陆、丁书文、王国才、尹常健、侯玉芬等28位中医药专家,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进行一对一追踪采访,深入挖掘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力弘扬他们悬壶济世的仁爱之心和博大情怀,并通过他们的绚丽人生,展现了山东中医药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本书作序:“中医与文学,二者出于同一精神源头,皆为东方思维方式与审美趣味,可谓花开两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文学书写记录中医药事业,是意义深远的大事。”
-
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一次》节目组 著洞察人间凡事,体味百态人生。 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 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串联起了我们的一生图鉴。 这里有中国人的生活观和生存哲学, 致敬每一个骨子里坚韧又乐观的中国人。新增11位明星讲述人的心声感悟 涂松岩、王耀庆、秦博、韩童生、郎月婷、辛柏青、 王仁君、寇振海、张钧甯、许文广、阿云嘎 他们是讲述人、观察者,也是亲历者。 每一份表达,都克制又专注;每一份情感,都真挚又动人。
-
延安,延安牛维维 著作者以40余首辞赋,长卷一样展开了延安之美。延安的名城名镇、山川气象、风情俗艺,氤氲在辞赋的典雅之气中徐徐展开。 赋中有文有史,有景有情,有人有事,有词赋格律之美,有对这块土地独特的审美表达;更有着青年诗人一颗滚烫的心,有着他对这块土地痴情的爱。他的赋打开了延安,也让我们进入了年轻一代的内心世界。
-
流淌的红色基因邱文生 编通过老干部亲身回忆、同事亲人往事追忆等方式,生动讲述了住所老干部的红色故事。展示其在革命年代的斗争经历和在新时期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以此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激发读者爱党爱国热情,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十年禁渔厚福钮敏 著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濒危物种,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5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生长在金沙江,成活在长江,是长江生物链的重要一环,也是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保护中华鲟,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保护整个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其他的水生生物,在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的今天,尤具有重大意义。 “厚福”是一尾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馆成功救护的野生中华鲟。作为目前我国人工驯养条件下仅存的野生中华鲟,它代表了中华鲟实现自然繁殖、重建野外种群的希望。在它的身上,凝聚着众多无私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和海洋馆人的心血与汗水。
-
吉鸿昌史映红 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以时间为脉络书写了吉鸿昌荡气回肠的一生。童年时期生活贫寒、怀揣理想,少年时期求学学艺,青年时期开启戎马生涯,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11 月,吉鸿昌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在刑场上,吉鸿昌毫不畏惧,痛斥卖国贼,牺牲前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依然热爱生活凉子访谈录 著《依然热爱生活》是一部真实故事集,取材于热门访谈类节目《凉子访谈录》,从500多名受访者中精选出20颗倔强的灵魂,深挖他们关于挫折、成长和奋斗的全景故事并结集成册,以此瞥见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状态和向好向上的精神向度,鼓励广大青年朋友遇到挫折不消沉、遇到险阻不畏惧、遇到诱惑不堕落,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大写人生,铺展自己的人生蓝图。
-
圆明园防渗之争赵永新 著2005年春,圆明园防渗事件被媒体曝光。这件事前后历时大半年,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环保法》,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贯彻实施,堪称我国环保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到底是环保,还是破坏环境?圆明园到底是要建成遗址公园,还是建成一个现代公园?本书全面、生动再现了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时隔十六年之后,当我们回望圆明园防渗这面镜子时,又能从中看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