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众爱移山志愿者《众爱移山——“5•12”汶川大地震感动世界的那些瞬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闪电出版。该书搭配百余张现场照片,全景式展现大地震后生命救援的悲壮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并无作者署名,书封上仅有一栏“志愿者编著”,原来这部全面反映抗震救灾感人故事的作品是由几名志愿者熬了几个通宵编撰而成。
-
周恩来在重庆王朝柱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为此,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简之,《周恩来在重庆》所承载一一或曰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周恩来的高尚品德。《周恩来在重庆》所写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几乎都是真人真事(只有钢琴家罗莹、画家张文等是虚构的)。但是,我在描写这些所谓真人和真事的时候,是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加以艺术化处理的。换言之,剧中所铺陈的历史背景是艺术化了的典型环境,所描写的历史真人完全是艺术化的典型人物。因此,剧中所写的历史事件不是史学家用史学思维审视的结论,而是我个人用独有的艺术视角审美化了的历史;同样,周恩来等人物形象虽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但他们是经过我的艺术化地再创造,完全变成了典型化的艺术人物。我希望未来的观众、评论家们,对《周恩来在重庆》所写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站在史学家的立场上求全责备。这是为艺术创作规律所决定的。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没有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电视台的支持是完不成的。其中:何事忠、易飞先、刘舜发、黄晓东、刘健、李廷勇、易士涌、张民等同志出力很多。同时,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杨伟光、李准、仲呈祥、李硕儒、丁振海、郑伯农、王兆海等同志贡献了他们的智慧。我还要说及的是:何静修是我的恩师之一,他病了,依然帮我出主意,送我有关的参考书。另外,黄如论先生一直关注我的创作。这次在写作《周恩来在重庆》的过程中给予了帮助。
-
我们的故事贾宏图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全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这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得到翔实表达。
这部30万字的纪实文学,记录了100多个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哈尔滨等地的老知青,下乡到北大荒和返城再创业的人生经历。
书中披露了有很多鲜为人的细节:在冰雪掩盖的草屋里苦读的数学家;守着一条大河修了30年水电站的执着的上海人;在密林深处快乐生活的女“站人”;在创业中复活的“被晾在沙滩上的鱼”;当年在江边的猫耳里写“绝命书”的小战士成了共和国的副部长……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部人生传奇。
本书的作者贾宏图是位北大荒的老知青,也是位三次获全国报告文学最高奖的作家和资深记者,他像位考古工作者一样,在北大荒和知青返城的家乡间奔跑,寻找老知青的足迹和他们发生在昨日和今天的感人故事,历时多年,用爱和激情写成这部书。该书经报纸和网络转载后广受好评。
很多80后、90后的小孩子通过文字和图片重视那段历史后忍不住留言:“你用辛勤的写作、真挚的情感,朴素的文笔,记录了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一代人至少十年的青春跨越令人动容。”一个留学回来的小孩看完书后说:“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是坎坷,是苦难,是朴素,是坚强,是人性中的美好,是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为亲历者,一位叫刘振的老知青看了《我们的故事》掩卷唏嘘:“三十多年的知青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叹息、感慨、回忆、遐想、思考、反省……不禁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谢谢你忠实并艺术地记录和保存了知青在黑土地上的生活历史,使我们的长辈、同辈和晚辈,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评价。”而书中收录的近二百幅有关知青生活的老照片,十分珍贵。 -
特别经历王凡、东平不寻常的年代,不一样的人生,不为人知的经历!《特别经历:十位历史见证人的亲历实录》是革命无勋、红色后代、左翼爱国人士等对各自革命时代往事的回记口述,这些特殊人物的特别经历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鲜活而具体的历史,同时也菜现了共和国前辈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口述实录生动描述了上个世纪的革命先驱者和爱国志士敢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
-
电视信仰贾梦霞《电视信仰》是一本电视人对电视人的访问,杨澜、王志、汪涵等名嘴尽在访问之列,于丹老师为其作序,她说她听到了灵魂的声音,就在那一张张名嘴后面,灵魂的片断发出了嘎嘎吱吱的声音,好象是家具的历史,而这本透露了名嘴们灵魂的成因。通过对国内最成功的十余个电视栏目的主持人与制片人的深度访谈,凸现中国电视人的个性与经历,反思中国电视业的缺憾与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电视可谓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辉煌象征和重要推动力,对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不可小视的影响,但正是这样一个要害媒体,一个貌似风光无限的行业却存在着种种不为人知的缺憾和问题。《电视信仰》以批判为纲,访谈为本,厘清电视本质,呼吁责任回归,同时表现电视人除公众人物之外的另外一面,展现其思想与个性魅力,力图为读者还原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媒体的本来面目。
-
岁月无痕单刚、王英辉留苏,是一群人的人生起点;留苏,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留苏,是共和国不可磨灭的印记。精神需要传承,记忆需要挽留,历史需要铭刻。谨以此书作为后来者微薄的礼物,献给那个逝去不再的光辉岁月,献给那些忠诚于信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生命的不朽灵魂!《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是“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之一,它生动的记录了20世纪各代留苏学子们的奋斗历程、学习成绩、精神风貌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该书不仅是对近一个世纪留学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的中国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若干方面的生动刻画,更是对这一群体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内核的深度发掘。
-
我心有歌郑时文简介真实的故事永远比小说及其他文艺作品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该书表现了志原军战士捍卫祖国安宁的英雄人格,残酷的战争,瞬间人性的闪光……英雄们的业绩超越了残酷的现实和历史,凝结了永久的记忆。该书内容真实,情节感人细腻,这是一本让人感动至落泪的好书。 本书是一个学生兵朝鲜战争600天的真实遭遇。四川解放时,他只是县中高二的学生。是去读高级工业专科学校,还是进西南军政大学,他面临选择。好不容易考上西南军政大学,朝鲜战争爆发了,500名军校同学被补充进29师(邱少云师),开拔前线。郑家三兄弟都上前线,首长特别指示,将最小一个留在师部,争取三兄弟中至少有一个活着回国,为老娘送终。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他的青春与战争相伴。初恋在枪林弹雨中萌生,友谊用生死鲜血来浇灌,却都在残酷的战火中化成灰烬。终于,他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兵成长为志愿军总部的政治军官。信仰与责任,由此而生。作者简介郑时文:193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950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1951年3月随29师入朝参战。曾任志愿军15军29师司令部战勤工作员、见习副排长、代理情报所长等,先后参加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元山保卫战等。1954年春调入志愿军总部,任政治部组织部干事。1957年8月轮换回国,供职于67军军部,1966年因战伤复发转业地方工作至退休。 朝鲜战争期间,曾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通令嘉奖,1955年参加志愿军第六届归国代表团出席北京国庆观礼。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多次在《萌芽》、《新闻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
-
我从战场归来唐诗曾战争结束了,我们休息了,但大炮和坦克没有休息。战争结束了,我们回家了,可我们的兄弟没能回来。战争结束了,我们还活着,……1990年,中东火药库被引爆,战争硝烟弥漫海湾,并迅尔演变为20世纪仅次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远离“冷兵器”的现代战争,少了荡气回肠万人冲杀的壮烈,多了瞬间殒命变幻莫测的神秘,禁飞、戒严、封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明”战争造就的是人间地狱—精神肉体双重折磨中的无可逃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主动请缨,独自潜入伊拉克。孤胆英雄凭借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学养修炼,凭借多年对时事的关注和特有的新闻敏感,穿梭交战双方,斗智斗勇,发出一张张珍贵照片,炮制一篇篇战地飞鸿。在巴格达,他顶着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枪口,吸着混杂各种燃烧物释放的气体,喝着被贫铀弹污染的自来水。在约旦,他与外国同行勇闯戒备森严的边防站,深入报道约伊边境难民,混迹支持萨达姆的反美游行,用相机传递战争的紧张。在以色列,他在“飞毛腿”空袭中奔走街头,记录战争废墟、防毒面具下的恐惧;在戒严的加沙的枪声中,悄无声息地拍下以色列军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每一次交锋……作为战时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也是唯一往返交战国双方的记者,“唐老鸭”将海湾战争时的工作激情,沉淀为富有节律而流畅的文字,以成本书。现代战争的肃杀氛围、孤单无助的大量难民、并肩报道的各国同仁等,在诙谐而亢奋的文字中淋漓尽现,纪实中游弋着唐式之“疯”,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血汗、梦想、死亡和荣誉的战地风云。这是一本用身躯和生命谱就的一个人的战争史实,他的诗一般的文字十几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阅读的激情在全国大小校园里随着青春荡漾,累计发行超过百万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
-
极端制作朱冰、陈可人极端制作:CCTV艺术人生2000-2006。专业主义有能力和激情两种基因。专业能力主导节目创作的组织和细节,它像骨髓和血肉,构建起节目的外形。专业主义激情,犹如灵魂,它将创作者的热情与执著,追求与思考,弥散于节目的每个细胞。我们在倾听《艺术人生》的故事时,其实也是在期待着专业主义在电视中的张扬。——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钟大年《艺术人生》最大的贡献是给中国电视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本土的、具有原创意义的电视品牌。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艺术人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电视栏目所面临的问题,而是非常复杂的中国电视整体的生存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胡智锋经历了近代百年中国的命运多舛和文革磨难,中国人就像永远在一个状似“气球”的套子中去说话,真正属于个人的表达几乎没有。每个生命不可重复之处在哪儿?《艺术人生》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倾诉空间,每一个和艺术相关的个体在这里讲述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自我”。我觉得《艺术人生》伟大之处,就是把个体生命还原成真正的原质。——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CCTV《艺术人生》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电视综艺人物谈话节目。作者通过面对面的独家采访,首次从公众和专业的角度解密了隐匿在CCTV名主持朱军背后的电视制作团队,摹写了《艺术人生》栏目从创办到成熟的跌宕历程。本书裁取中央电视台一档名牌栏目的生存片段深入剖析,展现的是一群电视精英在创业过程中对“专业主义”的执著秉承,以及他们在与娱乐时代的价值观进行博弈和融合的过程中对“理想主义”的痛苦坚守,折射出在中国社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一代中国电视人的挣扎和阵痛,以及面对全球化语境和中国电视发展与改革的双重命题,CCTV制片人和制作团队对电视语态与形态的探索和创新。
-
乱世浮生帅彦 著胡适、梁漱溟、陈寅恪、丰子恺……他们对抗战的态度及各自选择不尽相同,该书对那段抗战特殊岁月中的这些文人百态进行了回顾。对于笔下的人物,作者把他们当成生活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在这个非常时期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矛盾和困惑。 饱含浪漫激情的郭沫若在祖国危难之时,毅然归国投身战斗。一向敦厚温和的老舍也似乎在抗战中“脱胎换骨”,轰轰烈烈地投身“文协”,一改从前艺术化的文风,用自视为“我的武器、我的资本、我的命”的笔积极宣传抗战。 书生气十足的胡适对抗战有过理性的思考。归国后,曾下决心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他却出任驻美大使。…… 作者把这群中国史上有名的文人当成生活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在抗战非常时期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矛盾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