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事大事小董冰 著\ufeff董冰由一名贫家女到大家族的孙媳妇,再到一位著名作家的夫人和六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一生起伏跌宕,在平凡中寓有不寻常。其书中朴素无华的文字,读来如话家常,亲切平实,俨然一个旧式中国女性的饱满形象跃然于纸上。本书叙述风格极富地方色彩,作者在阐述生平的同时,将一些已经失传的民风民情娓娓道来,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旧式豫西农村画卷。
-
攀登者艾德·韦斯特,大卫·罗伯茨 著,杨婕,善瑜 译这本扣人心弦的成功回忆录记录了一个极限登山运动员向一座座8000米级世界高峰发起冲击的传奇。18年来,艾德??韦斯特潜心追求着登山界的圣杯:站在所有世界14座8000米雪峰之巅,而且不使用氧气瓶。本书不仅仅是描写了美国历史上完成这项伟业的第一人,同时也是赞颂关于攀登这项令人惊叹的运动本身。在书中作者生动地讲述了曾经的登山伙伴们致命的判断失误,自己命悬一线和勇敢救人的经历。第一次,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在1996年珠峰惨案中重要且英勇的角色,1996年珠峰惨剧因《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而众所周知。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苏联]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西蒙 译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其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在考察原始森林时,阿尔谢尼耶夫遇到了一位向导——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老猎人德尔苏对山林无比熟悉,能灵敏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
-
阿里 阿里杜文娟 著这是一部真实的记录。作者历经三年时间,实地跟踪采访了多位阿里人,书中没有过多的伤感与矫情,但记录了这些辛勤付出的每一个人的感人故事,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阿里的美丽。这是一部震撼人类心灵的好书,书中记载了对土生土长的阿里人、边防军人、在藏干部、援藏干部的崇拜和尊敬,有的是对社会不公平的批评,对自由与和平的赞扬,和对人性善美的追求。在阿里的每一天,都激动不已,快乐无比。以至于回到内地,常常在梦中惊醒,有时候又笑出声来。后怕和甜美伴随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阿里是那样遥远,恍惚是上个世纪的年华。在色彩缤纷的都市谈论荒漠戈壁阿里,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朋友的西藏情结,一下子打开了我回望阿里之门,这扇门沉重而华丽。阿里并不遥远,阿里就在我的身体里,只是被我生生的打压着,有意无意回避着。现在,她像冰瀑布一样,逶迤而来。雪崩一样,肆意飞扬。神山圣湖的灵气一样,扑面而来。情人一样,刚刚离开,就开始思念。这些思念化作文字,渗透在本书字里行间。
-
象群中的蚂蚁[美] 苏迦塔·基达拉 著一部印度的不可接触者家庭的口述史,一部印度底层种姓的革命史诗:兄长成为印共领导人;二哥也参与了运动;小妹接受了高等教育,却仍囿于印度女性的宿命——一个低种姓家庭对命运的抗争,激起现代印度政治与社会的狂澜,为每个读者打开认识当代印度的一扇门:无处不在的种姓歧视,无尽的苦难,与无穷的抗争。 这是一部关于爱、艰困和挣扎的家族史,凝聚了印度社会底层人民向上的心声与愿望,记录了一个底层种姓的普通家庭对不公命运的感知和抗争,以及其为建立一个美好生活,一个更为公平正义之社会的全力付出——这个家庭震荡了整个现代印度。 苏迦塔·基达拉出生于一个不可接触者家庭。虽然绝大多数不可接触者都是文盲,但她的祖父辈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了加拿大传教士的教育,这使得基达拉具有了能进入精英学校学习并最终移居美国的条件。直到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家族史是多么的不平凡——然而又多么的典型。她决心揭开那段历史的真相,让那些改变了印度社会与政治的力量浮出水面。通过她母亲、舅舅和朋友们的口述,讲述这一个不可接触者家庭努力活着的故事。
-
那时的大学张宁芳本书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描绘民国学生的大学考试、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毕业故事等,通过胡适、费孝通、潘光旦、陈岱孙、赵元任、茅盾、冰心、钱锺书、季羡林等知名学者对求学经历的记述和回忆,并利用民国报刊、口述资料、学校档案等材料,重现民国时期大学的优良学风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民国时期知名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生动展现了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
北京物资学院年鉴《北京物资学院年鉴》编委会本册年鉴是北京物资学院年鉴编委会编写的,记录了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相关事迹的臆测汇总性年鉴。本册年鉴内容丰富、细节详尽,涉及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大山里的音乐会翟英琴暂缺简介...
-
山城的黎明杨耀健 著《山城的黎明》是一部纪念重庆解放70周年的全景纪实文学作品。重庆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重庆人民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结果。重庆解放,标志着蒋介石集团丧失了在大陆最后的老巢,使其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等待国际局势变化的阴谋彻底破灭。《山城的黎明》截取1949年5月至11月这个时间段,描写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讲述蒋介石集团的垂死挣扎,着力反映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重庆各阶层人士在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感召下,最终如百川归海,汇入迎接解放的洪流。《山城的黎明》再现了70年前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围绕重庆展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较量,重点突出地下党、民主党派、进步人士进行的策反斗争,争取国民党将领起义,争取工商界人物留在重庆,以及旧重庆的世相图。全书由一连串故事组成,作品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山城的黎明》的素材,既有文史资料研究成果,也有近年解密的内部档案,更有作者历年采访各界历史老人的口述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各种人物矛盾复杂的心路历程。作者以生动的文笔、严谨的文风,描述了山城的历史如何掀开新的一页。这既是一部客观真实的纪实作品,又是一部珍贵的解放战争档案,更是一部精心制作的乡土教材。事隔多年,正是这些一鳞半爪的故事,构成了我们对老重庆的感知。鉴往可以知来,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今日重庆,是昨日重庆的演变和发展。这些真实、具体、生动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深切地了解旧社会的黑暗腐朽、人民的深重苦难、仁人志士的奋斗牺牲,激发我们迈开新长征的步伐,去追求和实现中国梦。
-
我在非洲的岁月张聿强 著《我在非洲的岁月》主要内容包括我在非洲诗过的第四个国家,走进非洲的外交生涯,走出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