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亲爱的生命[英] 雷切尔·克拉克 著,大婧 译雷切尔·克拉克是英国的一位安宁疗护医生,照料、抚慰那些即将不久于世的病人及其家人,帮助他们从容地去面对死亡,是她在宁养院的工作日常。在那个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地方,在与病人相处的点滴细节中,在父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的切身经历中,带我们去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并用坦诚、幽默、勇敢、睿智、优美的文字,透过那些在常人看来可能是人生中最不堪的时刻,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如何在苦难中完成zui后一次前行。
-
走近大儒孙奇逢心盈 著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府容城县北城村(今河北省容城县北城村)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享年九十二岁。“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的他,其一生完美地实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与黄宗羲、李颐并称“清初三大儒”。这样高寿的先贤,又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之际,他的故事一定惊心动魄而又瑰丽多姿。深入了解其人生智慧与精神气节、学术思想后,敬慕之情油然而生。“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深情讲述一代圣贤大儒的传奇经历和成就,为朋友们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故事、独到深刻的感悟,将孙奇逢的相关学术思想、事功气节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理学家与普通读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帮助读者以圣贤境界提升个人修养,用圣贤智慧破解人生难题,从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阅读圣贤,学习经典,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地助力现代城市发展,助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
抗美援朝征战纪实宋群基,张校瑛 编本书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老首长老战士、共和国的将军、抗美援朝问题的研究学者及相关工作者在个人亲历或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纪实性文章。其中,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50军、第66军等主力部队及空军、铁道兵、后勤部队参加战斗的生动事迹,也有长津湖、松骨峰、上甘岭等典型战例。这些文章生动描述了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壮丽画卷及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崖边2阎海军 著北京通州宋庄如何变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摇篮?云南光崀的猪窝咖啡为何火爆?福建厦地古村落如何变颓圮腐朽为生机勃勃?《崖边2:艺术里的村庄》一书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六个典型的艺术乡建村庄,邀请各自代表性实践者如徐弘滨、程美信、李向明等艺术家,通过主讲人叙述并辅以访谈文章的形式,呈现他们的艺术乡建项目实施过程,以及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经验总结与反思等。艺术家们以艺术展演、古建筑改造、民艺开发、美育建设等方式介入乡村,解读艺术、土地与人的关系,思考艺术赋予乡村复兴的力量,为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崖边》:首部聚焦乡土文明的纪实文学MOOK书,倡议更多的人关注中华文明的根脉,并从中梳理能够助益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力图打破边界,形成“跨界人文艺术表达共同体”,立足新乡土,创造新文艺,培植新青年。
-
不可征服冯静 著本书是中国姑娘冯静徒步远征南极和难抵极的原创纪实文学作品。分为上篇(挺进南极点)和下篇(远征难抵极)两个部分。作为一位80后普通中国女性,为了完成这一壮举,冯静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从计划远征开始,通过专业咨询、寻找向导、零基础学习滑雪、极寒中的生存技能的体能训练,采购并改装装备等一系列的体能和心理建设,在远征中表现出的勇追梦想、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坚忍制胜的精神,值得当代中国青年一代学习和发扬。 尽管冯静的成就并不属于竞技体育范畴,但她的身上焕发着与奥运健儿一样的精神之光。书中凝结着她对“勇于拼搏、超越自我”伟大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倾力践行和深刻诠释。
-
赵尚志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该书属于“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系列图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赵尚志的光辉一生,歌颂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率领东北抗日武装坚持抗战十余年,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该书可读性强,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赵尚志的成长与革命轨迹,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串联起的文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励广大青少年读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探秘西亚斯教育谭曙方 著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教育飞跃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中西方教育既融合又碰撞。作者以独特视角叙述、思考郑州西亚斯学院的教育模式,既宏观又细部地呈现了该校多方位探索中外教育合作的故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百年未有的国际国内大变局之节点该如何抉择?如何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担当社会责任的一代新人?当下中国诸多中外合作大学已经做出了勇敢且有益的探索实践。郑州西亚斯学院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校训,实施博雅、全人、融合教育,纵有选择继承,横有借鉴移植,搭建起广阔教育平台,改变学子人生,放飞学生梦想!您了解当代中外合作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吗?您知道中外合作办学探索的重要实绩吗?翻开本书,即可浏览当今中外教育融合与碰撞的深度描写。
-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赵艳 著《袁隆平与兴安大米》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详细介绍了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水稻专家组深入兴安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兴安人一起科学开发盐碱地,将万顷荒漠变为绿洲、变为大粮仓的生动事迹。兴安人在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支持与帮助下,创造出“兴安大米”品牌,拉动了兴安盟经济,使兴安盟成功脱贫,并且推进了我国农业建设、经济发展,进一步保障了世界粮食安全。
-
大山的女儿爱大山邹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讲述好当代英雄、身边榜样的故事,弘扬李莎精神,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向李莎学习,本书将前期校内外对李莎先进事迹的媒体报道等进行整理,从不同角度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媒体报道进行梳理,从李莎的成长历程、读书学习、志愿服务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其先进事迹,反映李莎因公殉职后,在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中引起的强烈反响。同时,在书中配以李莎学习、工作、生活、支教的场景照片,汇总追授李莎的各类荣誉、表彰、证书文件等,让读者认识一个全面的、鲜活的、高尚的李莎,进而更加激发广大青年学习榜样、报效祖国的青春热情。
-
沁源围困战郭天印 著敌人集结六个大队的兵力,以及七千余人的伪军对太岳山腹地的沁源县城发动扫荡。在近两年半的对峙中,八路军战士在前线英勇作战,百姓在后方鼎力支持:没粮了大家凑,伤员接到家,送优秀子弟上战场……这个只有八万人的小县,配合在此驻守的八路军,抗击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军民一心,他们不向侵略者妥协一分,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势。 我们的战士是无畏的,我们的百姓是无私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