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风月同天邢菁华 著本书通过人类学视角,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去找寻疫情冲击下华侨华人与相关联的诸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动因和建构过程。这对于研究微观的抗疫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内涵、构成方法和研究视角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和科学地理解跨国群体的抗疫实践价值。书中选取了巴西、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南非、博茨瓦纳十二个国家的受访者作为田野调研对象,透过华侨华人的层层实践过程和情境分析,展现了他们在疫情中的慈善行为、文化认同、反歧视抗争、华商转型等,由此正在发生中的民族历史记忆新图景悄然形成。
-
父母在我心中梁凤悟本书共收集了60位作者撰写的怀念其已故父母亲的散文。作者绝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老五届”“老三届”和“新三届”的知识分子;所写的父母亲,绝大多数是生在旧社会,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历练。这是两代人的灵魂交融,真实地反映出百年来两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通过作者讲述,我们看到了上一辈不同层次父母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
罗炳辉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该书属于“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系列图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炳辉的光辉一生,歌颂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为革命、为人民所作的巨大贡献。罗炳辉出生在贫苦人家,因为不堪忍受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压迫,走出云南乌蒙山,历尽千辛万苦,参加了革命。该书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罗炳辉的成长与革命轨迹,从罗炳辉青年时期到加入国民党,再到他投身光明加入中国共产党直至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罗炳辉一生坚持把家仇国恨紧紧相系,个人理想融入民族解放的执着追求的洪流中,经过千锤百炼,成长为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本书将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串联起的文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励广大青少年读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关庄的日子里东篱 著《在关庄的日子里》是女作家东篱关于扶贫攻坚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以扶贫干部为主线,一部分以贫困户为主线。作品虽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立足点却是个性各异的不同的人。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真实描绘出了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多个脱贫干部和贫困户形象,是一部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
-
续命[法] 玛塞尔·鲁捷(执笔),周学立 译,[法] 法尼娅·费内隆 口述她们是纳粹灭绝营里命悬一线的女囚。她们曾是专业乐手或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她们为出工、收工的劳动队伴奏。她们上午为即将被送入毒气室的难友演出,晚上又要为完成杀戮的刽子手奏乐消遣。音乐给了她们一线生机,音乐为她们提供嘲弄、反抗屠夫的武器。忍辱偷生,她们是奥斯维辛的女子乐队。 法国歌手法尼娅·费内隆是乐队的一员。走出生天三十年后,她终于决定直面这段地狱般的岁月,给夜夜折磨她的集中营记忆除魔,首次向世人讲述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的故事。 1980年,本书经作者和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共同改编为电视电影《集中营血泪》(Playing for Time),荣获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
绞刑架下的报告[捷克] 伏契克 著《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是伏契克在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万分艰难的处境中,得到看守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的。这本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书描绘了一系列英勇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歌颂了在监狱中仍进行不屈不挠战斗的伟大集体,表达了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该作自1945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九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人民中广为流传。增订版沿用蒋承俊先生捷克语译本,根据最新捷克语评注本进行了订正,并加入多幅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和三篇伏契克所作文章,提高了整本书的可读性。 金句: 我们就这样歌唱着,永远地歌唱,生命不息,歌声不止。 没有歌声便没有生活,犹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 懦夫失去了比自己生命更多的东西。 请你们不要忘记,既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 每一个忠实于未来、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座石头刻的雕像。 我们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战斗,我们也将为欢乐而死。 永远也不要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明天很快变成了昨天。后来又即将成为今天。日子就是这样流逝着。 人的构造是多么地奇妙啊,它能忍受最不堪忍受的事情!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
-
平成东京十二面相《文艺春秋》编辑部 编,陈瑜 译2019年5月,日本结束了平成时代,进入了令和元年。之后的2020年原先预定是东京奥运会召开之年,由于新冠疫情推迟到2021年。回溯历史,第一次东京奥运会的召开是在1964年(昭和39年),当时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迈向世界经济大国的上升期,然而进入平成年代之后,泡沫经济崩溃,社会、政治各种扭曲问题纷纷浮出水面,在此期间,日本的首都东京也发生了种种变化。 本书是从2016年至2019年于月刊《文艺春秋》上连载的“五十年后的《ずばり東京》”(致敬开高健同名作品)专栏文章中,精选反映了东京“人”的变化——居民生活状态和个人意识变转——的12篇文章汇总,由12名非虚构作家(其中多位曾获大宅壮一非虚构作品奖)各自选择不同的主题采访、撰写而成。他们关注的对象从被高层建筑引发日常生活感觉失调的都市居民,到在远郊山野和海岛以传统方式营生的猎人、渔师;从因嫌噪音污染、反对建立幼儿园的老人们,到为家暴儿童提供保护的公立事务所职员;从深夜广播连接起的播音员和听众,到因心灵孤独而重启神社参拜之旅的青年女性;从云集于西葛西站附近的拖家带口的印度IT精英,到为上班族和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的菲律宾佣工……十二篇有温度的深度报道,十二幅多彩的社会拼图,展现出当代东京光与影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这座亦新亦旧的国际化大都市多元复杂的真实面貌。
-
决胜罗平汉 著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撰写的这部专题历史研究著作,以大量史料为依托,以较高的理论高度和深刻的问题意识,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赢得解放战争这一历史问题。 全书共十三章,以历史为序,从十三个不同侧面梳理了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国民党败退、共产党胜利的深层原因。从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孤岛、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作者在四年战争的历史脉络上,揭示了毛泽东胜出蒋介石、共产党必胜国民党、解放军必然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关键因素和根源,阐发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始终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胜利之因,最终“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普及价值,在史料的组织使用、史论结合的写法上,圆融通透,在叙写战争史实和人物方面,生动的细节呈现,可读性强,显示了大家功力。
-
从女生到萨克斯女王钟娅妮 著本书作者自幼酷爱萨克斯音乐,师从饶世伟、陆廷荃先生。她依靠精湛的技艺和靓丽的外型,将爵士乐的自由热情与演奏者性感热辣的舞台表演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乐展女王”。曾参加比赛、演出达3000余场,曾夺得2017亚洲(澳门)国际音乐节亚洲金奖,也曾参加“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2011星光大道”等大型综艺节目,合作过的艺人比较多。 本书以回忆性的笔法描述了一个女生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努力求学的少女通过自己的奋斗,终成为中国萨克斯管乐器演奏界的女王的。作者文笔细腻,记述丰富,既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史,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个与之合作的音乐人的故事,让读者得到很多的收获。
-
风烈邱闳1956年,天灾突袭而至。象山这个山海福地、浙东粮仓立时成了风雨泽国,灾难重地。此次灾难造成了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毁,特大台风影响面多达十个省份。据史料记载,单象山全县死亡人数就达3402人。241户人家灭户;受伤5614人,其中重伤1436人;毁坏海塘堤坝191条,长6388米;毁损房屋近八万间,淹没粮田近十二万亩。其他受伤受灾人员和毁损海塘堤坝渔船树木等财物不计其数。 大灾中,也涌现除大量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干部和群众,联手抗击台灾,与暴戾的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尽一切力量争夺生命,减少损失。组织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和人心凝聚的核心。灾难中,平凡人成为英雄,人与人也摒弃很多爱恨情仇的人心隔阂在灾难面前,其中典型人物众多,在这场大自然的劫难中闪现了人性的光辉。本书采用非虚构叙事方式和笔法,即以纪实为基础,以真实的事件、时间和历史背景为经,以虚实结合的人物为纬,来架构、来叙述这一场六十年前的灾难事件以及当年的事理纵横。 故事中呈现多人物的信息线,努力展现灾难前后群体形象的塑造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