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天井居平 著《天井》是一部笔记体的小说,共十二个章节。故事从1866年的兴仁里开始,终于21世纪三德里的大改造。小说通过主人公苏页和徐京墨的爱情、家庭故事为主线,以上海石库门的历史变迁为大背景,上海房地产发展为辅线,穿插描写上海不同风格的十二处石库门以及与其相关的不同时代多位女性的故事,人物的命运与石库门的命运休戚相关,前世今生,跌宕起伏,由此可窥见上海石库门的发展简史。
-
月湖的超级外婆徐晓虹 著本书为纪实性文学作品,全书叙述了拥有“庄家外婆”“赵主任”“庄家姆妈”“庄家阿嫂”“庄师母” “老赵”等各种称呼的外婆的人生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精彩纷呈。月湖的超级外婆遭遇了人生三大最不幸的事件,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但依然成为全国先进个人;她当月湖居委会主任业绩出色,后来被破格留用到75岁才退休;她目不识丁,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更讲不出儒家道义,但她一生的言行处处渗透着仁爱品德与生存智慧。全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体现了外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
七种死亡理查德·谢泼德 著,左安浦 译七岁女孩的尸体出现在公园里,这是离家出走导致的意外,还是凶手处心积虑伪造了现场?密码学家在公寓中离奇死亡,所有线索都已中断,第三次验尸能够带来转机吗?丈夫身中数刀,抵达现场的急救人员看见妻子手握凶器,这又是一桩激情杀人案吗?对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来说,每一次验尸就是一次解谜。他努力寻找死者的死因,也在无意中揭开了他们生前的秘密。在本书中,谢泼德回顾了职业生涯里令他难忘的案件。他笔下的死者分别处于生命的不同阶段,他们是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老年人、年迈者。谢泼德从法医的角度,探究他们因何而死,并探索人在七个阶段的身体变化。结合丰富的统计数据与调查研究,他向读者描绘在每个阶段,我们可能面临的健康隐患。我们的身体是造物的奇迹,既美丽又脆弱。我们要尽可能规避风险,活得更久、更健康;当死亡最终降临,我们也无须恐惧,因为这将是人生最后一次伟大的冒险。
-
开颅[美]杰伊·韦伦斯 著神经外科的世界,是颅骨、沟回、灰白质、额颞叶脊髓;是中风、脑疝、积水、枪伤、胶质瘤、动静脉畸形;是显微刀剪、双极、剥离子、吸引器、手锯、电钻、骨水泥;是“打开硬脑膜的那一刻,浓液喷涌而出”……是各种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脑区和病灶间没有明显边界,要想各种办法保证切除正好;是显微尺度下连续数小时稳健无颤抖的雕琢;心可以换,脑子却不可以;为追求更好的预后,还要给胎儿做剖宫的脊髓手术;是争分夺秒地避免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有时还要用黑鹰直升机运送转院;饶是如此,成功率也并不总是很高。哪个孩子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弦:活泼的小姑娘,可能上一分钟正和全家一起看电影吃爆米花,下一分钟就突发脑内病变晕厥,令父母魂飞魄散;为儿子的摩托赛观战的父亲,绝想不到自己会碰到什么……儿科手术尤其困难:孩子器官微小、发育未完;但儿童的恢复力也更强,还往往会从早年的生死关头学到了泽被人生的东西。本书即是一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自传式写作。他继承了战斗飞行员父亲的进取和沉着,执业20余年,从菜鸟成长为骨干;也被各种生死悲欢打动,在收到15年前患者的婚礼喜帖时,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却不免自己也生了腿部神经瘤,甚至传奇的父亲也因渐冻症早早撒手人寰。透过本书,作者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手术案例,吐露了医生的感悟和心绪,用细腻的笔触和洞察,在展现外科医生的坚毅果敢之余,更有这个群体身上难得一见的柔情。?
-
狼王四部曲之一〔美〕瑞克·麦金提尔狼群世界的复杂程度堪比人类,瑞克·麦金提尔花了40多年的时间来了解它们,其中有25年在黄石国家公园。他不间断地观察狼,并且做了数量惊人的观察笔记。他对狼充满热情和爱,细心去了解每个狼群的特点,每只狼的个性。不同于以往很多作品对狼的浮夸想象,麦金提尔对狼的研究是深入而克制的,还原了狼的真实世界。 在水晶溪狼群中,8号狼是一匹经常被欺负的、瘦弱不堪的小狼,但就是它,在迎战入侵的灰熊时,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战斗力。成年后,它离开原来的狼群,成了玫瑰溪狼群的头狼,还抚养了黄石国家公园伟大的21号狼。在为自己的狼群战斗一生之后,8号狼伤痕累累,它最终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生命结局呢?
-
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英]德博拉·利维 著,王如菲 译在这部短小、感性、充满话题性的纪实作品中,作家利维不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婚姻解体、母亲去世的人生至暗时刻,更由此思考了对于女人而言,什么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的生活。她援引西蒙娜·波伏娃、詹姆斯·鲍德温、埃莱娜·费兰特、玛格丽特·杜拉斯、大卫·林奇和艾米莉·狄金森等大家的思想精华,尝试勾勒出何为女性生活的终极自由。
-
大国制造纪红建《大国制造》紧扣“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战略”时代主题,以湖南为聚焦点,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带读者走进中国制造的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感受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们的动人风采,感受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宏观的视野,展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革新、转型升级,从而做大做强的崛起之路;展现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艰辛过程和自立自强的气质品质;展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磅礴力量。本书内容丰盈、故事生动、精神感人,是向国内外读者讲述中国制造故事的精品之作。
-
我不想知道的事[英]德博拉·利维 著,步朝霞 译一部私密、真挚、动人的个人生活记录。作者利维以女性视角回应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将个人历史、性别政治、哲学与文学等融为一体,讲述:她在南非因父亲遭祸而失去语言能力的童年;她青少年时期在英国的廉价餐厅里与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机相处,逐渐成长为作家;她五十岁婚姻破裂,临时起意去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回望此前的人生。作为一个既要写作又要兼顾生存的女人和母亲,利维一生都在努力平衡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面对生活时的无奈、困惑与愤怒——正是因为“我不想知道的事”,因为那些夹杂着身份、离散、错位或恐惧的事,她选择走上写作的道路。
-
我和我的新疆朋友陈锐军 著;李颖 译◎内容简介本书源于作者在特殊时期援疆的切身经历,源于对新疆这片热土“温暖而伤感”的真实情怀,讲述的是作者自己亲身体验的西域风土人情,以及援疆结束后不断结交的各界、各民族的新疆朋友,相互真诚交往,为了共同精神家园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共同追梦的真实故事。书中记录的南疆特有的风土人情可读性很强;这也是一本讲好新疆故事的书。援疆干部陈锐军对这片土地的浓郁情感,让他把新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不遗余力推广介绍新疆的同时他结识了他的新疆朋友,在共同追梦中祈愿新疆更美好。
-
寻访敦煌遗书张丽“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一百多年前,王道士偶然发现了已经尘封近千年的敦煌藏经洞,洞中所藏敦煌遗书重见天日又几经流散。几代学人为寻访敦煌遗书披荆斩棘,为探求敦煌遗书所含的文化价值孜孜不倦,为促进保护和研究敦煌遗书的全球性合作呕心沥血。本书展现了中国学者寻访、著录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过程。作者自与方广锠教授结缘,便一起踏上了这条漫长艰辛又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寻访之旅。在三次随同方广锠教授远赴英国期间,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细细记录下方教授及众多敦煌学学者在英国工作、生活的点滴,书中亦收录了方教授在英期间的部分日记和通信,不仅为我们呈现了方教授的治学精神和方法,也侧面反映了敦煌学学者工作的浩繁与艰辛、吴芳思等众多国际友人对保护和著录敦煌遗书工作的支持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