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工厂女孩丁燕 著《工厂女孩》系“工厂三部曲”系列之一,是一部以真实的工厂生活为背景的非虚构作品。作家丁燕为深入理解工厂女孩的生活,进入工厂卧底打工,经历了大半年真实的工厂打工生活,记录下一个又一个工厂女孩鲜活而真切的故事,描绘了工厂女孩的青春、爱情与梦想。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理解现代工业洪流和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
南方来信张乐天《南方来信》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赴香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双玉写给堂妹的信编纂而成。怀着对更大世界的向往,双玉远离故乡上海,来到香港,期望在此地闯出一片天地。与上海恋人难以割舍的情思、工厂主的骚扰、富商的诱惑、在香港影视界的逐梦……爱情、欲望、前途,一代青年的迷茫与焦灼,投射于1980年代上海与香港两地对照的时空之镜。1983年至1985年,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香港和刚刚开始解冻的上海。52封从香港寄来上海的家信,一个普通女孩的爱情、欲望、前途,抑制不住泼辣辣的欲望和野蛮生长的力量,原生态展现沉没于历史中无声者的故事。附编者对谈,从细节重新认识1980年代的香港与上海。
-
破茧徐光寿 著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党史类纪实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故事从北大红楼开始、上海滩长出“花草的种子”、“被风吹散在遍地”的火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上海租界里破茧成蝶五章内容。本书以北大红楼为起点,主要讲述了1920年6月至1922年7月间,在以上海新老渔阳里为圆心、“红色一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接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会、党的一大和党的二大“两年三会”,全面展现了我们党从团体到政党、从雏形到完备、从局部到全国的建党伟业。
-
太阳是一颗种子丰收可可托海有个世界最大的矿坑,富含世界级的宝石矿藏。本书首次全面而深入地揭开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艰辛采矿史,讲诉特殊年代的国家记忆。他们是牧羊人,是学生,是工程师,是爆破员,是选矿员,是医生,是教师,是家属……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成就了共和国建设史上的宝藏人生。第一手珍贵史料,一百多位亲历者口述纪实,再现那段罕为人知的燃情岁月。
-
大江本纪郭保林本书是一部全景式书写长江的文学作品。作者用20多年时间沿着长江两岸采访,记下大量采访笔记,通过对长江历史、地理、人文等的描述,以深厚的文学修养,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知识,诗性的语言,多元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大江巨川苍茫雄浑自然风光及辉煌璀璨的温馨的华夏文明,追寻中华民族的精魂,热情地歌颂的新时代,讴歌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精神。
-
燃烧的岁月刘妮 主编本书是20世纪30至40年代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学习过的冼星海、袁牧之、方纪、安波、任虹、邬析零等近40位文化工作者的子女(冼妮娜、舒小鸣、任小民等)或后人回忆父辈们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生活恋爱的动人故事,鲜活再现了这批文艺工作者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丰富多彩、红火热烈、激情燃烧的革命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对于挖掘延安红色精神,红色文化、讲好延安故事,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具有重要现实教育意义。
-
天井居平 著《天井》是一部笔记体的小说,共十二个章节。故事从1866年的兴仁里开始,终于21世纪三德里的大改造。小说通过主人公苏页和徐京墨的爱情、家庭故事为主线,以上海石库门的历史变迁为大背景,上海房地产发展为辅线,穿插描写上海不同风格的十二处石库门以及与其相关的不同时代多位女性的故事,人物的命运与石库门的命运休戚相关,前世今生,跌宕起伏,由此可窥见上海石库门的发展简史。
-
月湖的超级外婆徐晓虹 著本书为纪实性文学作品,全书叙述了拥有“庄家外婆”“赵主任”“庄家姆妈”“庄家阿嫂”“庄师母” “老赵”等各种称呼的外婆的人生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精彩纷呈。月湖的超级外婆遭遇了人生三大最不幸的事件,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但依然成为全国先进个人;她当月湖居委会主任业绩出色,后来被破格留用到75岁才退休;她目不识丁,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更讲不出儒家道义,但她一生的言行处处渗透着仁爱品德与生存智慧。全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体现了外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
故乡慢慢明亮杨献平在城望乡者的现实观察与精神审视。在《故乡慢慢明亮》当中,杨献平以个人亲历、社会调查等切实的方式,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视角,细致呈现南太行山区乡野大地及其人群生存现状、风俗民情、社会状况,既不回避乡村固有的问题,又深入其中,进行理性思考与研判,用温润、宽厚、包容、悲悯的情感寄寓,书写了当代中国北方乡村自然物候、文化传统,以及纷纭多样的世道人心和时代背景下乡村变迁痕迹。
-
流水三分归明月邱美煊这是一部诠释两岸同胞亲情的长篇历史小说。按照小说情节的时间顺序分为《乱世浮生》《银海生花》《月华流照》三册。小说以“七七事变”以来两岸的沧桑巨变为大背景,以闽南、闽西、台湾为故事主要发生地,以林氏族人、兄弟分合为主线。通过叙写两岸几代人物的拼搏与人生起伏,展示人物的爱恨情仇,见证了两岸80多年来的社会民生,既揭示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又深刻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两岸同胞骨肉情。纪实性、励志性、言情性,是该作品的突出特点。小说充满丰富的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和台湾乡情元素,故事梗概如下:20世纪30年代中期,厦门林氏家族的林承暻和林承晖兄弟,经历丧父、日本侵华等家国变故,承暻经商保家,维系家庭,承晖从戎卫国,走上抗战一线。内战之后,兄弟二人因民族大义、家族重任等历史原因,承暻留守大陆,承晖去了台湾,骨肉失联,恋人流离失所。因时代、政治环境的变化,兄弟二人发展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承暻一家因为“敌军”弟弟使原本成分就不好的林家雪上加霜,老母亦是思儿过度而失明痴呆;承晖在台湾同样是寻亲无门,饱受思乡思亲煎熬,化思念为打拼的动力开创自己的事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兄弟二人始终不放弃寻找对方。随着两岸关系破冰,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死离别后,林家兄弟终于重逢。分别时是翩翩少年郎,再见却是晨钟暮鼓时。也因为各自的生活环境,兄弟及后代之间有许多矛盾与分歧,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与恩情中,他们最终认识了各自的问题,克服了各自的困难,在商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全面交融的时代,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拥抱彼此。他们的孙儿辈继承先辈拼搏奋进的精神,团结一心,重振林氏集团。三代人经历各种波折,经过多方帮助,终于团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