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践行者鲁克 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践行者》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一部为新时代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立传的纪实文学作品。《践行者》里的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束光,其中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高尚的灵魂默默地诉说着新时代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人人代表中国形象,个个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全书分12辑,每辑3~4篇,共39篇,分别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爱国、诚信、友善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宏大背景下中国老百姓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反映中国人民负重前行、勇于担当、团结互助、发愤图强的精神面貌,热情赞颂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踔厉践行。作者采用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等形式,选取一一对应的真实事件、真实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和现场采访,并遵循客观写作的原则记录每个事件及每个人物,旨在描述这些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1)本书突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政治要求。(2)本书是一部用真情赞扬中国人民的大作品。(3)本书热情歌颂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4)本书向世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5)本书注重专业的纪实艺术手法。(6)本书既具思想性又具可读性。(7)本书采取了独特创新的体例和版式设计。因此,《践行者》一书既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和新时代现实生活,又塑造了时代新人形象,也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是一部旗帜鲜明、倾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创作的纪实文学专著,是一部注重作品的艺术品质,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优秀作品。
-
台南遇袭记张铭清本书是作者亲身记述2008年10月在台湾台南遇到的震惊两岸乃至国际舆论的袭击事件,作者作为亲历者也是对台工作人员,忠实记录了这一两岸交流史上的罕见事件。内容包括事件来龙去脉、各方反应、海内外舆论、台湾地区法院判决等。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台南遇袭;下篇:"10.21事件"后四次赴台
-
晚凉笔墨肖复兴本书为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部散文集。“汇文师记”是在母校建校150周年之际,作者忆及汇文中学的九位师长,为一个时代的小人物留下印迹;“晚凉笔墨”主要追忆文坛前辈,其中包括孙犁、邵燕祥、高莽、陶然、洁泯(许觉民)等大家,情真意切,回味深长;“风吹梅信”写作者自己的人生际遇,其人其事虽平凡琐碎,却与前者互为镜像,是文学,又是回忆,读来令人扼腕长叹。这也是作者七十多年来的人生沉淀之作。其情感深沉,文字质朴,造诣之高,被誉为“肖复兴散文写作的新里程碑”。
-
中共历史上的红色律师童洪锡 著本书稿介绍了二十余位“红色律师”,如施洋、潘震亚、李木庵、章士钊、江庸、吴凯声等,以人为单元,一人一篇。这些“红色律师”在党组织的领导、引导下,参加革命工作和斗争,发挥了其他阶层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他们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进步力量站在一起,以合法身份在参加营救共产党员、开展法学教育、宣传革命思想、推进宪政民主、参加红色法治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全书共17万字,其中十篇已经在《民主与法制》新闻周刊刊登,并上了“学习强国”平台、澎湃在线。
-
中国都城保卫战纪红建《中国都城保卫战》本书系统描述了中国自原始部落时代至北洋时期的政权更替、统治者对都城防御体系的修建、禁卫军的建设以及围绕保卫都城发生的战争,同时,配有十余幅都城平面示意图、局部战争示意图等图片。全书紧扣史实,图文结合,可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中国都城防御体系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历程和以禁卫军为主体进行的都城保卫战。
-
中国御林军纪红建《中国御林军》本书描写了中国自夏朝至北洋时期的禁卫军防御制度与体系以及历代都城的建制,着重描述了自辽代成为陪都后至北洋时期的北京作为都城的城防体系建设、禁卫军设置、宫廷内卫大事、宫廷政变与皇城战事,尤其对北京各朝禁卫军的组建、规模、发展情况及其参与的警卫、宫廷政变、皇城战事等进行了详尽叙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导言部分简要概括了自夏朝至宋朝的禁卫军设置;章至第六章,描述了辽代至北洋时期北京的城池建设和护卫大事,并配有历代都城平面示意图、局部战争示意图、各种武器示意图等。
-
橘香李春雷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金名片,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报告文学作品《橘香——打不败的浙商池幼章》,以第一代浙商代表——浙江利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幼章先生为主人公,用生动简练的文学笔法,书写了他百折不挠、坚守实业的奋斗历程。这部作品写就了传奇浙商几经沉浮的跌宕人生。池幼章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作家梦的破灭到抓住机遇、白手起家,从创业成功、春风得意到濒临破产、跌落谷底,又从困顿蛰伏、苦苦支撑到老骥伏枥、东山再起。无论成败,池幼章始终不改初心,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橘香》通过入木三分的多角度细节描写,令一位敢为人先、勤劳实干的企业家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其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品格。这部作品是反映浙商精神、折射浙江精神的一面镜子。池幼章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浙商的杰出代表,与奋斗一生创造的物质财富相比,他更为人称道的是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绝不“躺平”、百折不挠。他一生奋斗,只为度过无悔的人生,因此面对困境,他不断突破,完成了鞋厂到汽摩配件厂的全面转型,年过八旬仍坐着轮椅巡视厂区。这部作品的出版,无疑将树立正向的浙商形象,进一步弘扬根植于浙江文化的浙商精神、浙江精神。这部作品也是时代大潮的回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经济小省一跃成为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始终无法绕开两个关键词——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橘香》从池幼章的奋斗史切入,通过讲述他几十年来商海沉浮的人生,全景式展现了台州市乃至浙江省民营经济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崛起史,细节生动,主题宏大。这本书的创作历时3年之久,最终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兼具可读性和主题性,全面反映池幼章的成长经历、感情故事、创业传奇的报告文学作品,再现了池幼章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感人形象和利国利民的崇高精神,此外还侧面展现了浙江台州改革开放以来的百姓生活和社会样态,内容饱满丰富。
-
愚人节说再见[澳大利亚]布莱斯·考特尼《愚人节说再见》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布莱斯·考特尼为早逝儿子戴蒙撰写的人生传记,这是一个书写病痛、挫折与愤怒,也书写勇气、奋斗与爱的真实故事。戴蒙天生患有血友病,生命要比普通人短得多。更不幸的是,17岁时的一次常规输血,他意外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来确诊。忍受着血友病和艾滋病双重折磨的他,精神也一度出现问题,尽管如此,他依然努力求生,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有尊严地活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也享受着来自父母和两个哥哥的关爱,更重要的,他拥有了爱情,一个名叫席蕾丝特的女孩深爱着、陪伴着戴蒙,直到他生命后一刻。1991年4月1日,年仅24岁的戴蒙因并发症去世。临终前,他恳求身为作家的父亲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写成一本书,这便是本书《愚人节说再见》的由来。本书作者布莱斯是一位写作高产又快速的作家,平均每年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但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他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这本传记。书中的每个字,都含着他的泪与爱。这部传记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父亲布莱斯撰写大部分章节,戴蒙本人(生前文字)、母亲贝妮塔和戴蒙生前的恋人席蕾丝特也分别撰写一部分,共同完成了这本书。关于生命与健康、亲情与爱情、对亲子关系和父职的反思、对医疗制度和官僚作风的批判……这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人物传记,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人生课题之作。
-
我们皮肤下的旅程[葡]若阿金·阿瑞那(Joaquim Arena)这是一部叙事性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两段皮肤之下的旅行:一方面,为了践行对友人的承诺,“我”来到阿连特茹地区,沿着萨杜河的河道,追寻18世纪以来黑人奴隶在这片地区繁衍生息的痕迹;另一方面,继父的去世,让“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里斯本,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勾起了“我”作为混血儿的童年回忆……肤色、种族是文学作品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皮肤下的旅程》采用双线叙事的手法,混合小说、散文、游记、传记等多种文学风格,将旅途中的见闻与大航海时代之后非洲人在葡萄牙乃至欧洲的生存史巧妙结合,揭开了那段为人所遗忘的历史,探讨了黑人族群如何在白人世界获得身份认同这一深刻话题。
-
我的舅舅杨宪益赵蘅 著《我的舅舅杨宪益》这本书是作者舅舅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真实写照,包括其与夫人戴乃迭的相濡以沫、与子女的沟通相处、读书、翻译、写作、会友人、抗癌、治疗、与家人的团聚以及直面死亡等。外甥女赵蘅用日记、追记、现场速记图及图配文的形式记录了杨先生生活中的琐琐碎碎,人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对杨宪益这位“翻译整个中国”的大家的见地和态度——不同凡响的思想和伟大而纯粹的人格。书中有作者珍藏的多张珍贵摄影照片、作者亲手绘制的现场速记图及彩色精绘图,让读者多方位地了解翻译大家的人生历程,品味他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