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
作者:薛德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ISBN:9787010057835
定价:¥2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二十篇文章构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的第一单元,记录了两三年来作者的所思所得,其中有对“人”之所以能够为“本”的哲学解读,以及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论说“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的;有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社会劳动科学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等理论层面论说“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证明的;有诠释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上的深化的;有从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说“以人为本”在执政兴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运用的;用了更多的笔墨具体分析和论证了“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怎样既坚持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怎样深人人心,变成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第二单元三篇关于劳动异化论的文章是论说“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理论问题。第三单元的文章,收录了作者的《人的哲学论说》、《人的哲学论纲》两《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的自序和跋,记录了作者26年来研究人的哲学的心路历程,对于了解作者对“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用处。
作者简介
薛德震,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7—1954年在华中新华书店、苏南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1954年8月—195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毕业。1960年8月—1962年8月,按中越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议,担任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专家。1956年8月—1960年8月、1962年8月—1999年8月在人民出版社历任编辑、哲学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总编辑、编审。著作有《社会与人》(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人的哲学论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为他人作嫁衣裳》(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与杨瑾合作主编《中国园林之旅》(全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目录
序言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题与实践的课题
(一)
一论 “以人为本”
一、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位
二、从经济上说就是我们的一切生产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三、从政治上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主人
四、从伦理道德上说就是要把人当作人来对待
二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与以往人本主义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与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三、提出“以人为本”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以我为本”以至“天下大乱”吗?
三论 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对旧人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四论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
一、作为主体的证明
二、作为客体的证明
三、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证明
五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中人与物关系的理论
六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科学化的理论
一、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劳动科学化,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科学预见和理想
二、科学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
一种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三、科学发展在今日中国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四、改革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导向
七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一、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是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等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和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八论 “以人为本”是执政兴国理念的新飞跃
九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能是不一致的吗?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观,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四、马克思在经济学上论“人”与“物”的关系
五、“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
十论 “以人为本”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一、人的需要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内在动因,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需要与生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十一论 “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历史的、理论的证明
二、现实的、实践的意义
三、全球的、未来的展望——在全球化语境下论说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四、结束语
十二论 “以人为本”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二、“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十三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十四论 “以人为本”与教育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中的作用
十五论 对“以人为本”的几种不同解读的商榷
一、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人民为本”吗?
二、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好人为本”吗?
三、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社会为本”吗?
十六论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关于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十七论 “以人为本”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各种经济成分,为什么说我国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彻底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误区
十八论 “以人为本”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解放即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把握
二、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三、三个和谐发展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及其辩证关系
四、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五、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的生成
十九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二十论 继承马克思走向新时代
(二)
劳动异化论是唯心史观吗?
驳在异化问题上所谓两个马克思对立的观点
异化劳动论与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关系
(三)
《人的哲学论说》自序
《人的哲学论纲》自序
《人的哲学论纲》跋
(一)
(二)
(三)
后记
(一)
(二)给周凡博士的一封信
(一)
一论 “以人为本”
一、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位
二、从经济上说就是我们的一切生产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三、从政治上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主人
四、从伦理道德上说就是要把人当作人来对待
二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与以往人本主义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与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三、提出“以人为本”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以我为本”以至“天下大乱”吗?
三论 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对旧人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四论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
一、作为主体的证明
二、作为客体的证明
三、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证明
五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中人与物关系的理论
六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科学化的理论
一、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劳动科学化,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科学预见和理想
二、科学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
一种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三、科学发展在今日中国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四、改革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导向
七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一、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是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等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和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八论 “以人为本”是执政兴国理念的新飞跃
九论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能是不一致的吗?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观,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四、马克思在经济学上论“人”与“物”的关系
五、“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
十论 “以人为本”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一、人的需要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内在动因,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需要与生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十一论 “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历史的、理论的证明
二、现实的、实践的意义
三、全球的、未来的展望——在全球化语境下论说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四、结束语
十二论 “以人为本”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二、“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十三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十四论 “以人为本”与教育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中的作用
十五论 对“以人为本”的几种不同解读的商榷
一、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人民为本”吗?
二、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好人为本”吗?
三、能将“以人为本”改为“以社会为本”吗?
十六论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关于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十七论 “以人为本”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各种经济成分,为什么说我国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彻底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误区
十八论 “以人为本”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解放即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把握
二、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三、三个和谐发展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及其辩证关系
四、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五、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的生成
十九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二十论 继承马克思走向新时代
(二)
劳动异化论是唯心史观吗?
驳在异化问题上所谓两个马克思对立的观点
异化劳动论与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关系
(三)
《人的哲学论说》自序
《人的哲学论纲》自序
《人的哲学论纲》跋
(一)
(二)
(三)
后记
(一)
(二)给周凡博士的一封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