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没人能替你长大李东华 著作家李东华通过立意深远、文采飞扬的文字,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展现自己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回忆那些过去的事,追忆那些难忘的人,记录当下生活的点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敬畏等。这本书处处体现出作者的仁爱之心,引导读者敬畏生命。用一个健康的体魄去读书、学习、了解世界,是每一个青少年应该做的。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余光中 著当代文学大家余光中生前亲选全新散文集,书中包涵四大主题:生命的爱与孤独;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体悟,在路上的思考。 余光中文风不拘一格,其散文能带给读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壮阔铿锵的大手笔,又有细腻柔绵的小写意,更有深沉真挚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在这本书里作者回顾一生的爱与孤独、记忆与思考,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
-
钱塘江诗词汇编周红卫 著钱塘江是浙江省非常大的河流,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其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穿境而过的钱塘江,为浙江发展增添灵动与活力,展现出吴越山水的独特魅力。钱塘江大概是世界上被“诗、词、歌、赋”吟唱非常多的自然奇观了,跨越了中华从汉、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现代二十多个世纪的岁月。一直以来,这里都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进而形成了一条咏史怀古韵味的水文化之路。
-
奇书与世相刘心武 著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 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 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 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参考作品,海外影响力甚至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可谓巨幅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从亦商亦官的暴发户之家庭生活,到上自宫廷下至市井的人间百态,都描摹得细致写实、生动传神。 本书是刘心武多年研究《金瓶梅》的集大成之作,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本《金瓶梅》原著替代性普及读本。全书分五大部分,共八十二讲,以人物为线索,梳理出西门庆宅院里上上下下主要成员的人物命运,包括西门庆及其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吴月娘等,西门家的女仆、男仆以及与西门家有密切往来的官、商、妓女、僧道巫卜、三姑六婆等各种角色的故事,同时对《金瓶梅》的艺术duchuang、写作风格、文本得失,及其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进行评述。通过刘心武通俗有趣的讲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金瓶梅》的故事,以及隐藏在明朝故事背后的众生百态、人情世故。
-
朝花夕拾鲁迅 著暂缺简介...
-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英] 克里斯托弗·马洛,威廉·莎士比亚,安东尼·芒戴,托马斯·米德尔顿,威廉·劳里 等 著,朱世达 译《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系列丛书共三辑,本书为第二辑,收录了七部戏剧:马洛的戏剧是伊丽莎白时期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的《跛子帖木儿大帝》讲述了一个普通牧民帖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残暴无情的统治者的故事。帖木儿这一经典悲剧形象,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力量和权势的渴望和追求。《爱德华三世》是一部全部用诗歌写成的诗剧,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第39部剧作,该剧讲述了14世纪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数次与法国人、苏格兰人交战的故事。《托马斯·莫尔爵士》围绕莫尔的擢升、成就和坠落展开,刻画了一个高贵而宽厚、诙谐且富有学养的殉道者形象,被认为是该时期写得最好的里程碑式的传记戏剧。《娘儿们小心娘儿们》和《假傻瓜蛋》是托马斯·米德尔顿两个最重要的悲剧作品,前者描写了自我毁灭和暴力,揭示了金钱、淫欲和权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讽刺了基于权力、谎言、强奸和欺骗的性;后者讲述了一个关于淫欲、谋杀和通奸的悲剧,揭示了罪恶的人性所造成的叛卖,被T.S.艾略特称为“它所处的时代除莎士比亚之外最伟大的悲剧”。《齐普赛街上的贞女》则是一部城市喜剧,描述了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人道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下,人们在追求性、金钱、权力和信仰上帝过程中的命运。在《不信上帝的人的悲剧》这部剧中,复仇不是作为改正不公正世界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必要性,它摆脱了伊丽莎白时期悲剧的窠臼,揭示了16、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企业家的敛财本性。
-
一剑平江湖姚霏 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魔头要当武林皇帝。他先制造了谋杀武林盟主东方圣的特大迷案,同时建立了一个叫黄龙令的组织,庞大隐秘而凶残;接着施展绝招,把天下武林各大门派的掌门人以及黑白两道中的特流高手,通统掳来担任其护法、巡察和信使。邪门的是,凡落入陷阱者莫不死心踏地,完全听任令主摆布。一时间,整个江湖武林,闹得是天昏地暗,腥风血雨,劫难重重。幸而有几位世外高人,用特殊的手段造就了一批武林精英。他们力挽狂澜,多方营救并团结了一批已经或尚未落入魔头陷井的武林高手,同黄龙令组织进行了反复殊死的拼搏,终于在武林皇帝登基开典那天魔头毙命、歹徒授首、伪装揭开、个个瞠目结舌、满堂大哗。
-
笔记文选读 艺文志文库 吕叔湘著吕叔湘 著选辑这本书的动机是要给初学文言的青年找点阅读的资料。现行的国文教科书,因为受种种条件的拘束,所选的文言篇章对于学习者的兴趣未免太少顾及。同时,教科书所选的多半出于专书或文集,风格以高古为尚,是可以或应该读,但未必是可以或应该模拟的。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现代的青年倘若还有学着写一点文言的需要,恐怕也还是这一路笔墨更加有用些。我希望这本书在题材和文字两方面都能略有补充和矫正的作用。 共收笔记九种,选录近百则。每篇之后略附注解,另附“讨论”,除一部分和词句的义蕴有关外,大率以引发读者的经历见闻和所读文字相印证为宗旨,希望能帮助养成一种比较良好的读书习惯。 ——吕叔湘 本书据《吕叔湘全集》第九卷排印。《全集》底本为语文出版社1992年1月版,有所订正。本次出版,以语文出版社版对勘,遇有不同,则对照文光书店 1950年1月版、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9月版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择善而从。 底本中的“三版跋”,主要内容已收入注解,列为附录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9月版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另有一序,内容与底本之序不同,列为附录二。文光书店版有叶圣陶先生序,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阅读视角,列为附录三。
-
1840年以前的西方汉学王晓玲,王祝兵,张雨芹,曹正勇 著西方汉学既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又是欧美学者阅读、认识、理解、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的结晶,是西方人认识中华文明的桥梁。《1840年以前的西方汉学》尝试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的方式,在遵循各国汉学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探究1840年以前的西方汉学,主要涉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波兰、荷兰、比利时、瑞典、俄国、英国和美国等十余个欧美国家。每个国家一个章节,简要研究该国的汉学开创者和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为广大汉学研究者提供一部全景式的了解西方各国汉学的学术著作。
-
陶渊明的幽灵鲁枢元 著陶渊明的人格理想、人生态度及天人合一的诗歌写作,是古老中国留给世界的重要精神遗产。鲁枢元教授将古典情怀与前沿问题相融合,跨学科、跨国度地阐释一位古代诗人,提出了“自然浪漫主义”的概念,致力于开辟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新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全书视野 宏阔,学识丰赡,是关于陶渊明的当下解读,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寻求一份东方式的解答。——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