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诗词与科学熊万杰,兰玉彬 著本书两位作者独辟蹊径地分析诗词中提及或相关的科学现象,结合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对诗词进行分析和阐释,可谓是诗中有理,理中有诗,诗理结合,匠心独具。他们虽然从事的是理工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但是对诗词,特别是古诗词亦颇感兴趣,既陶冶了情操,又促进了文理的融合,增加了科学知识的亲和度和趣味性,增添了诗词解析的理性和创造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老乔家的那些事儿付饶 著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展现了东北牡丹江某工具厂乔师傅一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三代人的情感与生活变迁的故事,浓缩了近四十年中国社会的巨变,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跌右起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
人间词话王国维 著,滕咸惠,校 注《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国维零星论词言论而成。本书内容包含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 。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为加深读者对本书的理解,特将作者所撰《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作为附录,附入本书。该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为读者理解本书提供了方便之门。
-
西游宝卷研究车瑞 著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浙宝卷与古典小说研究”结题成果。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文献、史料、版本、目录、美学等多维度对西游宝卷的分类与时间、主题与思想、形式与特点、创作与接受、刊刻与传播、整理与校注等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本书考证西游宝卷的宗教属性、发展阶段、地域特征、时间阶段;以点带面研究西游宝卷文学、史料等方面的价值,发掘说唱文学的选材特点、母题类型、地域特征、叙事体制。
-
丰子恺译文集丰一吟 著《丰子恺译文集》,共19卷本,主要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翻译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各卷安排如下:第一卷主要收录短篇小说;第二卷收录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猎人笔记》;第三卷收录《竹取物语》《伊势物语》《落洼物语》三部日本物语小说;第四卷收入了丰子恺初试译笔的屠格涅夫《初恋》、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和英国作家史蒂文生的《自杀俱乐部》,这三部作品都是七八十年前问世后再没有重印过的;第五卷主要收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旅宿》、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中篇小说《不如归》以及蒙古作家达姆定苏连的四个短篇小说;第六卷是根据丰子恺的翻译手稿编入的,主要有《肺腑之言》《美国猪》《派出所面前》三个作品;第七至十二卷是两部长篇小说,日本的《源氏物语》和苏联的《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第十三至十九卷主要收录丰子恺先生有关艺术主题的译作。
-
知趣丛书 神魔国探奇刘逸生 著本书为知·趣丛书之一种。明清之际是我国神魔小说的高峰时期,以《封神演义》《西游记》为代表。小说中光怪陆离的社会、人情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有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岭南赏析学派开创者刘逸生先生在《神魔国探奇》一书中试图用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神魔国之成因与人物。本书宜古宜今,亦文亦史;多元并融,雅俗咸宜。是传统知识与趣味结合的典范之作。
-
单向历2022年经典铸黑款单向空间 著单向历 2022 经典款 铸黑版 新亲密
-
日知文丛 实斋笔记章开沅 著本书是“日知文丛”系列之一,是近代史学大家章开沅先生的回忆游记、学术随笔、史学札记的结集。书名为“实斋”,即章开沅先生所奉行的实事求是、诚朴无妄的治学准则和做人根本。本书分为历史寻踪、师友杂忆、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史料拾零、治史偶感七个部分,分别为作者的家世远流、成长经历、师友交往、海外访学,以及对近代史料考订札记,个人治史经验和心得的论述。所述个人经历、治学经验皆有一定借鉴和学习意义,其中的海外访学游记颇可视为当代中外学术交流的一段历史记录。作者文字朴实而充满真情,亦可为一般史学爱好者阅读学习。
-
美是世间治愈一切的良药梁实秋 著人生不过如此而已,但人间有美! 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陋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看了不令人觉得快乐? 全面收录《闲暇》《旅行》《悲观》《骂人的艺术》《代沟》《握手》《吃相》等63篇梁式经典散文,一窥梁实秋先生高贵的心灵,以及豁达、丰富、乐观的生活哲学。 “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一箪食,一瓢饮,一斗羹,于生活的细微处感受日常事物的美好,安享生命的万般不同。
-
茶馆老舍 著本书收录老舍经典戏剧作品《茶馆》《龙须沟》及四篇创作心得。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创作的经典话剧作品。剧作将半个世纪的时间和六七十个人物高度集中在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中,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也是旧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