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史量才传播学刊2020 第一期陈改玲,陆高峰 编本书是史量才传播学刊2020年的第1期,收录了新媒体前沿、新冠肺炎疫情与健康传播、文化时尚传播、对外传播、应用传播、马克思新闻观与新闻史、影像传播七个版块。
-
五代巴蜀文学研究孙振涛 著《五代巴蜀文学研究》所关涉的研究内容纷繁复杂、丰富广博,既有历时层面的分段研究,也有共时层面的互动分析;既有对文人群体的生态分布、人格-心态的关注,也有对文人群体的创作思想、审美主张的把握;既着眼于宗教对巴蜀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注意到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对巴蜀文学生态的影响。五代巴蜀文学,不仅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荆南文坛和南唐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曼对宋初文坛的生成聚合与构造重组贡献良多。
-
月上陈新 著月球探测是世界强国之间科技水平的比拼,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体现。本书以情感为经,以科技为纬,以文学语言为载体,全面、系统、真诚。世界首部全景书写中国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绕”“落”“回”过程的报告文学作品。
-
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 探秘无人区杨丰美 著无人区,对人类而言是禁区。在这片荒凉之地,多盐湖,水源缺乏,气候变幻莫测,土地贫瘠荒芜……但就是这样的无人区,蕴藏着丰富奇特的自然奥妙。特有的动物、植物因为少了外界生物的打扰,在这里快活地生长着。哪怕在北边的极寒之地,亦有生命顽强地、艰难地、执着地生长着。藏野驴是赛跑家,逮着谁就要与谁比个赛;野牦牛的脾气不太好,这里是它的领地,任谁都不许侵犯;藏原羚温顺,它们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怡然神态;还有盘羊、棕熊,以及无数的珍禽异鸟,它们和谐地在无人区的广袤环境中蓬勃生长。近几十年上百年来,一批批科学家们深入青藏高原无人区探秘,挖掘这片未知世界的宝贵科学“财富”。
-
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 挺进第三极杨丰美 著本书所描述的就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近一百年来对青藏高原的极地探索经历,涉及冰川学、大气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多个专业。在那些峥嵘岁月里,在高寒低氧、冰雪皑皑的高峰山巅,无数科学家将生死置之度外,忍受着风吹雪打,忍受着烈日暴晒,忍受着高山反应,行走在危险的泥沼里,攀登在皑皑的冰川上……如今他们中有的人牙齿掉光了,有的人头发掉没了,可他们依旧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
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 百变藏东南杨丰美 著《百变藏东南》以中科院科学家在藏东南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真实历史足迹为主线,带领青少年读者走进神秘美丽的藏东南,探究这个多姿多彩的百变世界。 青藏科考是一部壮阔的史诗,由几代人共同书写。这本书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漫漫科考途中发生的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故事。
-
秋灯琐忆译注[清] 蒋坦 著,周海鸣 译本书是清代小品文经典《秋灯琐忆》的译注本。《秋灯琐忆》是清末钱塘人蒋坦写给妻子关瑛(字秋芙)的忆语体小品文。蒋坦回忆与爱妻关锳(关秋芙)日常生活琐事,充满才情、风雅、致趣和诗意。全书叙事栩然,文辞清疏而雅,情感纯粹而动人心。本次出版以初版咸丰二年(1852)钱塘蒋氏巢园刊本为底本,参校众本,进行点校和译注,附录年表、人物传、序跋等多种内容,作为了解蒋、关的辅助。书前彩插蒋、关的故事所绘精美彩图,便于读者更好欣赏。
-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史铁生 等 著本书是一部以家和亲情为主题的名家散文合集,收录了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茅盾、蒋勋、周国平、苏童、冯骥才、史铁生、宗璞等16位知名作家回忆父亲母亲、回顾成长经历的经典作品。 全书按内容分为两部分: 辑一为父亲。在名家们的回忆中,是父亲的坚毅宽厚锻造了他们的性格,使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亲为他们做的每件小事,平凡却伟大,都让他们记忆深刻,影响他们走过漫漫人生。 辑二为母亲。在名家们的回忆中,是母亲的温良恭俭让培育了他们的品格,让他们变得柔韧而坚强。母亲对他们的每一次关爱,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们感动终生。
-
向前走了就不回头沈从文 著本书是沈从文在30岁时写下的回忆性散文体自传,讲述了他1902—1922年在湘西老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书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本书除《从文自传》外,另收录《从现实学习》《一点回忆一点感想》《我是怎么就写起小说来》等文章,均属于生平的自叙。这些文章同样展示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及不同现实处境中对自我的认知。
-
梦是一片水汪曾祺 著本书精心收录了汪曾祺创作的三十八篇经典文章,记述了他对花草果木、过往回忆、佳肴美食的热爱,充满情味。从《人间草木》《花》的草木之爱、《果蔬秋浓》《食豆饮水斋闲笔》的蔬菜之鲜、《七载云烟》《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旧忆之情,到《四方食事》《家常酒菜》的美食之味,处处体现出汪老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