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当代比较文学陈戎女 著《当代比较文学》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集刊。该书的立意在于呈现近年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讨论,把握新时期学科守正与创新的脉搏。第八辑设有栏目“比较文学与萨义德”“跨文化戏剧:内容与形式”“中日近代文学关系研究”“经典新译”“古典学研究”“经典与阐释”“书评”等。 本辑中论文和译文关涉的主题,时间跨度相当长,从古希腊跨越到20世纪比较文学理论。所涉及的空间也殊为广阔,中国、日本、欧洲等均有涉猎。本辑中,译文依然占有很大比重,有对萨义德学科贡献的分析,有胡克的经典作品《论宗教改革的政治后果》,还有对中日近代文学思想交流的研究。本辑其他栏目也各具特色。
-
茶馆老舍 著本书收录老舍经典戏剧作品《茶馆》《龙须沟》及四篇创作心得。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创作的经典话剧作品。剧作将半个世纪的时间和六七十个人物高度集中在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中,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也是旧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
百年海上管新生,管燕草 著中国工人有着光荣的历史,也背负了时代的压力。本书用100万字分3卷讲述了武家几代人在1921—2021年100年间与共产党同呼吸共患难、与工厂生死相依的奋斗故事,细腻描绘了不同时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小人物”的经历串起中共“一大”、新中国成立、国企改革等“大事件”。 《百年海上 第一卷 天之光(1921—1930)》 :愿如闪电,不惧黑暗,引领觉醒,照亮大地,破晓之光。本卷以苏北农家子弟武家根来上海寻找亲生父亲的遭遇为切入点,讲述了他先后当码头工人、纱厂工人、船舶机修厂技术工人,陆续结识革命者、共产党人、国民党人、民族资本家、帮会人物的曲折经历,在中西方文化交汇、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从一个混混沌沌的农村小青年逐渐觉醒、觉悟,成长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冲锋陷阵的工人阶级先锋分子。 《百年海上 第二卷 地之光(1931—1949)》:愿如草种,不惧生死,带领抗争,救国济民,热血之光。本卷通过讲述武伯平这个把生命紧拧在工厂齿轮上永不停止转动的普通工人在工厂平台上演绎的精彩命运,反映了自民国、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大工业的起伏浮沉,展现了党和工人阶级发展壮大的壮阔画卷。 《百年海上 第三卷 人之光(1950—2021)》:愿如灯塔,不惧风雨,指引前路,当家做主,人性之光。本卷通过讲述新时代的工厂显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工厂,工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在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武氏家族几代人前赴后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即便面对在全世界张牙舞爪的新冠疫情,中国工人的本色仍在时代的洪流中泛着异样的光芒。
-
金山[加] 张翎 著中国广东开平乡村,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满心欢喜随宗亲奔赴大洋彼岸,开启异国漂泊的征程,织就繁华绮丽的“金山梦”。在一众人等踏上背井离乡或许永无归程的旅途时,他们与年迈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孩子,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诀别?隔着大洋,一边是拼死挣扎,一边是深情守望,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鸿篇巨著,写尽写透了中国人面对变幻莫测的命运,在坚硬的生存状态中抵力钻出一条活路的坚韧与深情。
-
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顾鸣镝 著本书是对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描写方法的思考与实践。将构式承继的层级性和理据性作为始终贯彻的研究原则,关注句法分布的不对称现象,将理据性承继描写划分为三个层面:以原形构式为对象,展开基于语块变量的扩展性承继描写;以句法语义为接口,展开基于形义变量的辐射状承继描写;以语用情境为切面,展开基于功能变量的耦合度承继描写。从以上三个层面入手,探索汉语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方法与新路径;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某个特定生活领域、某个特定主题范围内的汉语构式数据库建设;通过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具体实践,反过来推动和促进构式语法的理论发展。
-
刘醒龙文集·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刘醒龙 著长篇小说《生命是劳动与仁慈》分为七个篇章,《黑夜守望》《燕子红》《铁屑湛蓝》《小城温柔》《花开无季》《小翱翔》《生命放牧》,从突击坡青年农民陈东风在父亲陈老小逝世后反复考虑决定进城打工开篇,到陈东风回到突击坡和农村女青年翠结婚收笔,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别山地区青年农民抱着对城市的向往以及为实现致富愿望进城打工的经历。小说以陈东风、方豹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展现了青年农民在面对扑面而来的城市诱惑,以及利益引诱时所呈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对陈老小、陈万勤、高天白等老一辈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劳动在生命中的神圣意义。小说中酷爱劳动的陈老小用勤劳的一生完成了个体生命的塑造,秉承父志的陈东风以诚实的劳动赢得了他人的尊敬和生命的尊严。在此,劳动已超出了功利的束缚而成了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状态和境界。
-
知趣丛书 神魔国探奇刘逸生 著本书为知·趣丛书之一种。明清之际是我国神魔小说的高峰时期,以《封神演义》《西游记》为代表。小说中光怪陆离的社会、人情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有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岭南赏析学派开创者刘逸生先生在《神魔国探奇》一书中试图用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神魔国之成因与人物。本书宜古宜今,亦文亦史;多元并融,雅俗咸宜。是传统知识与趣味结合的典范之作。
-
日知文丛 实斋笔记章开沅 著本书是“日知文丛”系列之一,是近代史学大家章开沅先生的回忆游记、学术随笔、史学札记的结集。书名为“实斋”,即章开沅先生所奉行的实事求是、诚朴无妄的治学准则和做人根本。本书分为历史寻踪、师友杂忆、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史料拾零、治史偶感七个部分,分别为作者的家世远流、成长经历、师友交往、海外访学,以及对近代史料考订札记,个人治史经验和心得的论述。所述个人经历、治学经验皆有一定借鉴和学习意义,其中的海外访学游记颇可视为当代中外学术交流的一段历史记录。作者文字朴实而充满真情,亦可为一般史学爱好者阅读学习。
-
课读经典1肖能 著《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本书分11课进行导读,每课一个专题。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通过整体介绍这本书让读者(主要是中学生)熟悉中国传统典籍;2.通过内容的整合、归类以及具体篇章的解读,既使学生明了魏晋文化的大体特点——增加历史知识,同时养成解析文本的思维和能力,最终提升阅读能力;3.讲解本书的语言艺术、文学价值,使学生领略文字之美,积累必要的语言素材。
-
菜根谭[明] 洪应明 著,高立 译《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