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诗词意趣黄荣华 著本书从文化常识、诗句探究、诗词大意以及诗词深处的百科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部编本一到六年级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拓展,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基础上,对诗词及诗词深处的百科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真相、探究真理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境界有较大的帮助。
-
悯刘心武 著《悯》是刘心武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文字合集。第一辑是一组散文,以怀人忆旧为主体,悯意浓酽。第二辑为六十一篇微小说,描摹出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生存百态。第三辑《瓶外续谭》集纳作者近期对《金瓶梅》的研究。第四辑是一组序文。悯,是一种情怀,作者秉悯善之心,作深情之文,以期给读者慰藉。同系列已出版《润》《恕》两本。 作者笔触敏锐温润,通过回忆旧友往事、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分享“红学”和“金学”研究成果和心得、与读者和媒体的互动交流,展示了作为“文学写作的马拉松长跑者”的文字功底和魅力,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
农民院士李春雷 著农民院士
-
粮食,粮食何弘 等 著本书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以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化历史、生产历史为背景,以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发展、生产技术进步、粮食生产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讴歌和书写了河南在小麦、玉米等育种、生产技术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奋斗在农业战线上攻克难关、攀登高峰的优秀集体、个人典型感人故事,诠释了粮食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命脉作用和新中国粮食事业在短短的70多年时间里取得的飞跃式进步,力图在对河南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转变的描写中,促使民众牢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我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巨大进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葡萄为何愤怒杨靖 著本书为“日知文丛”之一种。是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靖教授的随笔集。收录其发表于《上海书评》等处文章20篇,内容涵盖西方文学、历史、政治、文化等。文笔流畅,装帧精美。
-
诚与真刘奕 著本书是陶渊明专人的综合性深入式研究。分为历史世界、精神天地和文学风貌三编,力争将史学考据、思想分判和文学论析熔于一炉,通过深入陶渊明的历史语境,而真正全面立体地认知陶渊明的人生与文学。三编各有侧重,行文互相呼应、力求融通。无论考其行考其文,还是论其思想论其艺术,都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最后从“诚之以求真”的基本判断到具体各章节的论述与结论,多能出于成说之外,正是贯彻求是原则而运用综合方法自然得到的结果。
-
孙子兵法[春秋] 孙武 著,马萧萧 译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堪称古人谋略与智慧的结晶,诞生于春秋末期,2500多年来经久不衰,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世界复杂无常,人生犹如战场,如何才能一生立于不败之地?中华千古智者孙武,透过兵法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无遗漏无死角讲透根本法则! 在战争年代,《孙子兵法》是将领们的制胜法宝;在和平年代,《孙子兵法》则深入影响职场、官场、商场、社交场等方方面面,获得各界精英推崇,让无数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为了帮助更多年轻人尽早读懂孙子兵法的原意、真意和计意,军旅作家、《西北军事文学》主编马萧萧,依据《孙子兵法》全本全译全注,保留原汁原味又使之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消化。 翻开本书,读懂孙子兵法,学会在日常中运用中国文化智慧!
-
各有各的活法冯骥才 著本书包括冯骥才亲选1981年至今的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刻画了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了普通人迥异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神仙老虎狗,各有各的活法。活法各有不同,幸福生活是共同的奔头。
-
课读经典3林贤治 著与林贤治先生初识,是在多年前学校的一次活动中。那满头不驯的卷发、拗口难辨的广东普通话,大概就是他文中反复强调的“土匪气”,让林先生在一群儒雅的文人中显得颇为特别。“时间之流深且阔”,现在已记不清,气质显然与惠特曼更接近的林先生,为何谈起了狄金森。我说这是我钟爱的诗人,曾读到有人这样描述这位女诗人:“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印象非常深刻。他爽朗地大笑,指指那被乱糟糟的卷发蒙着的脑袋,说出处就在这里。“湖比海深”的描述,出于林先生为他主编的“忍冬花诗丛”所写的序言,其中也提及他挚爱的鲁迅:“真正的诗人具有热爱人类自由的天性,因此,对于人类的生存处境,便不能不有所萦怀。其中,他们最不能忍受的是专制和奴役,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不幸,使他们深感苦痛,但因此,也就容易趋向爱的反面,激起憎恨和反抗。”他本人也正是这样一位因热爱自由而对专制和奴役憎恨与反抗的诗人。本书反复提及家族的“土匪气”,核心正在于此。在写给母亲的长文中,他以“土匪的女儿”命名第一章,详细介绍母亲的出身,对这个看似卑贱的身份,不但不以为耻,反而颇为骄傲,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式的开篇,大异其趣。《我的第一位老师》所述他童年时代对飞扬夭矫的狂草中邪般的迷恋,核心也正是对自由强悍的生命力的向往与追求。林先生早年曾有一本诗集,以“梦想或忧伤”命名,他的所有文字,其实都在述说人类的“梦想或忧伤”。当他把目光投向深爱的鲁迅、异国的诗人、如山间野草般的亲人时,他反复吟唱、念念不忘的,唯此而已。回到本书,散文中也自有诗意和野性处处流溢。父亲给予他的童年的“诗教”,那些古老的东方诗谣孕育出的枝叶,与他自己寻觅的西风或应和或冲撞,在天地间奏响了献给乡间风物的清新明丽的田园诗、献给死亡的宏伟庄严的安魂曲、献给自由的汪洋恣肆的狂想曲。而父亲母亲那样的普通人的热爱与坚韧,正如时悦驰同学在读书笔记中所感受到的:“每个热爱的人都是诗人。书里穿插的两位老人的照片,皱纹与微笑同样灿烂,那是真正的诗意。”林先生在书中感慨找不到通往母亲的路:世上的路消失了,“我”活在没有父亲与母亲的时间里。其实路还是有的,当他用文字刻录下亲人的生命时,路又出现了,时间又回来了。他的写作和我们的阅读,就是通往母亲的路,通往诗人的路……
-
老舍典藏文集老舍 著本书精选老舍《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15篇经典中短篇小说,全面展示老舍在中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讲述一个时代的大悲剧,真实生动地描绘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既有批判,又有眷恋,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儿。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人这一辈子,到底该怎么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