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澹然无极: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
作者:王建疆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ISBN:9787010056357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美学史,在生成论和内审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群举对比法,结合大量的考证,论证了老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生成的机制、原因和过程,并试图在对立的两极中把握老庄美学思想的本来面目,矫正在这个问题上的现成论流弊和片面性缺失,为建立健全人生境界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美学史研究开辟新的视阈。本书在批评继承新儒家、新道家和其他美学家关于人生境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庄人生境界的考察,发现了老庄貌似自相矛盾的思想背后的生成论美学思想,揭示了老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生威的机制,从而为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课题提供了典型的思想线索,并进而开显了中国美学史、文学史和艺术史研究所应有的新境界。
作者简介
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甘肃省美学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文艺美学所所长,省级学科带头人。曾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过引起广泛讨论的论文。独立出版《自然审美学》、《庄禅美学》《修养 境界 审美》《山色有无中》等书,曾获得“北方十五省优秀图书奖”、“第五节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及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十数次。主持国家项目两次。其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十数篇,被各类报刊、文摘、年鉴多次介绍、转载,其事迹已见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辞典》及国内外多种传记辞典。
目录
序
自序
Author's Preface
上篇 境界与审美
第一章 境界的流变
第一节 境界与人生境界
第二节 审美境界与艺术境界
第三节 境界、意象、意境
第二节 境界的探索
第一节 对一般人生境界的看法
第二节 对老庄人生境界的看法
第三节 进入老庄人生境界的路径
第三节 境界的生成
第一节 意蕴的生成与境界的生成
第二节 生成理论的略述
第三节 意义生成的双重性
第四章 内审美理论再议
第一节 内审美的性质
第二节 内审美的特点
第三节 内审美的心理机制与生产原因
第五章 境界型审美探微
第一节 徘徊于“形”“神”之辨
第二节 优游于现实与宗教、现实与想象之间
第三节 超越“高峰体验”
第四节 超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五节 矫正感官型审美异化
第六章 康德的崇高与老庄的壮美
第一节 崇高在心中生成
第二节 无形式审美生成的共性
第三节 “无”“有”之论
中篇 劳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
第七章 真伪《老子》
第八章 “道的境界”与“道德境界”
第九章 “道德境界”的结构特征
第十章 “道德境界”与审美人格生成
下篇 庄子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
第十一章 庄子美学研究略述
第十二章 庄老之间
第十三章 在“无为”的堕落和有为的修炼之间成就艺术
第十四章 庄子的修养路径和多彩的人生境界
第十五章 庄子美学中的辩证与解构
第十六章 天人之乐
结束语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论“神妙”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的能指和所指
后记
自序
Author's Preface
上篇 境界与审美
第一章 境界的流变
第一节 境界与人生境界
第二节 审美境界与艺术境界
第三节 境界、意象、意境
第二节 境界的探索
第一节 对一般人生境界的看法
第二节 对老庄人生境界的看法
第三节 进入老庄人生境界的路径
第三节 境界的生成
第一节 意蕴的生成与境界的生成
第二节 生成理论的略述
第三节 意义生成的双重性
第四章 内审美理论再议
第一节 内审美的性质
第二节 内审美的特点
第三节 内审美的心理机制与生产原因
第五章 境界型审美探微
第一节 徘徊于“形”“神”之辨
第二节 优游于现实与宗教、现实与想象之间
第三节 超越“高峰体验”
第四节 超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五节 矫正感官型审美异化
第六章 康德的崇高与老庄的壮美
第一节 崇高在心中生成
第二节 无形式审美生成的共性
第三节 “无”“有”之论
中篇 劳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
第七章 真伪《老子》
第八章 “道的境界”与“道德境界”
第九章 “道德境界”的结构特征
第十章 “道德境界”与审美人格生成
下篇 庄子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
第十一章 庄子美学研究略述
第十二章 庄老之间
第十三章 在“无为”的堕落和有为的修炼之间成就艺术
第十四章 庄子的修养路径和多彩的人生境界
第十五章 庄子美学中的辩证与解构
第十六章 天人之乐
结束语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论“神妙”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的能指和所指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