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笺证,借助唐诗考证唐史,旁及唐代制度、器物、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
走向枢纽点程光炜如果重绘中国当代文学“后三十年”的地图,这几个枢纽点是不应该被忽视的:1976年、1979年、1985年和1993年。1993年作为1980年代文学的终结点和1990年代文学的开启,具有历史枢纽点的特殊意义。因为只有在1993年的文学变局里,1980年代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又一个“黄金十年”的历史命题才是成立的;而正是在这个枢纽点上,1990年代文学才告诉人们,它告别了当代文学漫长的理想浪漫期,回到了文学本来的面貌当中。因此,本书所谓“走向枢纽点”,就是通过对1990年代文学的重新研究,探讨这一时期文学观念、思潮、流派和作家创作诸多剧烈变化的内在纹理。这本论文集是中国人民大学“重返八十年代”博士生讨论课堂论文的结集,收有老师和博士生的研究论文,反映出国内1990年代文学研究的前沿状态和成果。
-
沿波讨源朱恒暂缺简介...
-
莫言小说创作特色的历史连续性研究曹金合暂缺简介...
-
沧浪文萃李辉《沧浪文萃》集中了老、中、青重要作家的作品,是他们创作的一次全方位检阅。作品内容既有山川风物的描述,也有悲欢离合的人生感悟,内容虽各有异彩,又有共同的底色,那就是悲悯情怀,大爱胸襟。他们用字里行间的生命真谛告诉我们,敬重每一个过去与当下,才能遇见更好的人生。无论是岁月更改,还是故乡风土,让这个时代有温度的,始终是我们对这世界的感恩之心。部分诗歌作品意象斑斓,情感浓郁,内容上既强调诗歌自身的文学性、艺术性,又兼顾语言的形象性、跳跃性;同时深入浅出,具备普及功能。
-
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读党月瑶,熊湘本书书名暂拟为《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读》,是针对中文专业本科生而撰著的古代文论读本。本书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古代文论的核心论题进行专题式分析,转化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吸收学界新近成果,在具备学术性的同时,让学生(读者)了解相关研究动态,加深对传统文论的理解。二是有效融合文论主题的梳理和文论作品的讲读。文论选偏重作品的注解而短于理论思想的梳理,文论史偏重理论思想的梳理而短于作品的深入解读。本书则将经典作品的分析融合到相应的主题脉络当中,对文论作品的讲读重点不在于字词的解释,而在于考察文论作品的话语构成和意脉的流动,即解决“作者为何这样写”这个问题,进而指示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以下是暂拟的目录,目前只完成了一部分,后面可能会再增加一到两章。
-
母语尊严与百年乡愁张志忠这是一本有关长篇小说《望乡台》的评论集,集结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望乡台》的研究评论。
-
弗罗斯特诗歌集(美)罗伯特·弗罗斯特暂缺简介...
-
20世纪英国妇女小说研究王菲菲,张凤香本书是一部力图把20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与传统童话文类相关照及比照,进而发掘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延展性的文学专著。本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英国女性小说进行了回溯性和总括性研究,重点考察了童话母题下20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书写特征的延续和变革;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既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女性小说家的叙事策略,也进行小说文本分析和小说叙事学分析;把文学研究与社会学、民俗学、发生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本书可供英美文学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和学生参阅。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38李维屏 主编我们知道,中西理论话语并非二元对立。能够很好地阐释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理论话语体系都是可取的。不过,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也看到西方理论话语体系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们用来阐释中国文学时所暴露出来的偏见或谬见,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建构一种既能够用来很好地阐释我们自己的文学,也能融入世界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的文学理论和话语体系。就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而言,关键在于不要盲目地追随西方批评话语,而是要有所分析、有所取舍地看待西方批评话语,树立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西方批评话语的深入研读,让读者有了比较意识和国际视野,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在“学者访谈”栏目中安排了对朱刚教授的访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习得与研究现当代西方文论的一点体会》。朱刚认为,我们需要把西方批评理论放到产生它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在“问题”框架中冷静客观地分析其来龙去脉。这会有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批评理论做出客观批评与深度反思。这种批评态度旗帜鲜明、提纲挈领,开启了其他三个栏目的学术论文。本期书稿共有四个栏目: 学者访谈、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探讨,共收录学术论文29篇。美国文学栏目共有13篇文章,涉及美国文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成果。其中,生安锋探索了《宠儿》中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曾传芳通过对布拉福德的《普利茅斯种植园史》的解读,探究了美利坚民族意识和构建美国国家认同的内在逻辑与深层机理;张廷佺揭示了厄德里克在“北达科他四部曲”中对帕尔帖案的重访,对作品中的“恶作剧者”盖瑞·纳纳普什进行了深入解读;王弋璇分析了罗森堡案件在多克托罗的小说《但以理书》中的文学再现,借此管窥20世纪美国政治文化生态,凸显文本蕴含的抗议精神;李美芹分析鲍德温与赖特两位作家的观点分歧,认为鲍德温的“文学弑父”行为体现了美国非裔文学转向过程中的思想抵牾;李保杰研究了美国拉美裔传记作家如何继承拉美裔文学对于生命书写的关切;李毅峰通过莫拉利斯《布娃娃瘟疫》中的疾病书写,呈现了引发瘟疫的社会问题及莫拉利斯所给出的解决措施;林文静分析了《以莎乐美之名》这部作品的家园重构,进而探索流散的加勒比裔群体的文化身份与归属;王刚以全球圆形流散视角研究《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的主题,总结出全球圆形流散的典型特征;陈一雷通过音乐剧《怪圈》所揭示的自我建构之路,对边缘群体如何走出怪圈进行了启发性研究;甘婷从“徘徊的信仰”“怀疑的忏悔”“死亡的超验”三个维度勾勒了查尔斯·赖特创作中的诗歌图景;吴敏之借用叙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探讨美国犹太作家妮可·克劳斯在大屠杀小说《爱的历史》中的伦理关怀;景一飞探究了厄德里克三部曲中以“‘理想化’对抗‘想象’”的成长主题。英国文学栏目收录10篇文章,其中,张剑以英国浪漫派诗歌为例,梳理了生态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并说明它与我们今天的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曹莉研究了I. A.瑞恰慈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其将批评理论中包含的现代意识和合理成分融入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和诗歌及诗意复兴的具体实际之中;王改娣论述了唐·帕特森十四行诗的创作,认为帕特森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英语十四行诗从形式到主题展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吕洪灵对苏格兰启蒙时代文学评价及时期划分进行研判,揭示了启蒙思想与文学发展的相互作用;罗媛借助有关后现代道德的理论,探讨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阿姆斯特丹》主人公遭遇的中年身份危机和道德困境问题;曲涛基于反常规叙事相关理论,从“反常规叙述者”“反常规情感”“反常规事件”等三个维度来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故事中的不可能世界;张文围绕詹姆逊在《地缘政治美学》中对新世界体系的图绘,阐述了英国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胡则远以生态反殖民诗学的视角对叶芝作品中的生态反殖民书写进行阐释;尹尧鸿以王尔德作品中“罪人”“基督”“浪荡子”三种人物形象说明王尔德唯美个人主义观的内涵以及具体体现;聂晓戌系统梳理了塞缪尔·约翰逊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100多年来中国学者对这位文学大家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理论内部派别众多,相互争鸣,对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本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探讨栏目中,申富英论述了乔伊斯对阿奎那美学思想、“三位一体”说、生活与艺术观的继承和发展;陈后亮研究了马修·阿诺德现代文学批评的原则以及特里·伊格尔顿对阿诺德的再评价。此外,宋艳芳、李英华、李文军三位学者以新视角、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