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张深之正北西厢浙江省博物馆 著《张深之正北西厢》中《双文(莺莺)像》、《目成》、《解围》、《窥简》、《晾梦》和《报捷》六幅插图,堪称是明清各种出像《西厢记》皈本中带有代表性的杰作。绘图者陈洪绶(公元一五九八年——一六五二年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工诗词,书法格高气雅,自刨一体。善画山水、花乌,以擅长人物画驰誉艺坛,与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他一生以非凡的热情,与木刻家亲密合作,创作出大量版画,仅就《西厢记》而言,就为三种不同版本画过插图,其中最为出色的张深之本,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由当时武林(杭州)著名刻工项南洲雕版,不仅忠实地保存了原画的笔意,同时表现出特有的刀味,绘刻相得益彰,标志着我国十七世纪版画艺术的高度水平。《张深之正北西厢》原刻本传世极少,解放初杭州发现了一部,有清代鉴赏家陆士、王礼治藏印,一九五三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购,一九五四年移归浙江省博物馆珍藏。《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录的也是原刻本,南京图书馆藏,缩小影印。两者比勘;浙博藏本卷首所刻“洪绶私印”完整,南图藏本此印左下角残损;浙博藏本第一卷第十二页参他本补刻,文字稍异,缺眉批,南图藏本这一页是原刻;南图藏本部分眉批文字比较清晰,但也有遗漏。两种藏本各有不足之处,可以相互补缺。
-
杜鹏程文集杜鹏程著本书是现代作家杜鹏程的文学作品集。他1921年3月28日出生在陕西省韩城县苏村一户贫农的家庭里。由于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又因生活所迫到韩城县一家店铺当学徒。1934年到1936年,杜鹏程经人推荐转到离家二三十里远的一个乡村学校半工半读。这三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1937年抗战爆发,十六岁的杜鹏程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
-
集外集拾遗鲁迅著本书书名系由作者拟定,但未编完即因病中止,一九三八年出版《鲁迅全集》时由许广平编定印入。这次抽去译文《高尚生活》、《无礼与非礼》、《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三篇和《〈忽然想到〉附记》(已录入《华盖集·忽然想到》注文):《咬嚼之余》、《咬嚼未始“乏味”》、《田园思想》三篇的“备考”和《编完写起》一则已移置《集外集》有关文章之后;《〈域外小说集〉序言》已移入《译文序跋集》:《教授杂咏》的第四首系这次补入;若干诗文则按写作时间的先后,在顺序上作了调整。
-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德)歌德(Goethe,Johann Wolfgang von)著;董问樵译本书以18世纪80年代的德国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出身富商的男主人公-麦斯特鄙视商业,热爱戏剧艺术,希望建立德国民族剧院以达到教育人民的追求。
-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美)刘墉著正因为有了爱,我们才不孤独。从被爱所创造,到对父母的爱、子女的爱、植物的爱、昆虫的爱、石头的爱、山水的爱、故园的爱、全人类的爱,乃至为心爱的事业、心爱的人,而不断追寻……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爱,爱就注定了漂泊。愿每个漂泊者都不孤独!
-
川端康成作品精粹(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选编《世界文学博览》从书,系由世界近、现代文学名家作品专集组成。《川端康成作品精粹》为其中之一卷,选收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附简短评介。这些作品集于一卷,概括地反映了卡夫卡的主要思想、艺术特点和创作成果,使读者可以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对作家及其大致创作活动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
爱默生集(美)吉欧·波尔泰编;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的很多篇目都对人的道德修养作了论述。他十分注重人的修养和生活的准则。比如他在《修养》里写道:“当整个世界都在追求力量,追求作为力量标志的财富时,修养却在校正着成功的理论。”“修养是一种暗示,它来源于某些最优秀的思想。它表明:人具有一系列的亲缘关系,通过这些亲缘关系,人可以弱化任何一种格调的强烈刺激性;而证实这种格调牢牢地控制着他,在他的天平上占有一种单调的优势,帮助他反对自己。修养恢复人的平衡,把他搁置在与他相同和比他优秀的人们中间,复活他那美妙的同情感,告诫他身处孤独和受到排斥的危险。”又如在《论性格》中他说,“正直是一种永久的胜利,庆祝它的不仅是欢呼,而且是宁静,而宁静却是固定的或习惯性的欢乐。”这种对宁静的推崇,在喧嚣的红尘中,是人避免浮躁的一种方式。爱默生的很多论述都是极富哲理的,说理透彻,也很通俗。比如在《论礼貌》中他说,“对于良好教养的各种特点的补充物,我最需要的、最坚持的就是敬重。”“爱美主要就是爱分寸或调和。那种尖声怪叫、夸大其词或气势汹汹的人会把整个客厅弄得客走人散。如果你想赢得爱戴,那就热爱分寸吧。如果你愿意把缺乏分寸的情况掩盖住,你一定会有天才或者可以派做大用场。”
-
袁枚全集(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编袁枚(1716-1798),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仓山叟等,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本书收袁枚自著、编著的著作及伪托袁枚的部分著作共21部,附录清代、近代关于袁枚年谱、传记、评论、轶事的资料。 幽不足以动天地,感鬼神;明不足以厚人伦,移风俗:删后真无诗矣!韩退之以三代文章自任,而诗则让李、杜。盖诗有诗之奥,诗有诗之妙。自《三百篇》而下,历朝变更,体例森森,非具有宿根而读破万卷者莫能工。工则生巧,可以任意表情,不必拘韵。盖拘韵不得不凑拍;既凑拍,性情安有不为所束哉!故曰:忘足,履之适也;忘韵,诗之适也。今之人,文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诗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宜其士风扫地而蜉蝣益多矣!
-
前夜 父与子(俄)屠格涅夫(Тургенев,И.С.)著;丽尼,巴金译《前夜》和《父与子》都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格涅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前夜》反映的是改革的“前夜”。1853年夏,两名贵族青年舒宾和别尔谢涅夫在莫斯科河畔漫无边际的闲聊,渐渐谈到了爱情,谈到了他们俩都悄悄爱上长发姑娘叶莲娜。叶莲娜是一位有同情心、醉心理想的姑娘。这个热情、正直、有自我牺牲精神、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爱上了一个以解放祖国为己任的保加利亚青年。她不管父母反对,嫁给了他。她决心为解放保加利亚而献身。虽然她的丈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但她忠于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父与子》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描写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两代人的关系和斗争。
-
爱默生集(美)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著;(美)吉欧·波尔泰编;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的很多篇目都对人的道德修养作了论述。他十分注重人的修养和生活的准则。比如他在《修养》里写道:“当整个世界都在追求力量,追求作为力量标志的财富时,修养却在校正着成功的理论。”“修养是一种暗示,它来源于某些最优秀的思想。它表明:人具有一系列的亲缘关系,通过这些亲缘关系,人可以弱化任何一种格调的强烈刺激性;而证实这种格调牢牢地控制着他,在他的天平上占有一种单调的优势,帮助他反对自己。修养恢复人的平衡,把他搁置在与他相同和比他优秀的人们中间,复活他那美妙的同情感,告诫他身处孤独和受到排斥的危险。”又如在《论性格》中他说,“正直是一种永久的胜利,庆祝它的不仅是欢呼,而且是宁静,而宁静却是固定的或习惯性的欢乐。”这种对宁静的推崇,在喧嚣的红尘中,是人避免浮躁的一种方式。爱默生的很多论述都是极富哲理的,说理透彻,也很通俗。比如在《论礼貌》中他说,“对于良好教养的各种特点的补充物,我最需要的、最坚持的就是敬重。”“爱美主要就是爱分寸或调和。那种尖声怪叫、夸大其词或气势汹汹的人会把整个客厅弄得客走人散。如果你想赢得爱戴,那就热爱分寸吧。如果你愿意把缺乏分寸的情况掩盖住,你一定会有天才或者可以派做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