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三维曲线数据的特征识别与形状重构陆利正本册书稿主要论述三维曲线的特征与形状重构,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曲线参数表示;第3章为二维曲线数据的特征识别与形状重构;第4章, 三维曲线数据的特征识别与形状重构;第5章, 数据基于曲率流的形状重构;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汪鸾翔文集汪鸾翔 著,汪端伟,王存诚 编汪鸾翔日记和诗词集的入藏和出版,就是“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汪鸾翔(1871-1962),年轻时曾考中秀才、举人,参与过戊戌维新,而后在湖北、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的学校任职任教,1918年入职清华学校任国文教员,清华成立大学部后任国文系教授并在哲学系兼课,1928年离开清华,后曾为溥仪家族子弟私人授课,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特别是1924年在清华学校任教期间,他成为清华校歌的词作者。2018年恰逢汪鸾翔入清华工作100周年,他的长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端伟先生将汪鸾翔的大量资料分类整理,捐献给清华大学,使这位早期清华人留下的历史文物重回清华园。其中,有汪鸾翔先生当年创作校歌歌词时刻印的歌片,有时间跨度40年的72本日记和囊括作品数千件的25本诗集,有清华学校时期的文告、考卷、教程、刊物,有汪鸾翔先生亲笔撰写的文章手稿、创作的自画像,以及友人交往中收到的信函、寿诞贺词等。为使当今清华师生了解这位前辈师者的学养风范,并感谢汪端伟先生的慷慨捐赠,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于2018年9月举办了“汪鸾翔先生入校工作百年纪念暨珍贵史料捐赠展”。校党委原书记、校史编委会副主任贺美英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校史馆、档案馆编印了《汪鸾翔先生与清华校歌》史料册。此后,汪鸾翔先生的珍贵档案史料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的基本陈列——110年校史展及清华学风展等多个专题展览中展出。套装内含:《汪鸾翔文集1·日记卷(上册)》《汪鸾翔文集2·日记卷(下册)》《汪鸾翔文集3·诗词卷(上册)》《汪鸾翔文集4·诗词卷(下册)》
-
王海生作品集王海生王海生同志于1986年起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故事与戏剧小品创作。2007年,独角戏《村长开会》创作完成,演出反响强烈。表演新颖、视角独特、风格诙谐,形成自成一体的表演风格,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独角戏《村长剪彩》是“村长系列”的第二部。两部作品奠定其现实主义风格。勤走基层,情系“三农”,为农民发声,为农村代言,是王海生作品另一特点。
-
群像与个体徐威《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运用社会学、叙事学、代际批评等方法,对“90后”作家群体及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既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90后”作家的群体特征、“90后文学”的发生,又细致地分析了“90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是目前国内本对“90后”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专著。
-
行色食记赵红英美食,是城市的招牌;风景,是城市华丽的衣衫;文化,是城市的底蕴与气质。本书通过美食来书写城市的物候与历史,在行走中展示城市的记忆,在舌尖上揭示生活的哲思。在行走与回忆的叙述中展示年代的故事与城市的特色与变迁,一篇篇美文流淌出一座座历史名城丰厚的底蕴与特色。在边城恣意长大成人,经济地理科班生,兼有理科生的严谨和自由舒展的天性,爱旅行,擅烹饪,多个城市的游历与工作考察,使赵红英女士对诸多富有特色的城市感触深刻。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和高雅情调,对每个城市的风物、文化和生活进行了细致体察和描绘。文章富有年代感,读来满满都是回忆;行文中遍布烟火气,一道道美食活色生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从容优雅的文笔富有文化品位,闲情雅致满溢着才情。
-
零落词采金宏达作者是学者,却非以散文为余事,其文以涵泳人生为旨趣,宏词博辩,峭健老到,或调侃中见通达,或豪宕中显闳远,上承传统文脉,词章精致渊雅,文采斐然。
-
湘绮楼日记王闿运 著,王勇 点校《湘绮楼日记》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上起清同治八年(1869),下讫民国五年(1916),时间跨度近五十年。本书包罗万有,囊括了时局变迁、人物消长、学术掌故、治学心得、诗文来往、应酬交际、物候天气、佳肴美食等方方面面,既有一代名士的烟火日常,又有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不仅是一部接地气的名人日记,更是一部真切可信的社会历史实录。对于了解王闿运生平及个性,研究晚清及民国初年的社会历史状况,颇具文献价值。
-
西南联大文学课朱自清 等 著《西南联大文学课》收录了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萧涤非等国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实录,并以时间的顺序梳理从先秦到清朝的文学发展脉络,并将重要的文学作品和作者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古代文学。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领略到大师们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
今夜谁家月最明锺叔河“《随笔》文丛”汇聚《随笔》杂志创刊以来的核心作者,精选重要文章,呈现文化名人的思想精华,唤醒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今夜谁家月明》是“《随笔》文丛”之一种,收入著名学者锺叔河的怀人忆旧随笔。这些文字追忆师友亲人的往事,记录人生中的种种缘分,既是锺叔河先生的私人历史,也是重要的文坛史料。
-
昌杰作品集秦格赏 著本书是一本以格律诗、词、曲为主的个人著作,兼以楹联、诗话和诗词理论方面的文章。诗词作品有一千多首,分江山览胜、缅怀歌颂、实感杂咏、嘤鸣酬赠、古贤今咏、名胜古迹六个栏目。楹联有173副,诗话达22篇(则),诗意探索共计9篇文章,赋文有5篇。诗坛花絮记录桂林诗词学会一些活动,也是桂林文化历史记录的一个侧面。诗外杂谈有4篇,诗文杂选有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