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梁世雄全集梁江 主编暂缺简介...
-
云中锦笺杨林贵本书收录了一代代莎学学者的书信。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莎学迅猛发展,许多莎学学者留下了大量书信,这些书信探讨了莎学研究和中国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了中国莎士比亚学会(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的各项工作和学科建设。这是中国莎学研究界的一部书信集,也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反映中国学者心路历程与研究心得的合编书信集。书信作者包括曹禺、朱生豪、卞之琳、李赋宁、杨周翰、孙大雨、方平、屠岸、索天章、戴镏龄、赵澧、陆谷孙、王元化、戈宝权、裘克安、张君川、孙家琇、王忠祥、蒋锡金、张泗洋、孟宪强、孙福良、曹树钧等前辈学者。
-
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周勋初本书是对现当代东南学术演变的整理与思考的成果。本书共分三大部分。一为对文史学界几位成就卓著的学术大家的专题研究。二为作者从近代学术演变的高度,通过若干专题的探讨,说明当代学术的时代特征及其走向。有些应各种学术刊物之约而写作的文字,或是在各处学术团体中所作的讲演,内容各不相同,其中均具独有的视角,可给人以启发。三为对王国维、陈寅恪五篇文章的分析,这些文章对当代学术的发展都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从宏观的高度说明时代背景,探讨其所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研究,条分缕析,与常见的通论、泛论性的文字不同,本身也是一篇篇精到的学术论文。
-
仿佛神仙居稻田读书 主编本书是八位知名作家在神仙居这一山水秘境发现草木星辰之旅的诗意记录。作家们在与山野流水、日落夕霞的邂逅中,感受生活的温度,聆听万物的歌唱。收录此书的字,便是此番寻觅之集珍,去野之记忆。全书以散文笔致、行旅闲情,带领读者步入一片山野森林的美意之中。这是一次对山野的温柔注视,更是一次对心灵的诗意叩访。
-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选择人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暂缺简介...
-
六乡书喻大翔书中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散文,共有《故乡》《情乡》《心乡》《衣乡》《学乡》《他乡》六辑。第一辑《故乡》是对乡土的所忆与所思,充满温情与深意。第二辑《情乡》是对友人与往事的怀念,深情款款。第三辑《心乡》是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多思辨与洞见;也有对学界问题之批评辨析,多针砭与沉思;第四辑《衣乡》是对服饰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之思索,角度独特;第五辑《学乡》是对同济大学之旧事故人的缅怀与感恩。第六辑《他乡》为缤纷的游记,作者随性而行,因人因事因景因情因思有感而发。
-
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承办的“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7月17日至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23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与会交流。收录数十位与会专家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历史政治与文化地理、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历史经济与城市地理、地图与GIS研究、文献方法与地理学史等内容,对于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视觉交错李冰倩《视觉交错》由李冰倩创作的小说和散文结集而成。小说共10篇,多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情节完整连贯。其中,《雪夜淘客》《无知无畏无果》《配角》《奶爸》四篇以不同的故事刻画了父亲“晓东”、母亲“猫仁”与女儿“茜茜”之间深厚的情感连结,《父影随行》《陌生人》两篇也以亲情为主题。《理想与现实》《凝?华》两篇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小雪》讲述了流浪猫与一家人的故事。《等待回归》讲述了主人公“晓东”在艺术创作上的执着。散文共43篇,主要围绕作者的个人感悟和体验,语言风格鲜明,思想深刻。《反射》《光脚的女孩》《把头埋进沙里》《北风中的裂隙》等篇表达了作者探寻内心、回归本我的追求;《念》《仁心鱼梦》《微笑》《宅女独白》等篇表达了作者直面现实,拥抱现实的勇气;《念兹》《写给波尔的一封信》《叠加》《冬日祭文》等篇表达了作者对爱与人间真情的渴望。作者常常在文中表达自己困境下的痛苦、彷徨和怀疑,但文字中更多的,仍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对人,对世界的深沉热爱与坚定信念。
-
越境李冬木本书是著名学者李冬木数十年鲁迅研究成果的集结。书中以1902—1907年鲁迅留学日本的七年为线索,围绕“周树人何以成为鲁迅?”,具体考察了留学生周树人如何确立起其作为近代思想基础的“进化”与“国民”的观念,并将其反映到后来的创作当中的思想历程;具体廓清了“个人主义”“尼采”“狂人”等言说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周树人思想和文学方面的影响,力图揭示周树人在波澜壮阔的 20 世纪初,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完成个人主体塑造的精神历程。全书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研究方法,重回鲁迅本身,以大量史料和文本细节考证,完成了鲁迅的精神史溯源,开拓了鲁迅研究的新视野,是鲁迅研究史、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史上的重要成果。
-
种山记王骞2011年到2018年,作者在济南南部山区的“别院”种地,在记录这种耕读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对土地、人生的感悟。《种山记》有两部分,一是“山居日志”,就是记录乡间生活,平实而质朴,涉及整地、种植、收获,赶集、买种子、会朋友、包饺子,听风沐雨,登山远眺,观云卷云舒。二是“山居随笔”,由种地扩展到多样人生,大到地水火风、万物生长、生死离别,小到故乡故人、酸甜滋味、洗菜做饭,即“人生滋味是平常”。《种山记》不是表达想要留住什么,而是告诉读者——生活不止一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