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凯恩舰哗变(美)赫尔曼·沃克(Herman Wouk)著;李传家等译这当然不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了水后成了不去之徒。它发生在1944年的美国海军。在凯恩舰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于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抑或是不堪忍受暴君统治、奋起反抗的自由战士?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是一位因巨大压力导致精神失常的偏执狂,还是一位真正的优秀军人、一位在尽职尽责保卫着这个国家的沉默英雄?答案究竟是什么?美国海军的军事法庭给出了他们的判断和判决。但作者赫尔曼·沃克并没有,每个看过此书的读者想必也会有自己的判决。
-
圣诞节清单(美)皮特·尼尔森(Pete Nelson)著;夏放译小说源自互联网上盛传的故事。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修女在她教的班上,让每个学生在一张纸笺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让其他同学每人写下一句对这个学生欣赏和赞美的话。这份写满同学对自己真挚评价的清单被许多人一直珍藏着,成为其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魔法石。当他们的生活及事业受挫感到沮丧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时,清单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个故事激励了许多人……小说的主人公是詹姆·恩格尔,刚和他的未婚妻取消婚约,在圣诞节赶回他在衣阿华的父母家。在当地,恩格尔家族算得上成功,富有,而詹姆斯感觉自己很失败,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回到家后,他得知自己孩提时代的好友迈克在海湾战争中身亡。迈克的姐姐在葬礼上告诉大家,迈克一直带着读四年级时的那份清单。詹姆斯的其他同学,大部分也都保存着他们的清单。许多人即使身陷困境,清单会提醒他们,重新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优点。詹姆斯回家找到自己的清单。我认为你聪明伶俐、你说笑话让我要笑破肚皮,我喜欢,他在阁楼上读着这些话。他很长时间以来没有受到这种积极的肯定了——也许从来没有。同时,在家期间,詹姆斯又重新见到他那时的同班女同学萨拉,她在他的清单上写的话改变了他的人生。J.B.你是个了不起的小伙子,她这样写道,有一天,我会嫁给你的。爱你的,萨拉。后边还有一串吻你,爱你之类的词,画着一或两个笑脸。
-
检察官的遗憾(日)松本清张著;侯为译杀人、放火、恐吓、欺诈、绑架、勾结黑帮……一切为了掩饰罪恶,证据确凿,真凶却毫发未损,法办的仍旧是他人!一本扣问人世良知的推理杰作。烧毁的档案引起濑川的怀疑,暗地调查,却发现与一宗十五年前的悬案有关。真凶未解,大贺检察官的身亡又使案件迷雾倍增,而他遗留的笔记令人百思难解。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案件渐趋明朗,濑川却辞职离去……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一代宗师松本清张的代表作品《检察官的遗憾》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松本清张是即柯南道尔,阿加莎、克利斯蒂娜之后的第三位世界级侦探小说大师,具有深切地社会责任感,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推理范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高的文学价值。出身卑微经历坎坷的松本清张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具有深切地同情,他的作品除了精彩缜密的推理之外,还展现了一个敢说真话的作者对日本社会种种诟病和黑暗人性的深刻揭露和鞭挞。此次由邦道文化策划发行的《检察官的遗憾》属于松本清张创作生涯中后期的作品,带有大师鲜明成熟的文风。小说由一次发生在地检所的蹊跷火灾咱展开,年轻的检察官从一堆被焚毁的资料察觉不寻常之处,然而调查后却没有任何突破。随后又发生一系列的恐怖事件,而一切的暴行都是为了掩埋一件年代久远的案件。最终,检察官终于掌握犯罪的确凿证据,而在真相面前,真凶却毫发未损,法办的仍旧是他人!?究竟检察官为何留下深深的遗憾……书中除了引人入胜的悬疑谜团,缜密复杂的推理思路,更有大师一生丰富社会知识的沉积和对于人性的犀利深刻剖析。此外译者侯为教授的翻译功底深厚,文笔优美流畅,尽善尽美的展现了原作的风格与原貌。这部书可以称得上是名作名译,极具收藏价值。[看更多]
-
吹哨者自述(美)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著;邢杰译一部真实的政治惊悚人生传奇,一段从愚昧到觉醒、从盲从到反抗的心路历程。保密制度是对民主的最大威胁。它掩盖了政府官员应该担负的职责。如果把人民抛在一边,动用立法权力打击像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这样英勇的反战人士,阻止他们披露事实的真相,那么我们的民主社会将会继续成为这种保密文件的傀儡。埃尔斯伯格的这本书披露了过去几届美国政府领导层违背道义的行为,但时至今日,在这方面仍没有太大改观,保密行为对美国政府和公共领域的蚕食仍然如故。——迈克·格拉韦尔,美国参议员30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讲述他那段非同导常的故事。现在看来,我们的等待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内幕人士,在目睹了美国在越南的杀戮之后,他发现了美国政府高层的欺诈行为,发现了他们的虚伪和伪善,并且向我们辛酸地讲述了这一切。埃尔斯伯格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吹哨者自述》一书给读者上了一堂有关政治和道义的人生课,意义深远,发人深省,但是又不失鼓舞人心。如果我们的民族可以吸收以前的教训,那么我们将可以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一书的作者【作者简介】埃尔斯伯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在越南问题上,埃尔斯伯格一度是主战的"鹰派"。1965年他亲自去越南战场,观察、体验到那里的实际情况后,他成了坚定的反战者。参加麦克纳马拉主持的这项研究工作后,埃尔斯伯格发现,美国历届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错误地估计形势而陷入泥潭,为掩饰这个严重的决策失误,政府采取明一套暗一套的手法欺骗国民,说了大量谎话,他决定尽一切力量制止这种谎言,早日结束越战。1968年11月,尼克松当选总统,埃尔斯伯格应基辛格之邀起草了一个结束越南战争的方案,但未被采用。1971年3月,埃尔斯伯格通过知心朋友、《纽约时报》的记者尼尔·希恩,将47卷《关于越南问题的美国决策过程史》的复印件提供给《纽约时报》,并要求《纽约时报》全部发表,以唤醒美国国民,使人民知道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有百害而无一益,从而迫使美国政府退出越战。 【内容提要】他是美国70年代承诺与欺骗、希望与痛苦的标志性人物。他是一面镜子,他的人生经历折射了美国50年的政治变迁。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曾经是美国著名的冷战政策鼓吹者。在越战中,他目睹了美国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种种谎言、欺骗,政府官员对道德与良知的背弃,对总统的盲从和愚忠,他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他从一个越南战争的支持者转向了一个坚定的反战者。为了结束越南战争,他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最终他下定决心,冒着终身监禁的危险,将7000多页美国对越政策的绝密文件偷偷复印,交给了多家报纸予以发表。这就是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通过《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公布五角大楼文件引发了一连串事件,其中包括美国最高法院所做出的划时代决定,对埃尔斯伯格和其同伴安东尼·拉索的拘捕和审判,以及后来的水门犯罪事件。最终,他的行动不仅终结了尼克松的总结任期,而且给越南战争划上了句号。作者在回忆中重点阐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思想和认识是如何随着对真相的了解而一步步转变的。《吹哨者自述》一书是一名勇于献身、义无反顾的斗士的回忆录;是一名内幕人士对美国政府内部丑行的披露;是一种在醉心于保守秘密的政府中对良知与道义的内涵的深刻思考。同时,作为知情者和深度参与者,作者从美国人的角度,对越战过程的叙述,对美国战争政策及政府内部运行机制的披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第一手的材料。
-
本周,妻子红杏出墙(日)GoAhead & Co.编著;叶荣鼎译婚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百年好合的秘诀在哪里?憧憬恋爱和正在恋爱的男女,准备结婚和已经结婚的男女,打算离婚和正在闹离婚的男女,阅读本作品后一定会意识到结婚的真正含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愿责任和宽容始终伴随着眷属的有情人。一个男人通过妻子的手机发现了她红杏出墙,十分沮丧。无助的他到论坛上发帖寻求解决之道。各方意见和建议绘至沓来,随着事态的发展,这对夫妇与各位网友的心理都有了微妙的变化。最终这对夫妇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平常的幸福。
-
史密斯行动(美)凯茜·依丝特·杜波斯基(Cathy East Dubowski)著;屈宗利译简·史密斯无疑属于性感迷人、睿智并成功的居家与精明能干的女商人的综合体。尽管在外人看来,简·史密斯与其同样完美的丈夫看起来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但是,爱情的火花已经随着婚后生活的平淡日趋减弱,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与法律顾问畅所欲言以前。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对心理医生隐藏了内心的秘密,并在日记中表示有耐心讲这个秘密一支保守下去。简·史密斯与约翰·史密斯实际上受雇于两个互相竞争的组织——他们的下一个任务……就是互相暗杀!于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就这样开始。简的目光首先转向约翰——这种赌博式的危险有可能重新燃起大多数已婚夫妇的昨日激情,或者,导致异常冷酷无情的谋杀!本书讲述了一个无以伦比的爱情故事,20世纪福克斯公司据此推出了冒险动作片《史密斯行动》。这是袒露心机的自白,而其中的情色部分描写也只能在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日记中进行抒怀了。史密斯夫妇是第一次写作,由于各自都有工作需要完成,因此,他们生活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马克·威克勒博是史密夫妇婚姻咨询顾问,也是本书的联合作者。本书是威克斯勒博士与众所周知的杀手夫妇合作完成的第一本书。该书借助书中人物马克·威克斯勒博士——史密斯夫妇的婚姻咨询顾问,与史密斯夫妇的谈话,引出他们的婚姻所面临的困境。出于弥补这段感情、治疗婚姻创伤的目的,夫妻俩开始写起了日记。该书通过日记展开了故事情节,给读者设置了不少悬念。本书已改编成电影,并由好莱坞两大性感巨星安吉莉娜·茱莉、布拉德·彼特联袂主演!
-
帝国的陷落(德)特劳德尔·容格(Traudl Junge),(德)梅丽莎·米勒(Melissa Muller)著;陈琬译书绝非迟暮的自辩,亦不作自首陈词。我并不打算以此为一生忏悔。确切地说,它是一番和解的尝试,并非与我身外的世界,而是与我自身和解。它不指望得到谅解,只在帮补理解。两年半,我曾任希特勒的女秘书。由此不难想见,我的生活至今风波不断。1947到1948年,记忆尚鲜亮,我落笔写过与阿道夫·希特勒唇齿相依的日子。那年代里,“咱们全体”眼望前方,同行者遭清洗遭驱逐——运动出乎意料地成功。当年执笔理当不苟言笑,主调也罢,小插曲也罢,我都要牢牢握住,以免有一天,那些将来或许还有点用处的细节,会纷纷随风飘散或泯灭于遗忘的墓堆。书中的讲述者,时而是少女容格,时而是老妪容格。少女容格,把对纳粹政权所谓内幕愈发浓烈的好奇心改写为回忆札记出版,企图借此为自己辩护,少女容格仿佛已经死了。老妪容格却再不想扮演道德信徒了,她不过希望还能更深一层反思,而非像当初的企图一般流于泛泛:君子之貌太容易媚惑人,所以透视永远必要。人该听从来自良知的声音。认罪与改悔其实无需预备太多勇气。世人总得一边缴着学费一边自我改善。本书前言前言特劳德尔·容格书绝非迟暮的自辩,亦不作自首陈词。我并不打算以此为一生忏悔。确切地说,它是一番和解的尝试,并非与我身外的世界,而是与我自身和解。它不指望得到谅解,只在帮补理解。两年半,我曾任希特勒的女秘书。由此不难想见,我的生活至今风波不断。1947到1948年,记忆尚鲜亮,我落笔写过与阿道夫·希特勒唇齿相依的日子。那年代里,“咱们全体”眼望前方,同行者遭清洗遭驱逐——运动出乎意料地成功。当年执笔理当不苟言笑,主调也罢,小插曲也罢,我都要牢牢握住,以免有一天,那些将来或许还有点用处的细节,会纷纷随风飘散或泯灭于遗忘的墓堆。词句毫不检讨,又显亲亵,再翻几十年前努力克制着写下的手稿,我又惊又愧,这不正是当初试图避免的吗?我怎会竟如此天真,如此轻狂?因此,我至今怯于将手稿在祖国付印。另外也因为,眼看针对阿道夫·希特勒及其“千年帝国”的批判如潮,我个人的历史和视角,又有何成书的必要呢。我也害怕追逐轰动效应,乃至把书变成对错误年代的赞许。我从未掩饰我的过去,然而战后多年,这个世界偏偏为之粉饰:她多么年轻,不谙世事,上司心如蛇蝎,外貌却平庸中和,她怎能洞察,云云。非纳粹化委员会给我以“小跟班”定性,减免罪责。连听过我陈情的熟人——纳粹政权的同谋也好,遭纳粹政权迫害过的异见分子也好——都异口同声如此认定。我乐得接受这类无罪宣判。乃至纳粹德国天崩地坼时,我甚至还加倍隆重地庆祝了自己25岁生日,从此抱定明正决心:就活下去吧。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才开始认真反思我的经历,以及渐渐肿胀的负罪感。过去35年间,这不啻折磨:去了解自己,去挖掘当时的动机,太难了。就让自己这样说:1942年我才22岁,太年轻,又满心好奇,叫阿道夫·希特勒迷得神魂颠倒,他是个和蔼的上司,又像父执一样的朋友,坊间的告诫我通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我追随他陪伴他,最后几近悲惨收场。他的罪恶如今路人皆知,我也将为负罪感缠缚至咽气一刻。两年前我认识了作家梅丽莎·米勒。她找我作时代证人,回答好些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问题,比如他于艺界的雅好等。谈话多涉及我的生活,尤其是与希特勒相遇后所受的潜移默化。梅丽莎·米勒属于战后出生的第二代,眼光囿于她关于第三帝国罪恶的识见。幸而她不是以正义自命的那类事后诸葛亮,思考方式并不片面。她垂听着,我们这些从前站立在元首的光环下的时代证人到底还有什么可讲述的,她步步寻索来龙去脉。“我们不能将传记当作事后辩白,相反我们得肩负这些生活下去。然而,我们可以修正自己。”赖纳·孔策在《一年日记》中如是说,尤其对我,这引言意味深长。“人们并不单单要求你公开下跪,”他继续说,“沉默的愧色比任何告白更具说服力——也更真诚。”因此梅丽莎·米勒说服了我,将这部手稿公开出版。既然她能借此理解,向法西斯希特勒屈膝曾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那年头要清醒意识到我们正倾力于一场种族大屠杀,却那么不可思议,我想,读者也能理解吧。但愿如此。去年梅丽莎·米勒又把安德烈·埃莱尔介绍给我,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位极富魅力的艺术家,还是个坚持政治正确的积极分子。我们谈及那个叫特劳德尔·胡姆普斯(胡姆普斯是作者的婚前姓。这里是指,他们谈起少女容格,而多年后已成老妪的容格对少女时代的所为不再认同了。)的女孩子,我与她势不两立经年,而这场深谈给我的可贵启示绵绵无尽。整个过程都用摄像机拍下来了。安德烈·埃莱尔与奥特马尔·施米德拉尔将素材整理成纪录片《在死亡的角落》,可与本书互为参照。书中的讲述者,时而是少女容格,时而是老妪容格。少女容格,把对纳粹政权所谓内幕愈发浓烈的好奇心改写为回忆札记出版,企图借此为自己辩护,少女容格仿佛已经死了。老妪容格却再不想扮演道德信徒了,她不过希望还能更深一层反思,而非像当初的企图一般流于泛泛:君子之貌太容易媚惑人,所以透视永远必要。人该听从来自良知的声音。认罪与改悔其实无需预备太多勇气。世人总得一边缴着学费一边自我改善。
-
上帝的花园(澳)姚张心洁著婚姻是上帝的花园。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彼此相爱,互相帮助,生活在婚姻的花园中。上帝将养育后代的使命交给亚当和夏娃,并在这个使命中加入了一颗红樱桃,那就是性爱。婚姻是神圣的,不到最后一刻,你不可以放弃。这是一部关于中年男女的情爱变异的小说,小说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群海外华人以及台湾人在北京的生活图景。小说描绘了在北京工作的中国台湾人与外籍华人的家庭生活状态,以朴素、流畅的语言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人物群体。他们中的男人多是外企的高级职员,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却禁不住欲望的诱惑而使婚姻陷入危机。他们中的女人多受过良好教育,因为有成功的丈夫的经济支持而在家做全职太太。为了挽救婚姻,太太们自发地成立了互助形式的团体,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甚至于借助法律手段,使她们的婚姻出现了转机。
-
婚礼的成员(美)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著;周玉军译写于1946年,是一个类似于米克这样的小女孩,幻想参加哥哥的蜜月旅行。这个中篇比《伤心咖啡馆之歌》更整饬严谨,弗兰淇是一个真正的美国南方小镇上的精灵,在她的身上,有米克的影子,也有爱密利亚小姐的影子——更有麦卡勒斯孤独的影子。麦卡勒斯有一双穿透力强劲的笔,她写那些来找辛格的人发现辛格不在了,看着空房间会有一种“受伤的感觉”。她写辛格见到自己的爱人,走的时候“非常疲倦,也非常幸福”。她写一个人不相信手里的面包,看的时候“有一种遥远的神情”。她写夏天中午的路面是“闪亮如玻璃”。她写弗兰淇偷听哥哥的婚礼时耳朵“足有圆白菜的叶子那么大”……
-
中国旅行计划(美)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申慧辉等译桑塔格是我国都市人时下最需要,也最适合阅读的一位作家。她所关注的事物,她在作品中展现的生活场景和人生片段,都是当今中国的都市人所必须面对却又时常迷惑困顿的。都市人在道德及价值观上的混乱与迷惘,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与迅疾发展的现代文明间的一致和冲突,他们的努力和热情在现实中所遭遇的否定和挫败,似乎都可以在桑塔格的文字当中找到表现,甚至会让人恍然大悟意识到,原来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一切,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它们早已经在别的地方发生过并被记载下了。 本书是第一部在我国出版的桑塔格短篇小说集,收入了她的八个作品,其中包括作者本人建议纳入的近年新作。从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品味到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那些美国知识精英的心路历程、知识女性的经历,以及当代美国都市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