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特别的猫(英)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故事从莱辛在非洲的童年开始,爱猫成痴的文学大师用优雅的笔调讲述了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猫的世界精彩纷呈:娇美的公主灰咪咪和内省的黑猫咪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流浪猫鲁夫斯九死一生、大帅猫巴奇奇不幸致残……莱辛的情感体验因丰腴而灿烂。
-
记忆的红皮书朱大可朱大可的话语,被许多人称作“朱语”,是一种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隐喻式书写,多年来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喜爱和模仿。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诗歌、散文、随笔和小说的大部分精华的集成,其中一些篇章堪称现代汉语的杰作。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邃见解,被编织在绚丽而坚硬的语体里,形成独特的叙事一阐释风格。书中图片亦是隐喻式书写的延伸,不仅能够满足读图时代的视觉需要,而且暗含耐人寻味的文化密码。在文化垃圾泛滥和阅读焦虑日益严重的时代,本书具有不可忽略的典藏价值。
-
香椿树街故事苏童《香椿树街故事》由一系列发生在香椿树街上的故事构成,生动地再现了一条南方的老街上的一群少年的残酷青春以及街坊邻里间的故事。《骑兵》、《古巴刀》、《舒家兄弟》等叙述了备受压抑的人物激烈地反抗命运的故事,《刺青时代》中城北石灰场上少年们的带着血腥味的斗殴,《西窗》中善于说谎的十四岁女孩红朵的消失,《沿铁路行走一公里》以捡拾铁路附近各类自杀者的遗物为乐趣的怪癖的少年剑,由于妹妹和扳道工老严的死亡而更加孤独,《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津津乐道于女邻居间的人情往来……在这些中短篇小说里,香椿树街上的一群少年在打架、游泳以及对邻家女孩的胡思乱想中度过了青春岁月。本书逼真地再现了南方小街上一群少年的残酷青春,以及街坊邻居的生活百态。人物的孤独、宿命意识在苏童小说中得到了形象地展示。
-
一辈子做女孩(美国)(Elizabeth Gilbert)伊莉莎白·吉尔伯特 著;何佩桦 译懂得放弃和改变的女人,即使我们不再漂亮,不再年轻,仍然可以一辈子做女孩!本书是作者的亲身实录。她在小时候有个梦想: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是儿女成群的妈妈。但在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到底女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者在意大利、印度、印尼三个不同国度之间寻找自己——到意大利品尝美食,尽享感官的满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萨与美酒的陪伴下,灵魂就此再生。在印度,与瑜伽士的接触,洗涤了她混乱的身心。巴厘岛上,她寻得了身心的平衡。在这一整年的追寻快乐与虔诚之间的平衡中,她终于发现:“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操控我,拯救我”。“这是一本你可以随意当作什么去读的书。无论是励志、爱情小说、心灵鸡汤、灵修、瑜伽笔记、,甚至哲学小品文,美国女人那特有的直接、活力、又不失性感的语言,是阴霾天气强力的驱逐剂。”
-
高高的树上易中天本卷是国内著名教授、学者、演讲家——易中天先生的作品集。书中所收,均为文学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和评论,都是作者易中天先生的旧作:《新疆诗草》中的作品,大约写作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无花果集》中的作品,也大多写作于上个世纪;《读书时间》是作者应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三家书谈》栏目写的一组文章,发表于2001年;《艺术世界》是作者为厦门大学出版社《穿透灵魂之旅》丛书所写的一组导言,发表于2002年;《水浒四章》大约写于2000年,曾收入《帝国的惆怅》一书;同年所作《人在官场》是长篇文学评论,可以独立成章,故“计划单列” ;《文火慢熬》写作于1992年,发表于1993年;《高高的树上》写作于2003 年,发表于2004年,这两部中篇小说,都是第一次结集出版。
-
京味九侃萨苏你见过片警抓妖精吗?你听说过非洲大蟒溜出动物园后遭遇警察的故事吗?蓝天下的机场员工,谈情说爱什么样?花贼闯入大学女生宿舍使用的另类武器是什么?天下之在,无奇不有,且听萨苏来侃警察、案件、老外、出国、机场、银行、人物、动物、婚姻……本书以片警故事、蓝天逸事为主打,收录北京侃爷萨苏最新、最有趣的京味段子。每一个故事都是萨苏亲身经历,每一个人物都是他亲眼所见,佐以其诙谐有趣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评,读者必将开怀痛笑,增长见识。
-
悉尼(澳大利亚)彼得·凯瑞;于运生 译二十七年后,一个旅居美国的异乡人,开始打量这座城市……在纽约居住十年后,小说家彼得·凯瑞带着“寻找悉尼最璀璨之处”的愿望,回到老家。“在纽约,我不会通过朋友们来了解各种关于土地、空气以及沙土的问题,来了解曼哈顿,”他写道,“但当我刚回悉尼,走在机场的时候,那可的确是我所想的。”像一部作者精心构造的小说,凯瑞引领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疯狂而精彩的发现之旅,读这本书就是会有这种真切的体验,就像南方小子在悉尼岸边冲浪的那种令人兴奋的感觉。暴露在凯瑞及其朋友那极具穿透力的目光中的邦迪海滩、悉尼歌剧院、港湾大桥都呈现出一种奇特而强烈的色彩。
-
光年纪·十月之棠号阳光已至 等著光年纪——时光,年华,纪念。以“纪念少年事,写意好时光”为口号,以推介青春文学新人写手为主旨,14—25岁女生为主要读者群,温暖系青春文学为主要风格,提供培养新作家的平台。 小说青春唯美、插图清新淡雅、映画新颖时尚、评论精湛简洁、讨论幽默风趣;以温暖系文学为主打,集当今青春写作各流派之大成,海纳百川;对于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品位和文学修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既能真实反映她们的学习、生活,又能给予她们想象的空间。
-
堤契诺之歌(德)赫尔曼·黑塞;窦维仪 译本书作者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 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黑塞的作品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引起共鸣,是因为他的作品可读性强,反映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在承继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思想的同时,又将东方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揉合其中。本书《堤契诺之歌》可以说是黑塞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总结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作是一把开启黑塞思想之门的钥匙。书中配有30余幅由作者本人绘制的水彩画和钢笔画,这给作品增添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灿烂千阳(美)胡赛尼 著,李继宏 译★《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最新小说 ★2007年感动全球 600万读者翘首期待 上市4天美国销量突破105万册 ★阿富汗三十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情节中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献给阿富汗的女性。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穿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她们谈过恋爱吗?丈夫是怎样的人?在蔓延阿富汗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我与许多在喀布尔的女性谈过,她们的故事都是真实且让人心碎的。当我开始写《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之际,我发现我自己不断想起这些充满韧性的阿富汗妇女。虽然她们不见得是引发我描写莱拉或者玛丽雅姆故事角色的灵感来源,不过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却一直萦绕着我,而且关于这本小说,我有一大部分的启发是来自阿富汗女性的集体精神力量。 ——作者的话[书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由来]Every street of Kabul is enthralling to the eye(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Through the bazaars, caravans of Egypt pass(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集)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喀布尔》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Saib-e-Tabrizi)胡赛尼:这本新书的书名是来自一首有关喀布尔的诗作,这首诗是十七世纪阿富汗诗人Saib-e-Tabrizi在参观喀布尔之后的印象之作。当我发现了这一首诗的时候,我正试图寻找有关描写喀布尔的诗词英文译本,想要在书中人物即将离开他深爱城市的悲伤场景中使用。我了解到我不只找到了切合书中想要表达的情绪诗句,同时在诗末所出现的词句“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也相当适合这本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这首诗是由Josephine Davis教授从波斯文翻译过来的。[内容介绍] 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忍耐什么?”“不用操心,”她母亲娜娜说,“需要你忍耐的东西绝不会少。”确实如此。继畅销过百万册的《追风筝的人》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现了半个世纪阿富汗妇女所要忍耐的种种。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国家要忍耐前苏联、塔利班与美国的战争。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历史。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1974年,她15岁,母亲自杀。父亲强迫她嫁给喀布尔的老鞋匠拉希德。拉希德是小说里许多人性中暴力的源头。在流产六次后,玛丽雅姆不能再生育。她遭到拉希德的毒打虐待。小说的另一位女主人翁莱拉,是拉希德另一个妻子。在与前苏联的战争中,莱拉失去了两个哥哥。炸弹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她深爱的男孩也被迫逃离阿富汗。主人公生活里到处都是失落与绝望。过着简单美国式生活的美国读者甚至难以体会。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无间。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动人的情感成为小说的核心。两个女人苦难深重,某种程度上,她们庆祝塔利班的到来,希望能结束她们的苦难……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热门推荐]继《追风筝的人》占据纽约时报131周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带着这本优美动人、令人难忘的新书,再度回到我们的视野……《灿烂千阳》同样表现出卡勒德极高的叙事天分,它是一部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令人晕眩的伟大成就……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出版商周刊》 (Publisher Weekly)很难想象还有比超越《追风筝的人》更艰难的事:作为一位无名作家的第一本小说,且描写的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所知甚少的国家,《追风筝的人》在全球的销售量已奇迹般地高达600万册。然而,当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灿烂千阳》出现在亚马逊的时候,试读者们读者们表现出前所未见的热情。一些读者认为,《灿烂千阳》甚至比《追风筝的人》更胜一筹,它更突出地表现了胡赛尼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敏锐感受力。在这个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中,绝望与微弱的希望同时呈现。——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作者胡赛尼由此证明,在以畅销书崭露文坛之后, 他有能力再完成一部成功的作品。 ……胡赛尼熟练地勾勒出了其故土在20世纪后期的历史。与此同时, 他还描绘了微妙的,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双重肖像。他的写作简单,朴实无华,但是他的故事却动人心弦。高度推荐。——《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在以畅销书开场之后,胡赛尼继续回顾20世纪后期阿富汗的风貌。这一次,是通过两位女性的眼睛。……胡赛尼的第二本鸿篇巨制具有不可思议的悲剧风格,是对阿富汗的苦难与力量悲伤而又优美的告白。喜爱《追风筝的人》的读者们,一定不会错过这一令人难忘的续作。——《书目报》(Booklist)继超级畅销的《追风筝的人》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在新作《灿烂千阳》中通过两位女性的视角精心讲述了一个关于他祖国的故事……国度的兴衰对于略知国际新闻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小说的渲染,这一切以全新的方式震撼着我们。它迫使我们思考:如果注定要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将何去何从?——《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Minneapolis Star-Tribune)卡勒德·胡赛尼完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工作:《灿烂千阳》的力度和深度都超越了处女作《追风筝的人》……通常,第二部作品相较于前作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成功地把读者带进了那个残酷、绝望、苦难和贫困的世界,同时又以希望、救赎和爱来抚平痛苦……——《夏洛特观察家报》(Charlotte Observer)个人在困境中挣扎的旅程,家庭里那些似乎无穷无尽的秘密。胡赛尼的两本小说以及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追问以上的问题,而答案也不尽相同。在阿富汗,在美国,我们每个人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本略显散乱却更为睿智的小说中,胡赛尼延续着他那富有同情的叙述方式,以及简练、引人动情的语言特色。——《圣路易斯邮讯报》(St. Louise Post Dispatcher)[《追风筝的人》销售佳绩] 描写亲情与友情、忠诚与背叛、成长与流亡跨越种族与文化隔阂,直指人性幽微深处的伟大故事荣登全美十大畅销排行榜冠军,全球销售超过6,000,000 册!!!2006年全国十大好书全国媒体读书版编辑合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