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向阳坡上刘君散文集《向阳坡上》,是一部生命之书,成长之书,情感之书。作者以诗心、童心、爱心、灵心,打量过往,回望成长,写人记事,忐忑地拥抱世界,无私地拥抱家庭,热情地拥抱友人。“向阳”,奠定了整部书的基调。本书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足迹——从西向东,从北疆马桥的海棠树、沙枣花、红柳丛、胡杨林、梭梭柴里走出来,走向了乌鲁木齐的玫瑰花和大叶榆,走向了西安的石榴花和国槐,走向了淄博的法桐和月季,走向了济南的荷花和垂柳,她的心扉像沙漠和大海一样,不断地袒露和打开。随着当老师、做主持、跑记者、蹲编辑的经历,她也从一个女儿、姐姐、妻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作者将生活的幸福、辛酸和荣耀,对童话、对名著、对文学艺术的迷恋和解读,一一化为笔墨,构筑起她的曼妙散文世界。《向阳坡上》的三章,以“冥冥”“心游”“遇见”进行编排和结构:从冥冥之中的缘定出发,开始感悟和心游,遇见该有的遇见。
-
灯火赵园作为由文学研究而入文化研究的学者,赵园先生创作过众多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特定时期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状态。近来,赵园先生对过往作品做了盘点,亲自辑选其文学创作各个阶段的代表作,以简练的文字书写了克制的情绪和透彻的观点,以故土、琐忆、行旅、伤悼、暮年5辑,完整展示其文学创作的历程。其中不乏赵园各个时期的散文名篇,如“乡土”系列、“夜话”系列、《旧日庭院》《灯火》《乡居小记》《遥远,遥远》等。
-
中国文学通识郑振铎、流沙河、鲁迅 等 著何谓“通识”?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史已有很多版本,亦有不同写法。本书的目标是追求通俗性与知识性共存,这正是书名中“通识”二字的由来。本书集结了14位大师的通识性经典著作,旨在以有限的篇幅,让大众读者能够直观、便利地吸收到诸位名家的治学思想,并能清晰、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本书是大众读者的上佳之选,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
张少康文集·第八卷张少康 著《张少康文集·第八卷:文心雕龙注订语译(上》是《张少康文集(十卷本)》的第八卷。第八至九卷系对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的校订注释和今译,并对每篇作简要理论分析。此书全面考察原著的版本、文字、字词训释、文意正确理解等各层面问题,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纠正各家错误,提出自己新见,并补充新的资料,正确、精要地提炼阐释理论概念含义。希望做到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文献考核与理论阐述相结合,既可以帮助一般读者读懂原文,又可以启发研究者深入探索。第八卷包括了写作缘起、《原道》篇至《书记》篇新注等内容。
-
泪与笑[黎巴嫩]纪伯伦 著,李唯中 译本书是纪伯伦的散文集,由《音乐》《泪与笑》《珍趣篇》几部作品组成。 纪伯伦的处女作《音乐》,文笔流畅、色彩艳丽、节奏明快,在描写、比喻上进行了创新,作者运用前人所不习惯的语词来表达他对音乐的感受。歌颂美与爱是《泪与笑》的主题,在纪伯伦看来,爱和美是世界和谐的根源。这些散文作品既是纪伯伦的思想专栏,包含了美与自然、自由和公正的内容,也是一位热血青年对世界发出的爱和呼唤。
-
张洁散文张洁张洁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新时期文学的先锋人物,她的文学成就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小说创作之外,她的散文创作也曾领一时风气之先,《拣麦穗》《挖荠菜》等已成为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丛书之《张洁散文》编选张洁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佳作,是张洁散文作品的权威选本,从中可以领略张洁的感情之美、文字之美,了解她率真的个性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书中选用张洁珍贵照片20余幅,展现她的优雅风度和丰富经历。
-
薛凤生文集薛凤生 著,杨亦鸣 主编《薛凤生文集》(全3册)全面系统地收录了著名美籍华人语言学家薛凤生先生一生的学术创作成果,涉及音韵学、汉语史、语言学理论、汉语教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等领域;还收录了 薛凤生本人的毕生旧体诗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个人的艺术修养。本文集是对薛凤生先生学术成果的首次系统出版,全面展现了著名学者薛凤生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 大家风范,既是对一代语言学人的纪念追思,也将促进国内外语言学界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的发展。
-
橐驼王晨长篇小说《橐驼》,通过以驼队掌柜子王九先为代表的一众驼户跌宕起伏人生故事的形象记述,所试图还原抵达的,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段西行漫记的历史真实。是一部悲壮苍凉的移民史,也是一部充满传奇的开拓史。一直以来,对“走西口”那场出现在清代中晚期的大移民运动,其历史地理认知,局限于一条由晋、陕、冀通往恰克图的外贸商道,还有一条由晋、陕与河套地区的农垦开发的农道。《橐驼》却将三百年走西口的历史地理轮廓更进一步扩大。伴驼铃声声,沐大漠风尘,饮天山雪水,随着王九先和他的伙伴们行走的脚步,向西,再向西,走得更远,清晰地划出另一条走西口路径。
-
中国小说通识鲁迅 等何谓“通识”?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史已有很多版本,亦有不同写法。本书的目标是追求通俗性与知识性共存,这正是书名中“通识”二字的由来。本书集结了5位大师的通识性经典著作,旨在以有限的篇幅,让大众读者能够直观、便利地吸收到诸位名家的治学思想,并能清晰、完整地了解中国小说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本书是大众读者的上佳之选,相信每位读者都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
朱景昭集(清)朱景昭撰《无梦轩遗书》,晚清朱景昭撰。朱景昭,“庐阳三怪”之一。清代咸、同、光年间,庐州府人才鹊起,除李鸿章外,武有刘铭传、张树声等淮军将领群起于草莽,文有朱景昭、徐子苓、王尚辰等以合肥(或庐阳、庐州)“三怪”蜚声于士林。这里所谓怪者,则才能出众、秉性异俗、以才子名幕为世知是也。《无梦轩遗书》由其孙朱家珂于1933年刊印,共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