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国学茶座杜泽逊《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以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
岁月倒影六月江岁月如歌,有些倒影,才能拼凑出更完整的人生……作者用散文的笔调,清丽而富有哲思的风格,写出了人生中的一朵朵浪花,这朵朵浪花奔涌着汇入生命的长河——有美好、有磨难、有无奈;有命运的不公、有温暖的四季,清新的文字,似春天的杨柳拨动着你的心弦……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回心灵的栖息地。全书由二十一篇独立的随笔组成。文章涉及作者对生命中重要的人与事的回忆、书籍阅读的感受、重要的人生感悟,等等。
-
问道东西洪朝辉 著“纽约聊斋”是以文史哲为主的学术、文化与社交的沙龙。本书收入了作者为其所主持沙龙做的点评,也包括在其他讲座上的主讲内容,还兼收其深耕数载的亚当·斯密研究,涉及人物众多,既关注苏格拉底、陶渊明、蔡元培、杜威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作品、思想和行为,也论及中国近代历史小人物和美国非裔边缘群体等;涵盖领域广泛而又多元,不仅聚焦于文史哲等学术维度,还讨论了人工智能、美国高等教育和历史教学等现实主题。作者具有原创特色的适度经济学思想、边缘学研究,以及溯因法贯穿始终,在中西结合、多学科交流中开辟了一条中外学术对话的新路径。
-
近世名师讲谈肖伊绯 著本书为名人轶事类图书,以近现代名人(学者居多)讲演和访谈为特定主题,用稀见的近现代文献,主要是当时的报纸、杂志、书籍等,与近现代知名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的生平互为佐证,采取通俗简明的叙述方式,为读者讲述这些卓越的学者的生活和学术思想的点滴。本书将这些名人的生平和治学的方方面面细节和轶事,以真实的面貌,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
-
有所思,有所爱陈建功 编暂缺简介...
-
林纾集[法]小仲马等 著,〔清〕林纾 译,江中柱、于英丽 整理本套书收集整理林纾的诗文书信、原创小说传奇、笔记讲义、古文评论、古文评选等,对现存林纾原创文字作品几乎收全,并按钱锺书论断从180多种译作中精选民国二年以前的18种代表作及序跋、时评等,标点校勘,简体横排。整理时广泛搜集林纾手稿和在世时亲自编定的底本、作品原载刊物影印本等,从报刊、画作、手稿、抄件等各种载体上零星辑佚的诗文篇幅远超旧编畏庐诗文集;并参考其他版本和后人点校资料,除校勘脚注外尽量不做注释,最大限度地还原林纾著作的原貌。
-
中央大街33号杨伟东《中央大街33号》是一部由哈尔滨本土作家杨伟东创作的散文、小说集。散文是作者与城市的过往,小说是作者把哈尔滨那些年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以史实为干,以情物为枝,让文学开满枝头,让丁香落满街园。本书由梁晓声作序,国内一众文学名家写推荐语。在散文部分,作者以一种亲历者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哈尔滨的过往岁月。而在小说部分,作者则以史实为依托,将那些发生在哈尔滨的故事进行了生动而真实的描绘。这部作品集中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底蕴,是一部值得期待的文学作品。
-
世界书院研究孔祥林《世界书院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璀璨成果,亦是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智慧的结晶。全书四卷,系统阐述了世界书院的历史脉络、学术源流、建筑规模、教育教学、藏书与出版等,既有中国书院的博大精深,又有朝鲜书院的独特韵味、日本书院的别样风采、东南亚及欧美书院的异域魅力。此外,本书将唐代诗文和方志所见书院,以及五代十国、北宋、南宋、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建设年代不详和朝鲜半岛的书院情况绘制成一览表,为读者呈现书院发展的历史脉络,填补了世界书院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全书纯文字110余万字,耗时十余年,凝聚着学者们的心血与智慧,走进《世界书院研究》,纵览中外书院风华,探寻文明交流之路。 本书是从研究书院开始,将中国以书院命名者分为教育书院、学术书院、举业书院、学术举业兼具书院、奉祀书院、书斋书院、教会书院、正音书院、礼乐生培训书院、官廨书院、公事书院、公馆书院、交际书院、公所书院、道家书院、佛寺书院、出版书院17种。书院的性质就是进行教育活动且没有纳入国家教育体制的私学。按照此性质,历史上书院其实可分作三类: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书院,一类是有名无实的书院,一类是无名有实的书院。名副其实的书院是书院的主流,不论只是进行启蒙教育的书院还是清代连举人都去进修备考的书院都是此类。有名无实的书院虽然没有名副其实的书院多,但也不少。本书分类中的奉祀性书院、书斋书院、官廨书院、公事书院、公馆书院、书坊书院、家庙书院和道家书院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本书将分为五部分,分别从中国书院、朝鲜书院、日本书院、东南亚和欧美书院研究五个方面讲述关于世界书院研究的秘密。
-
纸上还乡汗漫 著《纸上还乡》是诗人、散文家汗漫的蕞新散文集。本书以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故乡——河南南阳盆地为对象,展开个人化记忆和表达,但努力超*越具体地域的藩篱和边界,使读者可以在“这一个”故乡,辨认属于自己的乡愁和中国。其中既向读者呈现了南阳盆地的自然风情、风俗习惯、风物特产;也通过梳理、回顾南阳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其文人传统和不绝的文脉,展现了一地乡俗、伦理为文化提供的丰富滋养;并从“村庄和世界”的角度书写了土地伦理包含的诗学和美学价值。作者靠书写,在纸上不断抵达和重建故乡,既写出了一己的盆地故乡南阳,写出了张衡、诸葛亮、庾信、韩愈、姚雪垠、周梦蝶、痖弦、乔典运、二月河等文人生活过的南阳,更写出了乡村生态与乡民人格、思维方式、文化等千丝万缕的连接。像一个样本和切片,我们借此看到记忆中和当下中国的乡村生态。“人吃大地一生”,本书中处处流动着对“大地之事”的眷恋、对乡间智慧和诗意的珍惜以及对中原腹地文化性格的思索,笔触深情而真诚,富有感染力。
-
歌德谈话录〔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著 〔德〕约翰·彼得·爱克曼 辑,安书祉 译 范大灿 注歌德一生中接待过无数来访者,有不少谈话在整理后公开发表,但由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诚然是影响最大的,以其话题之广、学识之博、哲思之深而经久流传。本书为全译本,完整译出先后于1836年和1848年出版的三部分歌德的谈话录。爱克曼忠实记录了歌德人生的最后十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而且几乎涵盖了他全部的文艺理论、文学思想、美学思想、科学理念,呈现了歌德对众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自然学家,甚至政商界人士的品评,以及他对植物学、动物学、颜色学、水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独特见解和亲身实践。阅读本书,我们将惊叹于歌德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些蕴藏着智慧与深厚学养的谈话将不仅引领我们看到更加完整、更加立体的歌德,更会如潺潺清泉沁润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