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紫垣心光赵国英杨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美术史论家、书画鉴定家。杨新先生曾担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14年,主管全院业务工作,在提升和促进博物院的业务方面也同样作出了贡献。他注重学术建设,积极推动故宫文物的整理与出版,大力宣传故宫。在他任职期间完成的故宫业务部门的改革工作,将保管部和陈列部合并,按照文物类别重组,实践证明这是 有利于保管、展览工作以及业务人员学习进步、加强学术研究的重大举措。2023年1月,是杨新先生去世三周年,为纪念杨新先生,故宫博物院赵国英副院长主编,邀请30位杨院长生前的亲朋故友,撰写了回忆文章,从求学、工作、学术研究及生活点滴追忆了杨新先生。他从湖南湘阴的农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成为国家级的书画鉴定大家,杨新先生的奋斗历程,是我们后辈的楷模,其学术研究的成果需要后人传承。本书的出版,在美术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山间红叶冯希本书是个人写作文集,作者出生在旧中国,成长在新时代,经历过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一生悲欢离合,半生坎坷,历经风雨磨难。他爱好写作,笔耕不缀,把自己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些不同时代的文稿,无不刻着时代的烙印,反应不同时代的风貌,或许对后人有些启迪和教育。本书分为礼赞篇、青葱岁月篇、亲情篇、奋斗篇、友情篇、游记篇、劝诫篇和拾零篇。作者没有受过专业文学写作训练,但全稿感情真挚,充满了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热爱。
-
翁源文艺翁源县文化馆书稿包含了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文化作品百余件,包括纪实文学、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小说、戏剧、音乐、书法、绘画、剪.纸、雕塑等作品。书稿图文并茂,分为十-个小节: 1.青云山下,为纪实文学作品;2.仙邑兰馨, 包括小说、现代诗、散文等作品;3.文史钩沉,为民俗、文史类作品;4.客家艺苑,为翁源的小戏、小品、曲艺、音乐等民间艺术作品;5.青出于蓝,为校园文学作品;6.八泉论坛,为翁源文艺评论作品;7.他山之石,为县外知名作家散文、小说、评论作品;8.书堂古韵,为翁源作者诗词、文言美文作品;9.书画金石,包含书法、绘画、剪纸、雕刻作品。10.摄影园地,汇集本地 摄影作品。书稿从以上十个方面反映了翁源县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良好的状况。
-
十五志学马云毕力格,黄维忠暂缺简介...
-
慕云集李恕豪本文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古代语言学家及作品研究,如《试论江永的语言学思想》《论段玉裁的古音研究》。(2)扬雄《方言》及其后的方言研究,如《(方言)中的齐鲁方言》《论郭璞的方言研究》。(3)语言与文化研究,如《从语言学等证据论治水神话的起源》。(4)词汇研究及古书标点质疑,如《论语言信息和汉语词汇系统双音节化的关系》《(戴震集)标点质疑》等。
-
中国文学经典品鉴姜剑云本书广泛收录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精品,并对各篇目进行深入品鉴、分析。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篇目富有经典性,难度适中,品鉴部分适合大多数读者阅读;既可以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品鉴”课的专门教材,也可以配套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使用,还可以供有兴趣的社会读者参考阅读。
-
施光亨文集施光亨本书为对外汉语教学资深教授、知名汉语辞书学家施光亨先生纪念文集,收录施先生生前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20余篇,内容涉及对对外汉语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如《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40年大事记》,对对学科建设的思考,如《中 汉语教学呼唤“航标”》《对外汉字教学要从形体入手》,对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建设的建议,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若干问题》,有关工具书编写的意见,如《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说几点对词典的想法》,以及关于汉语口语词和 常用词的研究等。
-
梦溪笔谈(宋)沈括《梦溪笔谈》约成书于宋元佑年,分十七目三百零九条,包括《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 三卷和《续笔谈》-卷, 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 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 不分门。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以笔记的体裁,记录、考订了当时和前代的典章制度、掌故轶事、文物考古物产民俗等,成为后代文史研究的可靠依据,北宋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记载而得以传世。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指南针判定方位、对透光镜原理的解释等。
-
王士燮译文集 第四卷(苏)康斯坦丁·格奥尔吉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苏)康斯坦丁·格奥尔吉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年5月31日—1968年7月14日),苏联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 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苏联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苏)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希文,1902年于德国莱比锡大学毕业,回国任农艺师。后来从事地理考察,成为地理学会正式会员。1907年开始发表《在飞鸟不惊的地方》等特写。 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过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一度从事教育工作。1925年发表物候笔记,1903年发表中篇小说《人参》而名声大噪。王士燮,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研究员,曾任黑龙江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和翻译理论研究室主任。
-
王士燮译文集 第三卷(苏)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法捷耶夫译者长期专注于俄罗斯文学领域的翻译工作,本文集挑选了其中十部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和传播度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译本予以出版。这些作品的原著者涉及俄罗斯经典及现当代作家,体裁包括小说、散文等,涵盖了译者翻译生涯的大部分 译著。王士燮文集包括:《叶夫根尼?奥涅金》《死魂灵》《青年近卫军》《带星星的火车票》《普希金传》《梅花鹿》《散文的诗意》等经典译作。本书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分两部: 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苏)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法捷耶夫,苏联作家。生于特维尔省基姆拉市一助理医生家庭。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东部度过青少年时代。1918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在海参崴商业学校学习。1919—1921年在远东参加红军游击队。1921年3月参加俄共 (布)第十次代表大会。1926年开始组织苏联作家协会的活动。1933年苏联作协成立,任理事会理事、 团委员。1946—1954年任苏联作协总书记和理事会 ,支持日丹诺夫的文化清洗。1956年5月13日因身患重病、精神抑郁而 。主要文学作品有《逆流》《毁灭》《青年近卫军》《在封锁日子里的列宁格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