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世界是平的(第二版)
作者:(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 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ISBN:9787535746092
定价:¥5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学者们讨论世界这20年发展的历史,并把目光聚集在2000年到2004年 3月这一段时间时,他们将说些什么?9·11恐怖袭击还是伊拉克战争?或者,他们将讨论: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得印度、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供给链上的一员,从而为世界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的中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使这两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随着世界变得平坦,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这个世界是否变得如此之小、变化如此之快,从而使我们的政治体系无法调整到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结构? 在他这本充满智慧的新书里,三度普利策奖得主,《凌志车与橄榄树》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们释疑解惑。他解释到,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初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与社会要做出而且必须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应付这种趋势《世界是平的》及时地就全球化中的这些问题——全球化取得的成功和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弗里德曼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更奠定他趋势大师的地位。他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美国。他在《纽约时报》每周三、五见报的国际事务专栏,透过其供稿系统,固定被全世界七百多种报纸转载。转载之频之广,无人能出其右。他太常得奖,如今已是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审。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五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也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导 语:三度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又一力作!《纽约时报》《商务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2005年英国“FT/高盛”财经书大奖得主。这是比尔·盖茨推荐的一本书,他说,这是一本所有决策者、企业员工都必须读的一本书。在本书中,作者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们释疑解惑。 前 言:经常有国内的企业界朋友,和我一起探讨关于“发展”的问题。这些商界精英所关注的领域,常常超出他们目前的经营范围而将眼光放到周边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去。在讨论中,我曾建议他们读读((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当时这本书还只有英文版可以看——我相信弗雷德曼先生的观点会为他们的战略思考带来一些新的参考和启发。这次中文版正式在中国发行,我很高兴,因为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弗里德曼先生的观点并从中获得启发。 弗里德曼以他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他在书中援引了很多热点话题,介绍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市场和炙手可热的行业。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而中国、印度等国家和一些站在全球顸尖位置的公司和机构,则被描述成变平的世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书中写到的许多现象新鲜但不陌生,更有一些是我们工作中接触过甚至直接参与的商业行为。但是当弗里德曼把所有这一切编织在一起的时候,却揭示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 ——全球化的趋势。它正随着那些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有趣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些动力并没有带来太多的轰鸣和噪音,而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着这个世界,并且让我们感受到它们近在咫尺的威力。 全球化的这一新趋势无疑将对现有的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产生巨大影响,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事实上,我正是从IBM自身的发展中,深切体会到企业是如何在变平的世界中成长的:从一个国际化企业,到一个跨国企业,再到一个全球整合的企业。在国际化阶段,企业立足本土,以在国际竞争市场中获利为首要目标;到了跨国企业阶段,企业的成功是由一个个机构完整、业务独立,但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实现;而当我们迈进全球化企业阶段时,各地区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成为全球统一构架的实体,不同国家和区域将承担整个工作的某一部分,从而真正实现了一个最佳的优化组合,那就是以最适合的成本,将最适合的工作放到最适合的地方。即所谓的“因地制宜,适得其所”。 IBM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转型之路,而“创新”一直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源。从实施“电子商务”,到“随需应变”,再到今天把“ 创新为要”列为核心的价值观,IBM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变平的世界将让每个个体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任何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将参与到全球整合的业务环境中。在变平的世界中,无论业务规模是大是小,成功者将是那些将“创新”深植于其DNA中的企业,是那些不断重新审视正在发生的变化、创新的意义以及运营业务方式的企业。 我们相信,所有这一切能够引发中国读者更加深刻的思考:中国企业要怎样“创新”,才能超越其在世界格局中“制造者”的角色,向着更高、更多元的价值链上提升,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他们如何又能够在日益变平的世界中成长壮大成为领导者,从而去乘载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 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起思考,一起探寻吧。 后 记: 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 何帆 托马斯·弗里德曼可能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1981年他加入《纽约时报》,先后在贝鲁特和耶路撒冷做记者,后来曾担任负责报道白宫事务的首席记者。1995年之后他成为《纽约时报》的国际事务专栏作家,每周三、周五见报的专栏文章被全球七百多种报纸转载。他的书风格独树一帜,而且每本书都能成为畅销书:《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获得1989年非小说类国家图书奖,《凌志车和橄榄树》获得2000年海外出版俱乐部的最佳图书奖。他曾经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现在已经成为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委。 弗里德曼的新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最早在2005年4月出版。此书刚刚问世便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仅仅半年时间,该书的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一百万册,名列《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书店等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商业巨头比尔·盖茨极力推崇此书。《商业周刊》说,所有的MBA都在读《世界是平的》。据说美国的国会议员、州长也都在读此书。2006年,此书因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提出了“现代商业课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而荣获首届《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我们这次翻译的是此书经过修订之后的第二版。其实,在中文版尚未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和学者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推荐这本书了。 弗里德曼称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3.0”时期。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缘政治的因素如柏林墙的倒塌,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如个人电脑和网络的流行,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过程和创新模式的革命。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3.0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这就是“世界是平的” 的含义。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弱小的大卫能够胜过巨人。个人和小公司不但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的主角。原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随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崛起,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非西方、非白人的个人群体拥有越来越大的能力与影响力。弗里德曼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个人化的表述方式让我们感觉到很亲切。我们仿佛能够和他一起周游世界,时而到印度,时而到中东,时而在中国,时而在美国,感受到科技和全球经济就在最近几年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变化。 作为此书的译者之一,我得承认,阅读此书是一个令人愉快和激动的经历。和学者相比,记者的见识要广得多,而且反应非常敏锐。但是从学者的角度来看,记者往往凭借一些轶闻趣事就判断天下走势,在立论上也会故作惊人之语。在敬佩作者见解之犀利、阅历之广泛的同时,对此书的一些基本观点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历史的演变是缓慢的,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是呈指数型增长,但是决定历史变迁的仍然是海面下的潜流。制度在短期内是难以变动的,思想和信仰的成长会跨越很长的历史时期。调整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人与技术的关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不可能像从一扇门跨进另一扇门那样,从一个历史时期直接跨越到另一个历史时期。弗里德曼出于对技术的痴迷,在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相对不变、可能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也相对乏味的因素。这使得他的有些结论过于乐观,而有的结论则多少显得天真。 尽管印度和中国在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迅猛,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属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你没有到过印度和中国,而只是读过弗里德曼的书,你会觉得,这两个国家很快就会超过美国。但是,如果你到过印度和中国的农村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有多么虚幻。况且,即使有一天中国真的超过了美国,也并不是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只要中国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条件就行。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复杂而艰难的系统改革,这些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不是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而是改革过去的体制,克服既有的利益和阻力,寻找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如果说弗里德曼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只是过于乐观,那么他对穆斯林世界的看法就显得有些天真。在谈论为什么西方世界优于穆斯林世界的时候,他评判的标准是西方世界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和经济增长。在谈到为什么阿拉伯世界会落后、偏执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因为阿拉伯世界里电脑、网络等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意识形态的对立,霸权国家的干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遗留的历史问题,石油资源的争夺,所有这些因素似乎在弗里德曼的视野中都被蒸发掉了。当弗里德曼振振有词地说,穆斯林极端分子的错误在于不愿意正视开放给西方带来的优势和先进时,那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人的傲慢和偏见跃然纸上。在谈到战争和冲突的时候,弗理德曼创造了 “戴尔冲突防范理论”,并且以台海危机为例。他认为,由于像戴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在台湾海峡两边都有投资,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加入了全球生产链条,因此在台湾海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他显然低估了民族统一对中国人的意义,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或误解都有可能触发更大的冲突。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跨国公司和网络技术上面,这种论断是令人担忧的。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呈指数型递增,但是这能够保证全球化的进程越走越顺吗?从最近两百多年的历史来看,全球化是有起伏跌宕的。在全球化潮涨潮落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技术,不是经济,而是人们的反应和行为。当全球化的速度过快、相应的调节制度没有到位、赢家和输家越来越对立的时候,全球化会减速,甚至也会倒退。 这个世界可能看起来比以前更平坦了,但事实是,它仍然是崎岖不平的。与其感叹与赞美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机会,不如探讨这种急剧的变化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困惑和挑战,这才是更有意义的题目。
作者简介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全世界商业和全球化领域最有洞察力、创新精神、最深刻的研究者和观察家。曾三次赢得普利策奖。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1981年加入《纽约时报》,长期担任世界经济及国际政治方面的资深记者。目前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与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等人共同开设一门“全球化”的课程,同时还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出版之前,他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更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目录
世界是怎么变得平坦的
第一章 当我在睡梦之中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
第三章 三重汇合
第四章 大整顿
美国与平坦的世界
第五章 美国与自由贸易——李嘉图的理论是否依然正确
第六章 如何避免平坦化的冲击——寻找新兴中产阶级
第七章 必备的知识
第八章 静悄悄的危机
第九章 这不是演习
发展中国家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章 圣母瓜达鲁佩
公司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一章 公司如何应对平坦化
地缘政治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中的本土文化——文化革命即将开始
第十三章 戴尔理论与冲突防范——过去与现在
结论:想象
第十四章 11月9日与9月11日
致谢
译后记
第一章 当我在睡梦之中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
第三章 三重汇合
第四章 大整顿
美国与平坦的世界
第五章 美国与自由贸易——李嘉图的理论是否依然正确
第六章 如何避免平坦化的冲击——寻找新兴中产阶级
第七章 必备的知识
第八章 静悄悄的危机
第九章 这不是演习
发展中国家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章 圣母瓜达鲁佩
公司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一章 公司如何应对平坦化
地缘政治与平坦的世界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中的本土文化——文化革命即将开始
第十三章 戴尔理论与冲突防范——过去与现在
结论:想象
第十四章 11月9日与9月11日
致谢
译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