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道法自然德化天下廖东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正权副院长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迄今为止云南历史上规模非常大、参会国家和人数非常多、议题非常丰富的国际性道教文化学术盛会,在云南道教学术研究和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云南亟待更加多元和深度的学术成果加以支撑。在此背景下举办中国云南道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弘扬道教和平共荣、重道贵生的精神,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道教文化交流,扩大云南对外影响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
广州道教文化广州市道教协会《广州道教文化》所涉及的广州道教庙宇(建筑)历史文化,目前尚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于广州地方道教的研究,学界多从道教历史的角度展开,如李大华的岭南文丛《道教思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从哲学思想层面阐述,涉及广州道教的历史人物葛洪、鲍姑等;王丽英的《道教南传与岭南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要梳理了道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黎志添的《广东地方道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通过广东(广州)地区的道观的历史考察,阐述了广东道教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形态。
-
儒道两行刘世天中华复兴,文化先行。书以载道,文以化人。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彰显道教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于大众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既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推动道教创新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传承、保护和弘扬西安道教文化,西安市道教协会组织开展了“西安道教文化丛书”的编纂工作。这既是一件走近西安人文、展现古城文明的学术盛事,也是一项通过系列道教文化著作,很好地梳理西安道教历史脉络与发展历程,推介西安官观特色和思想价值,展现西安道教在爱国爱教、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管理创新、对外交流、倾心慈善等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就的重要文化工程。
-
华严宗思想与文化刘峰《华严宗思想与文化》一书内容包括华严宗概括、华严宗高僧、华严宗经典、华严宗祖庭、华严宗思想、华严宗修持及华严宗意义。资料翔实,叙述生动,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把学术的研究,转化为文化的弘传。
-
第六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光泉灵隐寺:中国汉传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至今已有近1700年,为杭州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现任住持为光泉法师。
-
伟大的思想(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英)查尔斯·麦基,(英)约翰·罗斯金,(德)托马斯·厄·肯培,(法)伏尔泰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丛书带您领略伟大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明李淳著,清李象寅书。作书须进求结构法,书法中的汉字的形体有大小、疏密、肥瘦、长短等特点,结构有仰覆、屈伸、变换等不同,前人论说众多,浩繁纷杂。明李淳曾取陈绎曾、徐庆祥二家之著作,总结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成为方便书法学习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法爱好者入门级读物。重编适合初学者的书法入门读物,选择优秀底本,在编排上进行创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和接受。这一特色,也是延续了《书谱丛刊》的一贯风格。
-
草诀百韵歌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出差异之处,以便於记忆,第三韵“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草写“水”字、“言”字的差异只在於“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法爱好者入门级读物。这一特色,也是延续了《书谱丛刊》的一贯风格。
-
专门用途英语一体两翼教学体系构建任荣政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在课时数、学分数量等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生的深刻变革,受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以通用英语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面临重大的挑战。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ESP教学方兴未艾,引起了高校外语界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层面的关注。鉴于ESP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层面尚存在很多的争鸣,而在实践领域也有很多的问题悬而未决。本书正是围绕ESP当前发展中需要探索和解答的一些核心问题而作,将ESP教学的普遍理论与我国高校的ESP教学实践尤其是医学院校的相关领域实践相结合,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对理论进行验证,期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的良性发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个章节。上篇为发展方向篇,主要通过分析比较论证了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第一章在分析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整个英语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现象;第二章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转向的背景与历程,并对其理据提出质疑,从而对通识教育英语与ESP两个教学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第三章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双语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开展ESP教学更适合作为高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路径。中篇为理论研究篇,主要对ESP的核心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发展。其中,第四章在对ESP需求分析理论系统的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将学生的主观愿望(wants)与客观需求(Needs)相混淆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的ESP分析模型;第五章对EGAP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一体两翼”的ESP课程体系;第六章从分析关于ESP师资来源的争论入手,提出ESP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实现途径;在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与管理并对如何建立ESP教师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了思考与展望;第七章着重探讨了ESP教材编写所特有的规律与原则;第八章针对ESP测试原则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相对于真实性,特殊性才是ESP测试不同于EGP测试的根本性特征;第九章在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在ESP教学中应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所在。下篇为实践探索篇,重点对作者所在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所开展的ESP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其中,第十章主要介绍了针对职前与职中学习者开展的专业英语需求分析实证研究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专业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第十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医英语基础》《医学英语学术实践》课程教学实践以及在医护英语听说教学中开展医学人文精神“共情式”培育的探索;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基于ESP理论的中医英语教材编写、“中医外语水平考试”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情况。相较于国内已出版的ESP专著,本书的特色在于并不追求对ESP既往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大而全式的面面俱到性总结,而是以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等具有鲜明ESP特征的学科作为落脚点,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用理论解答问题,用实践对理论进行辨析、发展和验证,并介绍了相关理论所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从而保证一定的可操作性。希望本书能为我国的ESP教学事业尤其是医学院校的ESP教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由于ESP学科尚未完全成熟,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本书中的某些学术观点难免会存在不同意见,衷心希望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共同交流探讨。
-
异域回响蒋耘中,何玉,赵文萱本书共分九篇,分别为“出洋预备”“旅途见闻”“美国大学”“生活起居”“政治评论”“杂文感怀”“心系清华”“留美同学会”和“留美同学新闻”。本书所有文章均出自《清华周刊》上的“留美通讯”专栏,由在美留学的学长以书信的方式、介绍美国的见闻及其所思所想,目的是帮助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了解美国的情况。为他日赴美留学做准备。解读他们的书信往来,可以了解早年清华学子赴美国留学后的感悟,以及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中国早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