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诗史 导读李维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读的形式介绍了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全文影印著作首版版本。《诗史》为中国第一部现代形态的诗歌通史,旨在阐明中国诗歌的悠久传统、追溯和理清诗歌体裁演变的历史、梳理诗歌流派的产生、更迭和消长的过程。
-
宋元戏曲史 导读王国维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读的形式介绍了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全文影印著作首版版本。《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全书共16章,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抵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内容,材料丰富,治学态度谨严,对后世颇有影响。《明清戏曲史》是有意接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而作,书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导读刘师培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读的形式介绍了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全文影印著作首版版本。《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1918年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所编的讲义之一,时代以汉魏至五代为限,全书共五讲:包括《概论》《文学辨体》《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魏晋文学之变迁》和《宋齐梁陈文学概略》,是系统研究中国中古时期文学历程的开山之作。
-
北望青山王京州 著本书作者细读多位民国学人年谱,深感那一代学人之治学艰苦,并开始撰写“读年谱”系列文章,以梳理那一代学人的人生轨迹、治学脉络。本书稿集结这一系列文章共三十篇,分为两辑。第一辑十六篇,所涉及学人包括高步瀛、顾随、孙楷第、王重民、冯至、张岱年、阎简弼、史树青、王学奇等;第二辑十三篇,涉及人物包括袁同礼、缪钺、杨向奎、周一良、夏传才等,大致以学者生年为顺序。书稿文字生动活泼,饱含情感。作者为每位学者撰写生平简介,配合人物素描图片,左图右史,穿插书中。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陈希 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主要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止,共2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纷繁复杂、艰难坎坷的曲折发展过程。本书分前言、导言、正文、余论、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全面概述了这一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此时期现代文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等院校开设课程,同时现代文学开始从文学批评形态走向历史研究形态,被确定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有了新的评价标准,鲁迅成为旗帜,推崇革命文学。本书对重点批评家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绘,还探究了现代文学建史初期的困难,并深入剖析了此时期的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情况,得出启发性结论。
-
产学研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雷涛本书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与影响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环境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培养机制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既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措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问题研究,并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深人的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
-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工艺美术交流常雷大家所熟知的丝绸之路一般指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们忽视。本书尝试以文化理论解读我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草原文化传播,梳理各个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这段时间内中外工艺美术的交流情况。深刻地剖析我国在工艺美术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推动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一卷刘卫国 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一卷(1917—1927)·喧闹中的开辟》勾勒了 1917—1927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整体状态,主要从开辟时期的研究大势、作家的发现与评论、文体的规划与引导、建史的准备与尝试等方面入手,在新材料的基础上有了新观点。书中阐述了文学批评的兴起和批评派别的确立以及标准的确立,概评了文学理论的译介。对鲁迅文学地位的确立和郭沫若研究和郁达夫研究及冰心等作家的发现和关注也进行了阐述,还评论了新诗讨论、话剧出路、小说的多条设计、散文概念的确立。描绘了新文学发生史、批评文坛现状、出版状况评论和地域文学及新文学的史学记载等。本书从作家个体研究到文学派别的研究,从整体研究到局部的研究都做了清晰的梳理,资料新颖,结论客观。文本涉及作家以及文学流派的创作时代背景、作家创作心理分析、文体研究、作家研究、思潮研究、研究作品作家作品遴选等,于繁复细微中对中国新文学十年的研究做了较为清晰地梳理和勾勒,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文采风流甲天下王国平 著,南京钟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编文学发展的主体是由历代文学家及其作品构成的。《文采风流甲天下:“文学之都”南京的历史文脉与传承》着重介绍了古都南京自东吴至民国1700多年间的100位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比较系统完整而又通俗简明地展现南京文学发展历史的恢宏图景,通过历代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学传统和灿烂的文学成就诠释“文学之都”南京的深厚内涵。
-
知史明鉴徐治成,刘泽鹏本书首先介绍了历史教育的相关概念,包括历史与历史知识、历史教育的原则、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国内外历史教育的发展,并回顾了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到近现代时期的历史教育;其次阐述了文物与中国历史及世界博物馆与历史教育,并对历史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终生教育的教育理念;最后透过历史探索了历史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教育,并从翻阅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学习历史去思考教育,感受人文教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