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王德威 著《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 )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 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识别的星象坐标,从而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 “何为文学史”?“文学史何为”?这是一部在“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期望向世界读者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一端,同时反思目前文学史书写、阅读、教学的局限与可能。
-
芦苇荡边读经典沙家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沙家浜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著沙家浜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政府的驻地,是新四军的后方医院所在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的诞生地,留下许多遗迹、遗址和革命斗争故事。本书选取了苏南东路抗战历史中的9个小故事,以幼儿喜爱的绘本形式,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画,讲述了在抗战岁月里,江抗、民抗、新江抗部队在受到日伪顽匪多重夹击,生存条件极为险峻的岁月里,他们克服敌人扫荡搜捕、医药奇缺、环境恶劣等困难,怀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团结和依靠当地广大的人民群众,与敌人灵活周旋。广大人民群众把战士们当作亲人,不顾自己安危掩护伤病员和医护人员。抗战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攻艰克难,胜利保存“芦荡火种”,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深情。
-
中国人的心灵鲍鹏山 著这是一本非常感性化的文学史。鲍鹏山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在书中我们看到,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以其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
青岛艺术史臧杰 著,迟涛 编本书旨在梳理上讫1898年青岛开埠下至20世纪末的青岛地方文学史脉络,重现青岛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学者文人云集的国立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驻地、北方文化重镇的历史人文地位,既清理出众多文学大师在青岛的代表作品与人生行迹,也通过对各种地方期刊报纸等官方、民间出版物的发掘,一一记录各种地方性文学活动的轨迹。并以青岛这座地理、历史位置独特的城市作为个案,呈现出文学的地方性与普遍性、文化的中心与边缘关系。本书的写作以文学人格的养成,以及青岛本土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期刊的发展为脉络,将通过线索化的梳理,建构“文学青岛”的城市文化景观。
-
中国彝族文学史沙马拉毅 著彝族文学分为远古文学、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当代文学,其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本书分为三编:远古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涉及口传的创世神话、歌谣、史诗、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形式;落实到文字的毕摩文学、文人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等,对彝族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及重要作家、作品都作详细介绍,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书稿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对于全面了解彝族文学的概貌是有帮助的。
-
乐死人的文学史 元代篇窦昕 著本书是《乐死人的文学史》系列图书中的元代篇。每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背景介绍、人物生平、作品赏析、知识拓展四个大板块。 每本书都首先介绍当时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然后引出当时著名的作家,介绍他的基本信息和生平经历,再赏析他的代表作品。接着用一篇小文章解读一个和作家或作品有关的文化或文学知识点,最后还有“欢乐谷”和“七嘴八舌”两个板块。欢乐谷用漫画的形式演绎一个和作家、作品有关的小故事。七嘴八舌则是让与作家、作品有关的人物发言,发表他们对这个作家或者作品的看法。
-
陶文鹏说中国诗歌史陶文鹏 著本书勾勒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中国诗歌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按照中国诗歌的发展规律划分历史时期,总结各时期中国诗歌的发展特点与艺术成就,评析代表性诗人诗作,帮助读者把握中国诗歌发展的规律、本质,领略诗歌的艺术之美。
-
郑永晓说中国散文史郑永晓 著本书勾勒中国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阐释中国散文的性质、发端、体制、流变和影响等问题,总结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散文的阶段特点、艺术成就及总体风貌,间以散文名篇佳作赏析,帮助读者把握散文发展的规律、本质,领略散文的艺术之美。
-
西方文学之旅徐葆耕 著作家的激情与文采、学者的广博与严谨、西方文学史上的绚丽风景,在本书中俱有最佳体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却作为文学欣赏和文学史知识的经典,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师生中风靡流传近二十年。此次修订出版的插图本,更展现了西方文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阅读、收藏、欣赏、思想的完美的统一,构造了一个可以尽情遨游的多重审美空间。
-
尘几录田晓菲 著只有当我们看到陶渊明是多么深刻地植根于文学和文化传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对传统的革新。手抄本文化的世界变动不居,而这种流动本质在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尚未得到正确的理解或重视。我们将会发现,陶渊明的诗歌文本,即使在诗人逝世之后,仍被后人不断地生产和创造。传统意义上那个“真正的陶渊明”,只是陶渊明众多可能的形象之一。 ——田晓菲 “校书如拂尘,旋拂旋生”,“尘几”是对校勘与编辑的完美比喻,也象征着我们对嘈杂无序的手抄本世界的云游。本书为田晓菲的学术成名作,旨在探讨读者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陶渊明”的生产和创造,从而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形象被逐渐构筑与塑造的轨迹。通过检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