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墨家与纵横家论丛郑杰文 著按照所收录文章内容,本书分为墨家与墨学考(上)、墨家与墨学考(下)、墨学流传考(上)、墨学流传考(下)和纵横家考论5个篇章,每一篇章收录了相应的文章。如墨家与墨学考(上)篇章就收录了《“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说”考析》《墨学与尹佚之学的学术关联》《论墨家早期学说的形成》等文章,墨学流传考(上)篇章收录了《孟子对墨学的非自觉继承》《社会治理构想中的“儒墨相用”及其启示》等文章。按照所收录文章内容,本书分为墨家与墨学考(上)、墨家与墨学考(下)、墨学流传考(上)、墨学流传考(下)和纵横家考论5个篇章,每一篇章收录了相应的文章。如墨家与墨学考(上)篇章就收录了《“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说”考析》《墨学与尹佚之学的学术关联》《论墨家早期学说的形成》等文章,墨学流传考(上)篇章收录了《孟子对墨学的非自觉继承》《社会治理构想中的“儒墨相用”及其启示》等文章。
-
民俗之学张士闪 著本书分为四个板块——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艺术民俗学和梅花拳专题,集结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关于民俗学的文章,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既有理论性的学术分析,也有基于乡村走访的田野调查,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本书分为四个板块——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艺术民俗学和梅花拳专题,集结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关于民俗学的文章,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既有理论性的学术分析,也有基于乡村走访的田野调查,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本书分为四个板块——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艺术民俗学和梅花拳专题,集结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关于民俗学的文章,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既有理论性的学术分析,也有基于乡村走访的田野调查,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
-
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张慧玲 著本书主要按历史的线索,以一些关键大家为中心,分六章梳理了自北宋初年以迄南宋末年杜诗地位的浮沉变化。其中也兼顾了编注家这个特殊类群,“集大成”说、“诗中六经”说这两个特殊问题,并以专题形式集中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上。在梳理中,本书对宋代杜诗学的“诗史”说、“忠爱”说、“诗中六经”说、“集大成”说、“无一字无来历”说、“夺胎换骨”说、“无意而意已至”说的形成及其内涵作了一定的阐发。全稿全面爬梳了宋代文献,以诗话文献、别集文献为主,兼及其他材料,力求既突出问题、突出主线,又在细微处着手,不忽略细节,以期呈现出较清晰的宋代杜诗学全貌。
-
理论入门[英] 彼得·巴里 著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巴里是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开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本书是彼得·巴里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入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开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开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以自由人文主义为背景,解读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文学理论课程和本书中提倡一种理论阅读结合文本阅读的模式,选出一些重要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入微的研读,讲解明晰、例证确凿。各流派在做什么板块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各派理论,读一读,想一想给读者一些贴身经验,去了解何谓文学理论,它又产生出哪些问题,使读者亲身参与其中。最后,作者还列出来了文献选读,供读者做延伸阅读。巴里认为,各派理论并不难懂,只是过往的叙述语言过于艰涩,因此他的讲解通俗易懂,适合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入门级读者阅读。
-
凝视集李壮 著《凝视集》为作者近五年的文学评论作品精选集。全书共分为三辑。其中,第一辑:明月潮生,具体讨论了关于青年写作的“折旧问题”、有关“日常琐屑”的一些思考、“南方写作”、“新乡土叙事”、有关青年创作的反思……;第二辑:河汉观星,对具体作家的某一部作品从一个细微新颖的角度进行评价,比如“好故事不等于好小说:评余华《文城》”、“‘上天入地’与巨大的不可解——赵志明论”、“从西郊的屋顶上能望到什么——评徐则臣小说集《北京西郊故事集》”、“荷尔蒙的诗学,或‘不离开’:评路内《关于告别的一切》”、“蛮荒及其消逝:林森小说中的海与人,兼及‘新南方写作’”……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侯敏 著本书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本体,以中西方文学思潮互动与博弈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厘清其发展脉络,明确其完整谱系。本书采用文献辨析法、文本细读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分析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一方面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学创作等文学现象,另一方面闸释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西方文学思潮的密切关联,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西方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本土化过程,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必读书目。
-
跨学科(英)乔·莫兰 著,陈后亮 宁艺阳 译“文科无用论”大行其道,人文学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跨学科”的探索可以有怎样的作为?人文学科何去何从?乔·莫兰以深厚的学术史意识,探讨了我们如何将知识组织成学科,以及当旧的思维方式变得过时、不相关、不灵活或有了排他性时,如何将其重组成新的知识结构和联盟,或者说是“跨学科”的形式。作者讲述了跨学科变幻激荡的轨迹,追溯福柯、德里达、拉康、克里斯蒂娃、利奥塔等人的开创性实践,探讨了权力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精神分析、历史主义、生态批评等如何为人文学科打开全新局面。人文学科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人类凌乱、无边界、无算法规则的状态,旨在研究人类创造意义的整个杂乱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跨学科来寻求改变与超越,鼓励学科之间的交流,并对组织知识的方式保持开放态度。
-
30堂大师文学课梁实秋 等本书是一部现当代文学名家联袂解读名家名著的文章合集。在本书中,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苏童、老舍、傅雷一共六位现当代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每人五篇文章(五堂课),与读者真诚分享自己多年的阅读感悟、读书笔记。六位作家细致解读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福楼拜、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夫卡、纳博科夫、《红楼梦》《边城》《骆驼祥子》《长恨歌》《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约翰·克利斯朵夫》《城堡》《饥饿艺术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洛丽塔》等名家名作,见解精到,丰富深刻,发人深思,带领读者深入理解文学经典。6位知名作家,30堂文学课,一本书读懂中国及世界文学颇具代表性的名家名著。
-
国际斯拉夫研究视域下的20世纪俄罗斯先锋主义文学王宗琥 编俄罗斯先锋主义文学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传统俄罗斯文学过于注重道德教化的不足,而且赋予新俄罗斯文学以深刻的现代性和丰富的哲学美学意蕴。先锋艺术流派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语言实验和形式探索,拓展了语言的潜能和文学的外延,构建了一幅迥异于19世纪的、美轮美奂的现代文学图景,而研究者则将这幅图景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本书是北京斯拉夫中心召开的国际会议的论文集,本书收入16篇论文,集中介绍俄罗斯的先锋主义在全球的研究现状。
-
新神话学入门山田仁史山田仁史作为日本民族学泰斗大林太良的弟子以及神话研究的新时代翘楚,这部《新神话学入门》是他向恩师的致敬之作。如果说大林先生的《神话学入门》(1966)扼要地勾勒和构建了他心中的神话学学科的框架,是“一个人眼中的神话学学科”,那么这部《新神话学入门》则更注重呈现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源远流长而又多姿多彩的各国神话,是“一个人眼中的世界神话”。书中既展示了神话学理论方法对不同族群神话研究的普适性,又顾及到了各地域神话的差异及其本土的学术脉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话学入门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