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杂文的自觉张旭东本书为张旭东“鲁迅三部曲”首卷,分析鲁迅文学在1924—1927年间如何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从而“成为自己”。作者表明,此期间鲁迅文学所面对的空前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压力,带来一系列深刻且不可逆的风格史及文学原理意义上的选择、决定和突变。通过作者论、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总体批评方法,本书探讨以文体混合和写作的政治本体论为核心的鲁迅杂文句法和现象学结构。结论是:有必要在新文学和近代世界文学的历史与价值论范畴,在“艺术的终结”的哲学命题层面,去分析和把握杂文这一高于“纯文学”建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文体实验与风格运动。这种鲁迅文学内部阐释的“中间突破”,在第二卷对鲁迅“上海时期”(1927—1936)文字的“批判的文献学”考察中打开历史纵深,并在“杂文的自由”标题下呈现更宽广的社会政治视野及更复杂的现实与其表象之间的批判性叙事性关系。鲁迅的短篇小说、散文诗和自叙文创作,将在第三卷“启蒙与新文学的造型艺术”中专门分析。“三部曲”各卷沿环环相扣的六个命题展开:文学在鲁迅研究中的首要性;杂文在鲁迅文学中的首要性;鲁迅文学的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本质;鲁迅文学的生物决定论及时间构造;鲁迅文学的政治本体论;及鲁迅文学的“著译一致”特征。
-
小学家长不能忽视的那些事赵晓庆《小学家长不能忽视的那些事》为东北育才学校一线教师赵晓庆亲自操刀,打造43个对小学家长们的建议集合,结合了家长自身、亲子关系、全人教育、家校学习、家校合作共五个板块,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角度对孩子的整体教育进行了立体化的整合,全方位打造适合中国小学家长的教育读物,旨在教育孩子从家校两方助跑,两方互补。作者以教师、家长双重身份出发,列出43条具体的建议给孩子家长,结合多种具体的案例并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每条建议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小学家长指点迷津。
-
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文韬《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参照西学,重新类分学术,从而建立新的系统,奠定今天的学术发展格局。这个过程既推动了中国学术融入世界,也改变了系统逻辑和传统思维。知识分类是一个切入点,于上透视西方文明如何在“物之序”的层面冲击并改造固有学术,把现代学科看成须在后殖民意义上予以检省的文化冲击的结果;于下把学科概念、学术范畴、科目关系、系统结构、知识形态等分散的关节点,整合成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网络联动体系,深入细部的同时总揽全局。对知识纲目、系统结构、学术理念变化与重组的研究,展现了单一学科史难以传达的学术路径和知识全景图的改易,有助于深入把握近代学术乃至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再造,有利于重新检省国人对西学的理解与接受,推动今后的学术发展与文明对话——既包括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古代传统与近代发明的现代传统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各学科的横向贯通与良性互动。
-
火车上的安娜孔朝晖果戈理、冈察洛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别雷、马雅可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叶赛宁、布尔加科夫……12位作家的12种命运串联起 19—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城乡叙事。在俄罗斯漫长而曲折的现代性进程中,从乡村到城市的叙事空间转换构建出一张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网。通过总结两个世纪以来各阶层俄国知识分子书写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策略,本书展示出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俄国其进步之艰难,道路之迂回,正是因为官方与民间、政界与思想界,在“城市与乡村”“农民与土地”“西化与传统”等现代性根本问题中的冲突始终未能和解。而现代人在这冲突漩涡里的觉醒、激情和惰性,反抗、毁灭与妥协,就是典型的现代性体验。火车上的安娜·卡列尼娜,正是这一体验的绝佳隐喻。
-
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朱国华等本书旨在以文明互鉴为指导原则,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为中西之间的即时平等学术对话寻求支撑。全书有选择地呈现了西方近30年的重要前沿文论,并进行了具有批判性和学理性的阐释。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展现了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分支—批判理论的发展动向和代表性理论,下卷从“伦理转向”“实证主义转向”“后人类转向”三个方向,呈现了西方文论近30年的主要变革。本书既注重“新”,致力于呈现和阐释西方当代文论的新发展,更新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的理论话语;也注重“融”,致力于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跨学科审视和探究,也致力于通过中国视角、中国经验、中国学术话语来批判性地转化和融合其中的优秀部分,并以之来分析文学文本和文化现实。
-
批判的限度[美]芮塔·菲尔斯基 著,但汉松 译【图书简介】为何批评家必须揭开文学作品的神秘面纱,为之祛魅?他们为何坚信文字总在隐瞒某种真相,而自己的任务就是揭示未被言说或遭压抑之物?《批判的限度》是《文学之用》《现代性的性别》作者芮塔·菲尔斯基的代表力作,挑战文学研究领域的主导阐释模式——批判,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探索批判的边界,揭示批判的盲点,引领读者深入思考批判的本质和意义,激发读者挖掘更具创造性与多样性的阅读、批判实践。菲尔斯基将“批判”作为一种文类、一种思潮,通过追踪众多思想家、批评家的经典文论中共有的论证模式,为我们探究艺术作品与社会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全新路径。菲尔斯基认为批判将诸多可能的阅读模式排除在外,且并不能确保会产出严谨或激进的思想。她提出,文学学者应尝试她所称的“后批判阅读”,无须再如侦探般在文本背后搜寻隐藏的原因或动机,而是要将自己置于文本之前,探索文本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本书中,菲尔斯基妙语连珠,以精妙的论证为读者亲身展现了优秀文学批评的魅力。
-
文学书简陈思和书信是陈思和进行文学评论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他“在开始从事文学评论工作之时就有意实践的”。本书所选陈思和的信件内容集中于人物传记、小说、散文、戏剧影视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讨论,涉及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诸多重要人物(如蔡元培、郁达夫、巴金等)、重要作家(如王蒙、张炜、张承志等)和重要作品(《活动变人形》、《金牧场》、《古船》、《围城》等)。陈思和通过这些信,表达了其对文学创作活动的长期关注,并试图以更为深入和广阔的视角探求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学理想。
-
宋型文化视野中的苏辙研究李天保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宋代是一位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家,又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在北宋中后期的文坛、学界和元?v政治当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苏辙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一些普遍特点,代表了有宋一代士大夫的普遍心态,他在政治、文学、学术方面的诸多表现,也与宋型文人的特点相吻合。因此论著把苏辙统摄于“宋型文化”的视阈下以作观照,对他作了全方位的研究,从宋型文化到苏辙意义的再发现、苏辙承载之文化渊源与时代背景、苏辙与士大夫政治、苏辙与宋代学术、苏辙与宋型文学诸方面较为系统地考察苏辙在文化方面的成就,阐释了宋型文化的总体特征以及在苏辙身上的体现,也论述了苏辙对士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清晰地梳理了苏辙与宋型士人文化的关系,既有个案剖析,又有整体概括和把握,后总结了苏辙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我的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日本]晴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所谓多重人格障碍,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身体中存在着不同人格。本书是关于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的主人公晴和12个分身共同现实生活的故事。晴自幼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等心理疾病,为解决生活困境,诞生出多重人格分身来处理不同情景下的问题。不同分身性格、爱好、特长各不相同,有喜欢摄影的洋祐、有喜欢二宫和也和时装的结衣;有性格冷静的理科男圭一、有喜欢植物、对味觉和痛觉较敏感的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晴能一直活下去”。13个声音共同讲述了一个真实、充满关爱又具有启发性的故事。
-
起死与采薇祝宇红鲁迅糅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并对其进行重构,撰写了八篇短篇小说(包括《补天》《奔月》《铸剑》《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合之为《故事新编》。《起死与采薇》通过对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的细读,联系各篇创作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对鲁迅糅合今事改写古事、以今释古或以古喻今的意旨进行了勾沉索隐式挖掘。本书抽丝剥茧,发掘鲁迅文本中的微言,以《起死》始,以《采薇》终,一首一尾串起《故事新编》的文化传统反思和知识分子批判的双重主题。鲁迅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同时代知识分子所共同关心的,本书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近代中国文化界所面对的关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