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神话观的民俗实践张多著不同于溯源、考订和宏观比较的神话研究,本书致力于探索当代中国西南稻作族群民俗实践中的神话世界。生活在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哈尼人,在其围绕梯田稻作的文化实践中,有关宇宙、人神、生死、谱牒的根基性观念奠定了山地社会文化传承的基石。“神话观”在哈尼人的本土知识中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哈尼哈巴”,并藉由祭祀、节庆、礼仪、服饰等文化表现形式反复表达和操演。基于对以上文化表现形式的深描,经典概念工具“母题”在动态实践层面的意义得以开掘,从而有效分析了哈尼人表达其神话观的基本机制。通过长期的田野作业,作者将民族志研究融汇于叙事阐释以追索哈尼人活态神话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的复杂呈现,并将“母题”实践视为神话的典型存在方式,从而倡导“以观念实践为中心”的神话研究之理论主张。
-
一般叙述学研究伏飞雄 著一般叙述学的叙述定义、基本概念框架与理论建构,需突破经典叙述学的“语言、尤其文字中心主义”的视野局限,其“文字中心主义”可追溯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戏剧(模仿)与叙述的区分。其实,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属于故事。古希腊早期文化中的故事观念无媒介限制,且与叙述近乎同义,人类的早期故事形态,也多以口述、仪式表演等形式展开,其原生口语文化形态下的演述模式也在后来的文字叙述中留下踪迹。叙述早已积淀为一种经验交流范畴,符号化的日常生活充满各种叙述形态,而叙述作为一种筹划、组织社会生活的智力,使日常生活过程本身具有叙述化的结构特征。本书立足于符号学、媒介学视野,也借鉴了现象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尝试提出了“写作作者”“叙述主体”“主体声音”“符号再现”等新概念,重新解释了“二次叙述”“影视等记录演示类的定性”“演示叙述的框架”“法布拉与休热特”“叙述分层”“叙述与叙事术语的选择”“表象与表征”等问题。
-
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祝鹏程 著本书是近年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全书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观念为切入点,来观照当下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情况。作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声为个案,全面考察其在当代北京文化市场中的传承状态、生产过程与社会效应,挖掘其对于当下民众的多元意义,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与《公约》的对比中揭示国内非遗保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描绘出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的理想状态。全书突出展示了民间文化资源介入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能性,对于推进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社会参与不无裨益。
-
初学的时髦周黎燕借鉴文学社会学,本书考察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海派文学场各类行动者的位置、习性,及资本运作构成的权力关系和区隔网络,揭示文学生产的社会实践和力量规制,从而探究文学与社会、虚构与现实的复杂关联及历史意味。从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重读海派文学及其发生;阐述文学生产与作家意识的关系,考察海派作家习性养成及其资本积累的历史化过程;阐述文学传播与报章传媒的共谋,报纸、期刊等跨地域、跨界传播促成文学场的扩张与蔓延;阐述文学出版与社会机制的关联,及其对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意义;探讨文学消费与大众接受的运行规则及内在逻辑,探析海派作家别样的思想路径与文化诉求。
-
朝堂与文苑沈松勤本书视角集中于宋代文学,阐发了词体轨范与著名词人的词学史意义,对诗学与宋代经学、道统、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以专题形式分别探讨了苏轼、朱熹、杨万里、叶适等文人的文学创作、文化诉求,论述了宋代文学本体与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多层面结构性互动,以及在互动中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性格、政治命运与学术、文学发展。本书对推动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
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刘晖 著本书是近年来国内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一部系统著作。作者考察布尔迪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西方社会科学场中的理论占位,阐述他如何依据习性、资本和场构成的社会实践总公式,提出文艺作品的生产和接受一体化的系统理论,把文艺社会学构建为以科学认识论为前提的社会历史诗学和实践美学。全书突出展示了布尔迪厄遵循法国理性传统,致力于“对象征形式的唯物主义分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可为国内文学社会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
古典文学的旧学与新知周明初 主编本书是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全体教师(含五年内退休及调离的教师)的论文代表作合集。绝大多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发表的论文,而尤以近十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为多,基本上反映了本学科同仁们的研究状况以及所达到的水平。现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文学批评史四个研究方向,将论文作者依照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加以编排,同一作者的论文集中编排在一起,而同一方向的作者,则按年龄进行序次。
-
骆以军早期小说创作研究张建炜 著本书致力于考察骆以军早期小说创作中身份认同主题的不同面向,厘清其身份认同书写的发展脉络,探索其社会影响及文学根源,呈现其创作中混融了后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和探索。骆以军是台湾新世代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其早期的小说创作可从自1993年出版本小说集《红字团》算起,至2010年《西夏旅馆》获得华文世界奖金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这一时期,身份认同是贯穿骆以军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他的身份认同书写以“停格时间”的方式,质疑历史裂变、政治威权对个体生命在身份确认上的伤害,表现现代都市人迷失身份认同方向的悲恸,以迷宫式空间意象的组合叠映,反复建构和拆解家国叙述与记忆,筑造自我生成的“极域”,表达了抵抗被设定的身份,追寻身份认同之真意的决然和坚持。
-
文学解冻后苏联乡村小说叙事转型研究王丽欣 著本书围绕20世纪苏联文学“解冻”后的乡村小说叙事特点,对小说的叙事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乡村小说的叙事转型。本书分别从乡村小说的历史文化根源、创作语境与作家思想变迁、形象叙事变迁、叙事聚焦演变、假定性叙事与空间叙事等角度进行剖析,展现乡村小说叙事手法在现实主义底色上的现代转型,阐明乡村小说作家在追求叙事艺术多样性的同时始终坚守的俄罗斯文学传统,即对人的存在、道德伦理、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
启蒙的风景韩春燕 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库-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试图对中国乡村小说的百年历史进行一次细致的探究和深入的发现,以期呈现百年来中国乡村小说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全书主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中乡村小说的“自然”与“风景”之变、“空间”之变、“主题”之变、“语言”之变、“民俗”与“器物”之变,进行了详尽且细致的梳理与论述。这些论述是一次文学历史长河的逐浪,也是一次乡村世界的旅行和游览,乡村世界的外部风景是走向乡村世界的路径,是乡村世界的前世今生和参观指南,当我们在这条通路上,抵达目的地时,可以按照路标的指示逐一观赏到乡村的内部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