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经典与经验白烨本书分“发展历程回望”“文学经验梳理”“经典现象撷英”“相关史料钩沉”四个小辑,收入了作者近些年来论述当代文学的演进历程、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经验等有关当代文学史论方面的文章。在围绕“经典与经验”的总主题,论述当代文学的历时演进、文学经典的成因与文学经验的积淀的同时,还涉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对于文学事业的指导引领、党领导文学工作的重要经验、中国当代文学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建与实践,及当代文学在不同时期与社会生活的密切互动,与时代潮流的相随相伴。这些论述与看法中,实际上都隐含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特有属性与本质特征的探悉与揭示。这些由不同方面的论文精选构成的论集,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知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也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的特征与特色。
-
鲁滨孙变形记李今《鲁滨孙变形记: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研究》是应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汉译文学中的改写现象进行研究,试图将汉译文学改写的个案或现象视为中国20世纪历史的碎片,借此去认知某一特定时代的文化与文学的独特光影。书中选择了《鲁滨孙漂流记》、《简·爱》、洋孝子孝女故事,及高尔基、普希金以及翻译序跋等个案,聚焦其译作和评介中的改写问题,由内而外探究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的发生与译者的政治立场、文化身份、美学追求及其所处社会语境的关联,由此呈现在思想、观念、情趣等层面,中国与世界相交融与激荡,相拒斥与杂生的复杂历史面影。
-
外国文学经典散论许均、聂珍钊 主编,吴笛 著本书主要以世界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品为审视对象,对自古至今的外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对欧美文学经典,进行不拘一格、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该书力图从文学经典阅读体验中的某一鲜活的感受出发,介入文学经典的不朽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文化价值。本书作者十分熟悉欧美文学经典,其剖析深入浅出,十分生动有趣,对于读者理解外国文学经典的相关内容和背景具有相当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篇幅较短小的散论文章,阅读起来相对轻松愉悦。
-
基于梵汉对勘的《无量寿经》语法研究李博寒 著《基于梵汉对勘的语法研究》一书,运用梵汉对勘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东汉支娄迦谶至唐菩提流志的《无量寿经》四个汉译本对梵语工具格、从格和处所格的翻译方式,并以《维摩诘经》为比较对象,考察《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不同时代译本对梵语格变化翻译方式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介词短语“于NP”“从NP”和后置词短语“VP时”“NP所”因对译梵语的格变化而产生的特殊用法,考察佛经汉译对“从” “时”和“所”功能演变产生的影响。
-
全媒体时代的文学气质江逐浪文学对人的影响不仅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形式直接体现在当代人的“文笔”上,而且文学在长久发展中积累的创作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当代人在各种媒介创作中的创作能力,这是本书?第二部分着力分析的内容。《全媒体时代的文学气质》的第三、第四部分就在分析文学经验有限的人该用怎样的视角看待文学,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让文学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我,也理解媒介与传播的意义。 《全媒体时代的文学气质》共29节,每节以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在当代创作中借鉴传统文学经验,如何在视听形象塑造中灵活运用文学技巧,以及如何在文学作品中领悟人的社会责任与媒介责任。
-
晚清民国四书学研究郑国岱晚清民国四书学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文学、史学、哲学乃至整个思想文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从历时性的维度,以四书题名文献为考察中心,梳理晚清民国四书学的发展历程;下编从共时性的维度,考察晚清民国四书学在西学汹涌的年代所展开的种种因应策,以康有为、王国维、钱基博、马一浮等人在四书学方面的贡献,通过中西化合路径,再现四书价值,重构四书价值系统,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基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
文献新视域杨亮著“学之兴废,随世轻重。”从事古典文献学的治学,都重视“术”的层面,版本、目录、校勘,这是古人的学术正统。文献是所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更深层次的研究还在于文献的思想和方法论层面,即“道”的层面,二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对传统文献,一方面要厘清学术传统的演变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则需以现代学科视野,来研读经典。谈学应有“浮生愿向书丛老,不惜将身化蠹鱼”之境界,“世间唯有读书难”,虽是“屋下架屋,床上施床”,亦可见学术传承之脉络。本书以授课讲稿为主体,穿插“书隙过影”的思想随笔,以期展现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
童话与儿童文学新探(美)杰克.齐普斯 著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13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对儿童文学和文学童话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观点的构建,对欧美童话起源的探究与进化史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童话作家的再评价,探讨民间故事与童话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践行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等。这些文章较系统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对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儿童文学、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有极大的裨益。
-
现代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传播董仕衍 著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播史上,茅盾、郭沫若、鲁迅三位现代作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书借助传播学的过程模式思维,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剖析了三位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行为,其与文学及其作家身份的深度关联,以及在理论传播的过程中,作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本书特点有三:一、将作家的思想视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探寻作家接受马克思主义时主观上的前因后果;二、描摹作家所处传播位置的移动及其意义;三、对三位作家接受和传播的特点,进行了整体性的比较。本书将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了交融性的深化研究。
-
多疑鲁迅刘春勇(著)鲁迅先生生前,已经有人说他“多疑”,而鲁迅先生在其文章中对自己的“多疑”也从来都是供认不讳的。本书在“多疑思维方式”的研究基础上,以鲁迅性格中不容争辩的“多疑”事实为媒介,探讨其“多疑”的先天性还是环境使然,以及“多疑”与鲁迅本人的主体建构或自我认同构成了怎样的一种关系;探讨“多疑”个性对鲁迅创作的具体影响,特别是鲁迅叙事作品中“我”与“多疑”的相互关系;探讨“多疑”在鲁迅全部思想中占有怎样的位置,鲁迅作为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探路者”,“多疑”在鲁迅的探索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多疑”在鲁迅世界的主体生成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在结论中指出,“多疑”是鲁迅所特有的,“多疑”使得鲁迅与众不同。鲁迅观察事物的透澈性,鲁迅在彷徨中仍然持有的那种坚韧的行动力,正是由于他意识到了“人的有限性”,正是源于其对“我思”主体绝对性的怀疑和多疑。本书系在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版基础上修订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