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海底构造学导论
作者:吴时国、喻普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ISBN:9787030166531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海底构造。主要介绍了诲底构造学的基础:阐述了洋底地形和地貌、洋中脊、大洋板块的离散边缘、走滑边缘和聚敛(活动)边缘、弧后盆地:对海底构造研究进行了展望。本书可供海洋地质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海洋研究院所从事地质和工业部门从事石没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海底构造学导论》作者简介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第1章 海底构造学的基础
1.1板块构造学说的回顾
1.1.1板块构造学的原理
1.1.2板块构造发展历史
1.1.3板块构造理论对地球进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解释
1.1.4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
1.2洋底的组成与结构
1.2.1低速层
1.2.2地幔对流、热点和地幔柱
1.2.3海洋地壳构造
1.2.4洋底岩石学
1.3洋壳的年龄与运动学
1.3.1海洋地壳的生长记录:地磁异常
1.3.2热流的减少和远离洋中脊的海底高度
1.3.3海洋的年龄和海洋盆地演化阶段
参考文献
第2章 洋底地形和地貌
2.1概况
2.1.1大洋中脊
2.1.2大洋盆地
2.1.3大洋边缘
2.2大西洋
2.2.1洋中脊
2.2.2大洋盆地
2.2.3大洋边缘
2.3太平洋
2.3.1东太平洋海隆和东北太平洋海盆
2.3.2中太平洋的海岭和海盆
2.3.3太平洋边缘
2.4印度洋
2.4.1大洋中脊
2.4.2海岭和海盆
2.4.3边缘
2.4.4深海扇
2.5北冰洋
参考文献
第3章 洋中脊
3.1引言
3.2洋中脊的特征
3.2.1北大西洋中脊
3.2.2南大西洋中脊
3.2.3印度洋中脊
3.2.4太平洋一南极海岭及东太平洋海隆
3.2.5洋中脊的基本特征
3.3洋中脊的结构
3.3.1洋中脊的地球物理结构:
3.3.2洋中脊的地质结构
3.3.3洋中脊的岩浆房
3.3.4洋中脊下的底辟构造
3.4洋中脊的热力学活动
3.4.1火山作用
3.4.2热液活动
3.4.3洋中脊与生命起源
3.5洋中脊的演化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洋板块的离散边缘
4.1引言
4.2离散边缘的特征
4.2.1地形特征
4.2.2重力和地磁异常
4.2.3构造变形特征
4.2.4大陆地壳厚度的减薄
4.3离散边缘张裂过程
4.3.1裂谷的扩张
4.3.2穹窿状隆起的形成
4.3.3裂谷带的形成
4.3.4海底扩张开始
4.3.5离散(被动)边缘带的沉积作用阶段
4.4离散边缘的构造原因
4.4.1通过断裂运动形成裂谷带
4.4.2板块冷却引起的沉降
4.4.3地壳减薄
4.4.4沉积物负荷引起的沉降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洋板块的走滑边缘
5.1引言
5.2转换断层
5.2.1大洋中的断裂带
5.2.2转换断层
5.3走滑边缘的地质特征
5.4走滑边缘的构造演化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洋板块聚敛(活动)边缘
6.1引言
6.2俯冲构造作用
6.2.1俯冲构造作用的实质
6.2.2俯冲构造作用的地震效应
6.2.3俯冲带的重力效应
6.2.4俯冲带的应力分布
6.2.5俯冲带的长度与俯冲周期
6.3俯冲带的结构
6.3.1海沟洋侧边缘隆起带
6.3.2海沟外侧斜坡
6.3.3海沟
6.3.4海沟内(岛)坡
6.3.5增生楔状体
6.3.6前弧与火山弧
6.4碰撞带的构造
6.4.1陆一陆碰撞造山作用
6.4.2岛弧一大陆碰撞作用
6.4.3弧一弧碰撞带:伊豆岛弧与本州岛的碰撞
参考文献
第7章 弧后盆地
7.1引言
7.2弧后盆地的基本特征
7.3几个典型弧后盆地
7.3.1日本海
7.3.2菲律宾海盆
7.3.3冲绳海槽
7.3.4南海海盆
7.4弧后盆地的类型与形成模式
7.4.1弧后盆地的活动性与发育阶段
7.4.2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弧后盆地
7.4.3与洋壳被捕获有关的弧后盆地
参考文献
第8章 海底构造研究的展望
8.1海底构造研究的前沿热点
8.1.1张裂大陆边缘的演化
8.1.2巨大火成活动区的发展过程
8.1.3固体地球循环和地球动力学
8.1.4大洋中脊的动力学过程
8.1.5俯冲工厂
8.1.6地震发生带
8.2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的前瞻
8.2.1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三大支柱
8.2.2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组织形式
8.2.3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学术创新
8.2.4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序
前言
第1章 海底构造学的基础
1.1板块构造学说的回顾
1.1.1板块构造学的原理
1.1.2板块构造发展历史
1.1.3板块构造理论对地球进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解释
1.1.4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
1.2洋底的组成与结构
1.2.1低速层
1.2.2地幔对流、热点和地幔柱
1.2.3海洋地壳构造
1.2.4洋底岩石学
1.3洋壳的年龄与运动学
1.3.1海洋地壳的生长记录:地磁异常
1.3.2热流的减少和远离洋中脊的海底高度
1.3.3海洋的年龄和海洋盆地演化阶段
参考文献
第2章 洋底地形和地貌
2.1概况
2.1.1大洋中脊
2.1.2大洋盆地
2.1.3大洋边缘
2.2大西洋
2.2.1洋中脊
2.2.2大洋盆地
2.2.3大洋边缘
2.3太平洋
2.3.1东太平洋海隆和东北太平洋海盆
2.3.2中太平洋的海岭和海盆
2.3.3太平洋边缘
2.4印度洋
2.4.1大洋中脊
2.4.2海岭和海盆
2.4.3边缘
2.4.4深海扇
2.5北冰洋
参考文献
第3章 洋中脊
3.1引言
3.2洋中脊的特征
3.2.1北大西洋中脊
3.2.2南大西洋中脊
3.2.3印度洋中脊
3.2.4太平洋一南极海岭及东太平洋海隆
3.2.5洋中脊的基本特征
3.3洋中脊的结构
3.3.1洋中脊的地球物理结构:
3.3.2洋中脊的地质结构
3.3.3洋中脊的岩浆房
3.3.4洋中脊下的底辟构造
3.4洋中脊的热力学活动
3.4.1火山作用
3.4.2热液活动
3.4.3洋中脊与生命起源
3.5洋中脊的演化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洋板块的离散边缘
4.1引言
4.2离散边缘的特征
4.2.1地形特征
4.2.2重力和地磁异常
4.2.3构造变形特征
4.2.4大陆地壳厚度的减薄
4.3离散边缘张裂过程
4.3.1裂谷的扩张
4.3.2穹窿状隆起的形成
4.3.3裂谷带的形成
4.3.4海底扩张开始
4.3.5离散(被动)边缘带的沉积作用阶段
4.4离散边缘的构造原因
4.4.1通过断裂运动形成裂谷带
4.4.2板块冷却引起的沉降
4.4.3地壳减薄
4.4.4沉积物负荷引起的沉降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洋板块的走滑边缘
5.1引言
5.2转换断层
5.2.1大洋中的断裂带
5.2.2转换断层
5.3走滑边缘的地质特征
5.4走滑边缘的构造演化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洋板块聚敛(活动)边缘
6.1引言
6.2俯冲构造作用
6.2.1俯冲构造作用的实质
6.2.2俯冲构造作用的地震效应
6.2.3俯冲带的重力效应
6.2.4俯冲带的应力分布
6.2.5俯冲带的长度与俯冲周期
6.3俯冲带的结构
6.3.1海沟洋侧边缘隆起带
6.3.2海沟外侧斜坡
6.3.3海沟
6.3.4海沟内(岛)坡
6.3.5增生楔状体
6.3.6前弧与火山弧
6.4碰撞带的构造
6.4.1陆一陆碰撞造山作用
6.4.2岛弧一大陆碰撞作用
6.4.3弧一弧碰撞带:伊豆岛弧与本州岛的碰撞
参考文献
第7章 弧后盆地
7.1引言
7.2弧后盆地的基本特征
7.3几个典型弧后盆地
7.3.1日本海
7.3.2菲律宾海盆
7.3.3冲绳海槽
7.3.4南海海盆
7.4弧后盆地的类型与形成模式
7.4.1弧后盆地的活动性与发育阶段
7.4.2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弧后盆地
7.4.3与洋壳被捕获有关的弧后盆地
参考文献
第8章 海底构造研究的展望
8.1海底构造研究的前沿热点
8.1.1张裂大陆边缘的演化
8.1.2巨大火成活动区的发展过程
8.1.3固体地球循环和地球动力学
8.1.4大洋中脊的动力学过程
8.1.5俯冲工厂
8.1.6地震发生带
8.2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的前瞻
8.2.1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三大支柱
8.2.2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组织形式
8.2.3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0DP)的学术创新
8.2.4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