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生活在约旦河西岸
作者:范雨臣、张零贵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ISBN:9787504350565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以色列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阿拉伯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清了一下喉咙,开始用希伯来语讲演。由于紧张,声音有些颤抖。但我坚信我能不打磕巴地讲下去,因事先我已演练了十几遍。台下五百多名男人个个睁大眼睛、以极大的兴趣、实际上是好奇心聆听我的讲话。楼上的妇女们急忙撩起挡在她们前边的半透明的隔离纱帘,注视着我,她们想看清我这个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人到底长得什么样。这是1995年4月一个安息日的早晨,在约旦河西岸一个犹太定居点内的教堂里。按照定居点的规定,凡想入住的人必须要在全体居民面前公开亮相并讲话,然后全民投票决定是否入住。同意后还有一段观察期,再次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在以色列,许多伊舒夫(犹太定居点)、基布兹(共产公社)、穆萨夫(本土的村落)都有类似的规定。以色列是一个极度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性、文化历史背景、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差异极大,甚至截然相反。各类群体五花八门。比如,在以色列北部有个叫哈尔垛夫的基布兹。那里的人们拒绝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干活不用机器和电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没有电灯,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悠然自得地过着中世纪般的田园生活。在以色列几乎每个居民点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新人入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人们当然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愿外人进来掺沙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是人类社会的一条万有定律。我想人住的这个定居点的特点是信教。信教的人要遵从全部的犹太戒律。祈祷是信教群体的一项重要活动,其中安息日的祈祷最为重要,安息日的早祷要持续两个半小时。教堂内男女分开,男人在楼下,女人在楼上。女人区前置一半透明的纱帘,在整个祈祷期间纱帘紧落。安息日的早祷是每星期全村重要的聚会。祈祷后经常有一些活动,今天我的讲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消息已在两个星期前的定居点周报上刊出。教堂的主事说今天来的人特别多,大概都想看看“外星来人”。他们都问:“这户中国人家为什么要来人住,能自觉遵从全部犹太戒律吗?”这个定居点距耶路撒冷很近,乘车只需_三十多分钟。但由于是在绿线以外,所以房价只是城里的四分之一(习惯上以色列人把被占领土称为绿线以外,避免使用“被占领土”一词)。绿线以外的房价都很便宜。但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中,距耶城较近的人们都信教。几个不信的距耶城很远。对于我这样在耶城工作、经济又不宽裕的人来说,选一个较近的地方,人住绿线以外实在是无奈的选择。为了使讲演能顺利通过,我不得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我把三个民族都说成是伟大的。是否说这句话,事先我曾犹豫了很长时间。这本是一句中国人常用的外交套话。我担心听众觉得我说话太俗气。但没想到话音刚落立即爆发出一阵掌声,原来这不是以色列人的套话。在讲演中我不得不宣布我将遵从全部的犹太戒律。犹太戒律共六百多条。其中有三条守起来特别困难:(1)严守安息日,(2)夫妻生活互洁,(3)不吃不符合犹太标准的食物。通常把这三条看成是守犹太戒律的试金石。如某人能守住这三条戒律,就完全可以相信他会守住全部的犹太戒律。三条中守安息日最难。安息日从星期五日落前20分钟到星期六天黑以后15分钟。在这期间绝对禁止工作。总共有39类禁做的工作,每一类又衍生出许多项,这样在安息日期间共有好几百项禁做工作(见附录三)。比如,由不能生火这一项衍生出不能用电。因此,开灯、打电话、听广播、看电视、坐电梯和乘汽车均属违戒。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守这些戒律实在是难受甚至痛苦。但对于信教的人来说是幸福和神圣。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是无奈。P1-3
作者简介
范雨臣 PH.D.流体力学教授。1943年出生在北京。1961年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1967年毕业出国前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92年到以色列,在海法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退休。
目录
1 迁出耶路撒冷
2 入住犹太定居点
3 定居点的历史背景
4 嘎沃
5 嘎沃的居民
6 秘书亚伦
7 拉比罗森伯格
8 懒汉兹维
9 搭便车
10 前苏联人
11 学语言
12 希伯来语
13 谁的名字叫“耶和华”
14 漫话十戒
15 学习塔木德
16 伯尔哈
17 安息日
18 救星——弥赛亚
19 犹太宗教学校——依希瓦
20 祈祷
21 犹太婚姻
22 祭司、利未以及什一税
23 借贷
24 移民
25 第一句话和第一首歌
26 好天气和坏天气
27 以色列人的生老病死
28 以色列的节日
29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拉比,卢巴维奇·曼纳汉姆·门德勒
30 间谍波拉得
31 耶路撒冷老城
32 大屠杀的幸存者
33 犹太图腾和标志
34 犹太正统教派“哈瑞第”
35 以色列的选举及议会
36 罗生特医生
37 翻译上的混乱
38 西联汇款
39 守麦尔
40 恐怖分子哈穆德
41 买地风波
42 偷车
43 吻别
44 西装与高跟鞋
45 吸烟
46 “雇佣兵”老李
47 “傻BI”与“他娘了个BI”
48 社会科学院院长
49 国际歌
50 忧伤的手风琴声
附录一 13项原则
附录二 凯帕、大披肩、小披肩、祈祷方盒
附录三 安息日期间的39类禁做工作
附录四 613条
2 入住犹太定居点
3 定居点的历史背景
4 嘎沃
5 嘎沃的居民
6 秘书亚伦
7 拉比罗森伯格
8 懒汉兹维
9 搭便车
10 前苏联人
11 学语言
12 希伯来语
13 谁的名字叫“耶和华”
14 漫话十戒
15 学习塔木德
16 伯尔哈
17 安息日
18 救星——弥赛亚
19 犹太宗教学校——依希瓦
20 祈祷
21 犹太婚姻
22 祭司、利未以及什一税
23 借贷
24 移民
25 第一句话和第一首歌
26 好天气和坏天气
27 以色列人的生老病死
28 以色列的节日
29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拉比,卢巴维奇·曼纳汉姆·门德勒
30 间谍波拉得
31 耶路撒冷老城
32 大屠杀的幸存者
33 犹太图腾和标志
34 犹太正统教派“哈瑞第”
35 以色列的选举及议会
36 罗生特医生
37 翻译上的混乱
38 西联汇款
39 守麦尔
40 恐怖分子哈穆德
41 买地风波
42 偷车
43 吻别
44 西装与高跟鞋
45 吸烟
46 “雇佣兵”老李
47 “傻BI”与“他娘了个BI”
48 社会科学院院长
49 国际歌
50 忧伤的手风琴声
附录一 13项原则
附录二 凯帕、大披肩、小披肩、祈祷方盒
附录三 安息日期间的39类禁做工作
附录四 613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