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
作者:郭瑞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ISBN:9787532544837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因此,这里的“忠”主要是指忠于炎刘天下、刘氏江山,具体说是指忠于汉献帝以及后来的蜀汉政权。凡是忠于刘氏宗室,维护炎刘宗社,就是忠臣义士;反之,就是国贼、逆臣。董卓、曹操、曹丕等,其所以被视为奸臣、逆贼,就因为他们无视皇权,擅行废立,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像董卓一旦把持朝政,就不顾大臣反对,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后来还杀死少帝与皇后;又擅作主张,将都城由洛阳迁往长安,曹操虽未擅行废立,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臣压君,作威作福,杀国舅董承、国丈伏完,鸩杀皇子,又逼献帝封自己为魏公、魏王,并公开表示自己只做周文王,示意让儿子曹丕篡夺炎刘天下,改朝换代。曹丕在以臣逼君、擅作威福方面比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刚即王位一年就迫不及待地篡汉自立,贬献帝为山阳公。表面上是你情我愿的尧舜禅让,实际上是乱臣贼子的篡逆之举。董卓、曹操、曹丕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封建时代的为臣之道,是欺主、弑君的叛逆之行,不仅要遭到人民的唾弃,还要受到上天的谴责。于是小说就写了董卓下葬时上天震怒,连续三次都是雷电交加,让董卓尸骨无存;曹操则终身被头风病折磨,死前还被冤魂索命;曹丕则现时现报,受禅之时遭到天谴,被一阵怪风、骤雨惊到于地,在位仅七年即得病身亡,年仅四十岁。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是天道好还,都是上天在惩罚不忠之人。有奸臣逆贼,就必有忠臣义士。为反对董卓、曹操、曹丕的不臣之举,多少忠臣义士为维护汉室、延续汉祀,不顾身家性命,前赴后继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对汉室的忠贞。尚书丁管为反对董卓的废立之举,敢以象简击打董卓,虽然被杀,却“骂声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第四回)。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弑杀帝妃,不禁义愤填膺,于是怀揣短刀行刺董卓,事虽不成,却气贯长虹。
作者简介
暂缺《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作者简介
目录
序
前言
观念篇
第一章 有分有合的历史观
第一节 有分有合,合比分好
第二节 扬晋抑魏,颂扬统一
第三节 正闰之说,有违原意
第二章 推崇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观
第一节 揭露残暴不仁的曹操
第二节 谴责暴虐无道的董卓、孙皓
第三节 颂扬大仁大义的刘备
第三章 崇尚忠义、谴责无行的道德观
第一节 颂扬忠贞之德,贬斥不忠之行
第二节 忠义交辉,相得益彰
第三节 尽忠尽孝,难以两全
第四节 有节 有义,相映生辉
第四章 拥刘反曹、尊汉抑魏的正统思想
第一节 拥刘反曹倾向的由来
第二节 宣传炎刘正统,维护炎汉天下
第三节 反对篡逆之行,抨击曹魏逆贼
第五章 崇尚智谋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全景式的军事教科书
第二节 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
第四节 智谋至上的战争观
第五节 谋略战策泽溉后人
第六章 注重功用、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第一节 思贤若渴、选贤任能的时代氛围
第二节 不拘一格的人才类型
第三节 君臣互择的人才机制
第四节 重武轻文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推崇佛道、讥刺儒士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佛、道盛行的宗教背景
第二节 道法高深、救民水火的道教
第三节 善恶分明、劝人向善的佛教
第四节 推崇佛道、讥刺儒士的宗教倾向
第八章 突破传统、尊重女性的妇女观
第一节 一视同仁地描写妇女
第二节 凸显妇女的道德情操
第三节 巾帼胜于须眉的女性光辉
第九章 崇尚才智、注重功业的英雄观
第一节 崇拜英雄的民族心理
第二节 功业至上的三国英雄观
第三节 运筹帷幄亦英雄
事件篇
第十章 十常侍之乱
第一节 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的痼疾
第二节 宦官专权是皇帝幼冲的产物
第三节 宦官专权与外戚干政互为因果
第四节 宦官专权是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
第十一章 董卓之乱
第一节 王室衰微是主因
第二节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导致王室衰微
第三节 地方豪强的兴起削弱了朝廷的力量
第四节 执政大臣的举措失当
第五节 独夫民贼决无好下场
第十二章 官渡之战
第一节 统一与称霸
第二节 劣势与优势
第三节 多谋善断与少谋寡断
第四节 君臣齐心与上下离德
第十三章 赤壁之战
第一节 扫平江南与救亡图存
第二节 骄兵必败与哀兵必胜
第三节 舍长就短与扬长避短
第四节 未谋而轻动与谋定而后行
第五节 上晓天文、下明地理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第十四章 荆、襄之战
第一节 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
第二节 孤军作战,失败固然
第三节 骄傲轻敌是致败之由
第四节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第五节 后生可畏
第十五章 曹魏代汉
第一节 曹操不背篡逆之名
第二节 傀儡皇帝的悲剧
第三节 尧舜禅让的闹剧
第四节 希图富贵者的机会
第十六章 彝陵之战
第一节 结义之情与国家利益
第二节 拒绝谏言,一意孤行
第三节 自以为是,用兵失策
第四节 避其锋芒,火烧连营
第五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十七章 七擒孟获
第一节 欲北伐中原,必稳定后方
第二节 七擒七纵,志在怀柔
第三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节 用兵之道,智谋为上
第十八章 六出祁山
第一节 六出祁山,志在复兴汉室
第二节 以攻为守,意在避免蜀汉早亡
第三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四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十九章 蜀汉之亡
第一节 连年征战,兵疲力竭
第二节 后主昏庸,宦官乱政
第三节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第四节 恃功而骄,身死名毁
第二十章 东吴之亡
第一节 统一之势不可挡
第二节 长江天堑不可恃
第三节 残暴之君不可长
第四节 愚忠之人不可效
人物篇
第二十一章 一代奸雄曹操
第一节 英雄与权奸
第二节 谋略与权术
第三节 尊贤与害才
第四节 仁慈与残暴
第五节 白脸曹操
第二十二章 走上神坛的关羽
第一节 义薄云天
第二节 神勇无敌
第三节 傲慢自大
第四节 关羽崇拜
第五节 红脸关公
第二十三章 一代名臣诸葛亮
第一节 一代贤相
第二节 一代忠臣
第三节 一代军师
第四节 孔明之失
第二十四章 一代仁君刘备
第一节 仁爱百姓
第二节 诚信待人
第三节 情义深重
第四节 韬光与权变
第五节 刘备形象的改造
第二十五章 一代雄主孙权
第一节 老成持重
第二节 举贤任能
第三节 方略得宜
第四节 慎于用兵
第二十六章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第一节 “鹰视狼顾”的性格特点
第二节 “大智若怯”的处事风格
第三节 深谋远虑的军事智慧
第四节 玩弄权术的政治老手
第二十七章 一代良将赵云
第一节 明于择主
第二节 忠贞不贰
第三节 智勇双全
第四节 品德完美
第二十八章 一代谋臣苟或
第一节 择主之智
第二节 “汉末张良”
第三节 明于知人
第四节 荀或的悲剧
第二十九章 大智若愚的鲁肃
第一节 乱世择君的眼力
第二节 大智若愚的风采
第三节 忠厚长者的风范
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观念篇
第一章 有分有合的历史观
第一节 有分有合,合比分好
第二节 扬晋抑魏,颂扬统一
第三节 正闰之说,有违原意
第二章 推崇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观
第一节 揭露残暴不仁的曹操
第二节 谴责暴虐无道的董卓、孙皓
第三节 颂扬大仁大义的刘备
第三章 崇尚忠义、谴责无行的道德观
第一节 颂扬忠贞之德,贬斥不忠之行
第二节 忠义交辉,相得益彰
第三节 尽忠尽孝,难以两全
第四节 有节 有义,相映生辉
第四章 拥刘反曹、尊汉抑魏的正统思想
第一节 拥刘反曹倾向的由来
第二节 宣传炎刘正统,维护炎汉天下
第三节 反对篡逆之行,抨击曹魏逆贼
第五章 崇尚智谋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全景式的军事教科书
第二节 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
第四节 智谋至上的战争观
第五节 谋略战策泽溉后人
第六章 注重功用、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第一节 思贤若渴、选贤任能的时代氛围
第二节 不拘一格的人才类型
第三节 君臣互择的人才机制
第四节 重武轻文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推崇佛道、讥刺儒士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佛、道盛行的宗教背景
第二节 道法高深、救民水火的道教
第三节 善恶分明、劝人向善的佛教
第四节 推崇佛道、讥刺儒士的宗教倾向
第八章 突破传统、尊重女性的妇女观
第一节 一视同仁地描写妇女
第二节 凸显妇女的道德情操
第三节 巾帼胜于须眉的女性光辉
第九章 崇尚才智、注重功业的英雄观
第一节 崇拜英雄的民族心理
第二节 功业至上的三国英雄观
第三节 运筹帷幄亦英雄
事件篇
第十章 十常侍之乱
第一节 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的痼疾
第二节 宦官专权是皇帝幼冲的产物
第三节 宦官专权与外戚干政互为因果
第四节 宦官专权是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
第十一章 董卓之乱
第一节 王室衰微是主因
第二节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导致王室衰微
第三节 地方豪强的兴起削弱了朝廷的力量
第四节 执政大臣的举措失当
第五节 独夫民贼决无好下场
第十二章 官渡之战
第一节 统一与称霸
第二节 劣势与优势
第三节 多谋善断与少谋寡断
第四节 君臣齐心与上下离德
第十三章 赤壁之战
第一节 扫平江南与救亡图存
第二节 骄兵必败与哀兵必胜
第三节 舍长就短与扬长避短
第四节 未谋而轻动与谋定而后行
第五节 上晓天文、下明地理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第十四章 荆、襄之战
第一节 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
第二节 孤军作战,失败固然
第三节 骄傲轻敌是致败之由
第四节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第五节 后生可畏
第十五章 曹魏代汉
第一节 曹操不背篡逆之名
第二节 傀儡皇帝的悲剧
第三节 尧舜禅让的闹剧
第四节 希图富贵者的机会
第十六章 彝陵之战
第一节 结义之情与国家利益
第二节 拒绝谏言,一意孤行
第三节 自以为是,用兵失策
第四节 避其锋芒,火烧连营
第五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十七章 七擒孟获
第一节 欲北伐中原,必稳定后方
第二节 七擒七纵,志在怀柔
第三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节 用兵之道,智谋为上
第十八章 六出祁山
第一节 六出祁山,志在复兴汉室
第二节 以攻为守,意在避免蜀汉早亡
第三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四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十九章 蜀汉之亡
第一节 连年征战,兵疲力竭
第二节 后主昏庸,宦官乱政
第三节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第四节 恃功而骄,身死名毁
第二十章 东吴之亡
第一节 统一之势不可挡
第二节 长江天堑不可恃
第三节 残暴之君不可长
第四节 愚忠之人不可效
人物篇
第二十一章 一代奸雄曹操
第一节 英雄与权奸
第二节 谋略与权术
第三节 尊贤与害才
第四节 仁慈与残暴
第五节 白脸曹操
第二十二章 走上神坛的关羽
第一节 义薄云天
第二节 神勇无敌
第三节 傲慢自大
第四节 关羽崇拜
第五节 红脸关公
第二十三章 一代名臣诸葛亮
第一节 一代贤相
第二节 一代忠臣
第三节 一代军师
第四节 孔明之失
第二十四章 一代仁君刘备
第一节 仁爱百姓
第二节 诚信待人
第三节 情义深重
第四节 韬光与权变
第五节 刘备形象的改造
第二十五章 一代雄主孙权
第一节 老成持重
第二节 举贤任能
第三节 方略得宜
第四节 慎于用兵
第二十六章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第一节 “鹰视狼顾”的性格特点
第二节 “大智若怯”的处事风格
第三节 深谋远虑的军事智慧
第四节 玩弄权术的政治老手
第二十七章 一代良将赵云
第一节 明于择主
第二节 忠贞不贰
第三节 智勇双全
第四节 品德完美
第二十八章 一代谋臣苟或
第一节 择主之智
第二节 “汉末张良”
第三节 明于知人
第四节 荀或的悲剧
第二十九章 大智若愚的鲁肃
第一节 乱世择君的眼力
第二节 大智若愚的风采
第三节 忠厚长者的风范
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