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邮差总按两次铃
作者:(美)凯恩 著;陈秋美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ISBN:9787544700597
定价:¥10.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文写的不是爱情,而是赤裸裸的欲望。面世不久即引起轰动和争议。波士顿地方法院裁定它的内容有色情之嫌,予以查禁。许多学校与公共图书馆也拒绝让此书进入。 时至今日,已没有人会认为本书在描写上有什么过度之处,反而从它对性的态度,更清楚地看出它的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把性视为犯罪的动力,在犯罪小说中开启了讨论欲望与贪婪的新天地。
作者简介
詹姆斯·凯恩(1892~1977)美国冷硬派犯罪小说家。他受母亲影响,一生向往成为歌剧演唱家,在大学专攻戏剧专业,但始终未能如愿。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也短暂地在大学执教,并尝试写过舞台剧本;1931至1947年间进入好莱坞担任电影编剧,其间他开始写小说。1934年第一部小说《邮差总按两次铃》问世,立刻造成轰动与议论,与紧接着发表的《双重理赔》,为作者获得“赢得永不褪色桂冠”的佳评。此后一直到逝世为止,他创作不断,共写了十八本书及近十部剧本。
目录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奇案俱乐部之乐
《邮差总按两次铃》导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关于本类型小说的阅读之乐,小说家毛姆说得最透彻也最坦白:“当你感冒卧床,头昏脑涨,此刻你并不想要伟大的文学作品;你宁愿冰袋敷额,热水浸脚,两三本侦探小说,伴你度过病榻时光。”是呀,即使文豪如毛姆者,也知道当我们困顿病累之际,我们并不想探寻人生真谛,只想找一位言谈有趣的好友,讲些奇情刺激的故事来听――在中国,这是说部俗讲文学的传统;在西方,这正是类型大众小说的社会史。大史学家陈寅恪,晚年受政治迫害又兼衰体病目,也自称:“废书不观,惟听说小说消日。”他甚至自嘲说:“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可见通俗小说不唱高调,在最艰困的时刻,坚贞做我们的朋友,努力谋我们的欢乐,这是中外皆然的事。然而在类型小说中,起源于英、法两种语言的“侦探小说”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人才辈出,杰作纷呈,虽为小道而不可小觑。如果我们以爱伦.坡的作品为起点,侦探小说的传承已有一百五十年。就连作品中的人物如福尔摩斯、布朗神父、神探波罗、马格雷探长等角色,也都是深入人心,早已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分。为什么人们如此嗜读侦探小说?为什么人们深爱这种“几具尸体,一个神秘的凶手与一位智解谜云的神探”的故事?也许我们得用几个学科才能穷尽其中的奥秘。但是,正因为百年来无数读者的热烈拥戴,作家们的前仆后继,才造就了西方类型小说中一个重大而丰富的文学娱乐遗产。“奇案俱乐部”这部丛书,就是想从“侦探推理与犯罪解谜”的一百五十年小说传统里,精选细译其中经典,注入华文读书界之中,向往能将名家与杰作再让读者认识。读书的前因当然是为了寻找一位言谈有趣的朋友,希望“读小说”仍然可以在当今之世维持一个古典娱乐的格局。“推理小说”由于百年来一流心智的投入,它的意义早已不止如此;不管是作为“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戏,还是作为“社会控诉”的浮世观察,“犯罪与推理”都有很大的成就,如今我们把这些经典的“密室谋杀”纳于一家俱乐部之中,但愿能给读者多一点阅读的乐趣。
"
《邮差总按两次铃》导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关于本类型小说的阅读之乐,小说家毛姆说得最透彻也最坦白:“当你感冒卧床,头昏脑涨,此刻你并不想要伟大的文学作品;你宁愿冰袋敷额,热水浸脚,两三本侦探小说,伴你度过病榻时光。”是呀,即使文豪如毛姆者,也知道当我们困顿病累之际,我们并不想探寻人生真谛,只想找一位言谈有趣的好友,讲些奇情刺激的故事来听――在中国,这是说部俗讲文学的传统;在西方,这正是类型大众小说的社会史。大史学家陈寅恪,晚年受政治迫害又兼衰体病目,也自称:“废书不观,惟听说小说消日。”他甚至自嘲说:“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可见通俗小说不唱高调,在最艰困的时刻,坚贞做我们的朋友,努力谋我们的欢乐,这是中外皆然的事。然而在类型小说中,起源于英、法两种语言的“侦探小说”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人才辈出,杰作纷呈,虽为小道而不可小觑。如果我们以爱伦.坡的作品为起点,侦探小说的传承已有一百五十年。就连作品中的人物如福尔摩斯、布朗神父、神探波罗、马格雷探长等角色,也都是深入人心,早已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分。为什么人们如此嗜读侦探小说?为什么人们深爱这种“几具尸体,一个神秘的凶手与一位智解谜云的神探”的故事?也许我们得用几个学科才能穷尽其中的奥秘。但是,正因为百年来无数读者的热烈拥戴,作家们的前仆后继,才造就了西方类型小说中一个重大而丰富的文学娱乐遗产。“奇案俱乐部”这部丛书,就是想从“侦探推理与犯罪解谜”的一百五十年小说传统里,精选细译其中经典,注入华文读书界之中,向往能将名家与杰作再让读者认识。读书的前因当然是为了寻找一位言谈有趣的朋友,希望“读小说”仍然可以在当今之世维持一个古典娱乐的格局。“推理小说”由于百年来一流心智的投入,它的意义早已不止如此;不管是作为“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戏,还是作为“社会控诉”的浮世观察,“犯罪与推理”都有很大的成就,如今我们把这些经典的“密室谋杀”纳于一家俱乐部之中,但愿能给读者多一点阅读的乐趣。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