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作者:段进 等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564101329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空间角度对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西递进行研究的一本专著。通过全书五大部分共17章的论述,对西递空间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和空间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分析。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学、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设计者及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徽州传统聚落及其研究、西递村空间生长的调研报告;上篇为空间生长自上而下的主导因素,包括自上而下的外部影响因素、村落整体形态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结构秩序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宅居邻里层面上的主导因素、村落居住单元层面的主导因素;中篇为空间发展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包括自下而上的村落空间发展、从建筑单元到街坊形态、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界面、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结点、从建筑到村落整体形态;下篇为外部空间构成形态与行为分析,包括西递村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街道空间实例分析、外部空间行为活动构成、外部空间感知、外部空间审美解析等。
作者简介
  段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段进教授长期从事城市空间研究、教学和规划实践工作。著有《城市空间发展论》、《城镇空间解析》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多次。科技成果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规划设计成果获得过国家银奖、部省级一等奖等多项。
目录
绪  论
1 徽州传统聚落及其研究
1.1 徽州传统聚落的概况
1.1.1 徽州的自然条件与区划历史变迁
1.1.2 徽州的人口组成与文化渊源
1.2 徽州传统聚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西递村空间生长的调研报告
2.1 西递村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
2.2 西递村的发展与物质空间的生长
2.2.1 村落的定居阶段
2.2.2 村落的发展阶段
2.2.3 村落的鼎盛阶段
2.2.4 村落的衰落阶段
2.3 明清西递村空间的发展状况
2.3.1 民居形式的发展
2.3.2 道路系统的完善
2.3.3 公共建筑的布局
上篇 空间生长自上而下的主导因素
3 自上而下的外部影响因素
3.1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3.2 风水理念的影响
3.3 宗族意识的影响
3.4 土地制度的影响
3.5 传统习俗与行为习惯的影响
3.6 儒家思维方式的影响
4 村落整体形态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4.1 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对村落整体形态的影响
4.2 风水理念对村落整体形态的决定意义
4.2.1 “择居”——村落的选址
4.2.2 村落整体形态的修正
5 村落结构秩序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5.1 宗族观念的兴起
5.1.1 宗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5.1.2 徽州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5.2 宗族观念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5.2.1 宗族观念影响下的理想化村落结构模式
5.2.2 西递村的大结构秩序
5.2.3 西递村内部的结构布局
6 村落宅居邻里层面上的主导因素
6.1 人的空间行为的分类
6.2 行为习俗对宅居邻里空间的影响
6.2.1 “门”的意义
6.2.2 巷道与交叉口的布局
7 村落居住单元层面的主导因素
7.1 风水理念对住宅整体的影响
7.1.1 住宅的基址选择
7.1.2 住宅与周边小环境的关系
7.1.3 住宅的门向
7.1.4 徽宅布局的基本形式
7.2 宗法观念对宅内空间结构的影响
7.2.1 基本单元里的轴线和秩序
7.2.2 多进院落的“内外有别”
7.3 行为习惯对宅居空间尺度的影响
7.3.1 厅堂位置的演变
7.3.2 住宅地面的构造
7.3.3 家庭储藏空间的安排
7.3.4 窗
中篇 空间发展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
8 自下而上的村落空间发展
8.1 西递村建筑发展历史分析
8.1.1 徽州地区建筑历史演变
8.1.2 西递村建筑发展历史分析
8.1.3 建筑是各种影响因素的物化
8.2 从建筑开始研究
8.2.1 村落构成的元素
8.2.2 村落构成的层次转化
9 从建筑单元到街坊形态
9.1 最基本建筑单元——三合院
9.2 从基本建筑单元到建筑组团
9.2.1 矩形的逻辑与建筑单元组合方式的综合分析
9.2.2 西递村的民居内部单元组合的三种方式
9.2.3 住宅建筑的朝向
9.3 村落街坊形态实例解析
9.3.1 平面形态解析——住宅如何形成街坊
9.3.2 剖面——空间的界限研究
10 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界面
10.1 建筑到沿溪空间界面的形成
10.1.1 建筑到沿溪界面的分析
10.1.2 建筑到沿溪界面的分析图
10.1.3 建筑到沿溪界面的构成特点
10.2 建筑到沿街空间界面的形成
10.3 建筑到村落边界的形成
10.3.1 建筑与村落边界的限定
10.3.2 村落边界的扩展
10.3.3 建筑建设与村落的边界
11 从建筑到村落空间结点
11.1 村口空间的形成
11.2 广场的形成
11.3 道路交叉口分析
12 从建筑到村落整体形态
12.1 网络的人为影响因素
12.2 因建筑模式而促成的几何网络
12.3 几何网络到自由形态发展
12.4 无序自由形式的有机整合
12.4.1 西递村网络的连通性
12.4.2 西涕村空间网络演化特秆
下篇 外部空间构成形态与行为分析
13 西递村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
13.1 界面分类
13.2 西递村明清建筑界面
13.2.1 建筑界面构成的基本构形
13.2.2 建筑界面构成的附加构形
13.2.3 明清建筑及其界面的组成
13.3 “徽风”建筑界面
13.4 西递1950~1980年代的建筑界面
13.5 村落空间底界面
13.5.1 自然地形
13.5.2 地面铺装
13.5.3 生活设施
14 街道空间实例分析
14.1 大路街空间分析
14.2 前边溪(街)空间分析
14.3 横路街空间分析
14.4 膺福堂弄空间分析
15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构成
15.1 空间与活动
15.2 西递村中的行为活动
15.2.1 西递村空间活动的总体分布
15.2.2 活动的类型
15.2.3 不同类型的活动与空间
15.2.4 不同时段的活动与空间
15.2.5 不同人群的活动与空间
15.3 西递村活动构成评价
16 外部空间感知
16.1 关于西递村的空间感知
16.2 西递村空间的可识别性与空间构成
16.2.1 空间识别的“困难”
16.2.2 特殊的空间识别体系
16.2.3 不同场所的识别
16.3 西递村独特的空间感与空间构成
16.3.1 街道空间
16.3.2 节点空间
17 外部空间审美解析
17.1 美与空间审美
17.2 村落外部空间的审美性质
17.2.1 村落外部空间的审美性质的知觉形式方面
17.2.2 村落外部空间的审美性质的精神体验方面
17.2.3 村落外部空间作为审美对象
附录
附件一:西递村胡氏世系表
附件二:西递村航拍照片
附件三:西递村总图
附件四:西递村界面分类图
附件五:西递村的道路及出人口分布图
附件六:西递村的行为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