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疫苗
作者:(意)圭多·格兰迪 著;马贤凯,王嘉玺,梁龙,岳俊杰 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ISBN:9787502584887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疫苗开发是首先得益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高新技术的诸多领域之一。目前已获得了很多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逐步了解了其致病性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比照)的作用机理,由此研制出的现代疫苗可以针对传统疫苗不能发现的特殊基因产物。本书阐述了疫苗开发领域的最新进展,结合实例详述了研制新型疫苗的不同方法。贯穿全书,重点引介了一个崭新的疫苗设计策略——以基因组序列为基础的“反向疫苗学”。“绪论篇”是疫苗研究的概述,并指出了基因组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互补作用;“技术篇”重点在于阐述新的疫苗研发技术,例如基因组序列分析、DNA微列阵、蛋白质组学和高通量克隆技术;“应用篇”是本书的特色部分,共用6章的篇幅论述了在寻找新的抗菌疫苗中如何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涉及的目标致病菌包括:B群脑膜炎球菌、链球菌、衣原体和假单胞菌。近年来发生的SARS、禽流感警示我们:传染病再次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使得预防重于治疗的策略更为重要。本书描述的基于基因组学的方法有助干加速疫苗的开发,以裨益于人类健康。本书是一部介绍疫苗工程最新进展的专著,原著由35位专家共同撰写。全书共13章,从疫苗产生的历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借几个应用“反向疫苗学”最近取得成功的例子来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一种综合应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研制疫苗的新的技术平台。它可较现用传统方法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成功概率研制新型疫苗。涉及的技术包括:基因组测序和分析、DNA微阵列、二维电泳和二维色谱、质谱分析、高通量蛋白质表达和纯化以及应用这些方法快速筛选候选疫苗的范例,并详细列出有关文献和网站地址等,以供读者进一步参考。此外,在探讨应用基因技术开发新型疫苗的内容中,本书还对几种重要的临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和致病机制进行了阐述。本书内容新颖、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于药物开发和生物制品领域中从事疫苗研发的科技人员,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暂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疫苗》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篇
1 疫苗接种的今昔和未来
1.1 引言
1.2 疫苗接种的历史
1.3 疫苗接种的现状
1.4 疫苗接种的未来
1.5 结论:疫苗接种的无形价值
参考文献
2 生物信息学、DNA微阵列和蛋白质组学:寻找疫苗中的互补
2.1 引言
2.2 从基因组序列到发现疫苗
2.3 个案分析:抗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2.4 三种方法的比较
2.5 结论:发现疫苗的一种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技术篇
3 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3.1 引言
3.2 基因组测序
3.3 基因组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4 理解DNA微阵列:DNA微阵列数据集变异的来源和幅度
4.1 引言
4.2 DNA阵列格式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DNA微阵列实验中噪声的来源和幅度
4.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 蛋白质组
5.1 引言
5.2 一些定义
5.3 现存的解决蛋白质组学复杂问题的方法
5.4 定量蛋白质组学
5.5 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初步分离
5.6 多维色谱
5.7 蛋白质芯片阵列
5.8 质谱成像
致谢
参考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中的质谱技术
6.1 引言
6.2 质谱技术
6.3 利用质谱数据鉴定蛋白质的原理
6.4 蛋白质组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7 高通量克隆、表达和纯化技术
7.1 引言
7.2 基因克隆
7.3 表达蛋白
7.4 高通量蛋白纯化
7.5 表达纯化流程的确认和展望
7.6 结论
参考文献
应用篇
8 B群脑膜炎球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8.1 脑膜炎球菌——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
8.2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反向疫苗学实例
8.3 结论
参考文献
9 抗致病性链球菌的疫苗
9.1 引言
9.2 链球菌的比较基因组学
9.3 一种抗B群链球菌的疫苗
9.4 一种抗A群链球菌的疫苗
9.5 结论
参考文献
10 “抗原组”的鉴定——一种设计与发展抗致病菌亚单位疫苗的新工具
10.1 引言
10.2 小DNA插入文库——覆盖一种致病菌“抗原组”的工具
10.3 合适的展示平台
10.4 选择性人类血清——为遭遇致病菌提供印迹
10.5 同源抗体揭示致病菌的“抗原组”
10.6 从“抗原组”回收开发疫苗的候选抗原
10.7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11 从衣原体基因组寻找新的候选疫苗
11.1 衣原体疫苗的老问题和新前景
11.2 后基因组方法
11.3 基因组学筛选结果
11.4 综合意见
11.5 总结
参考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和衣原体疫苗
12.1 引言
12.2 蛋白质组分析
12.3 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的一个补充
12.4 蛋白质组学有益于疫苗研发
参考文献
13 发现疫苗: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和胞外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
13.1 引言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膜蛋白
13.3 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蛋白
13.4 免疫原性蛋白和发现疫苗
13.5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1 疫苗接种的今昔和未来
1.1 引言
1.2 疫苗接种的历史
1.3 疫苗接种的现状
1.4 疫苗接种的未来
1.5 结论:疫苗接种的无形价值
参考文献
2 生物信息学、DNA微阵列和蛋白质组学:寻找疫苗中的互补
2.1 引言
2.2 从基因组序列到发现疫苗
2.3 个案分析:抗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
2.4 三种方法的比较
2.5 结论:发现疫苗的一种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技术篇
3 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3.1 引言
3.2 基因组测序
3.3 基因组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4 理解DNA微阵列:DNA微阵列数据集变异的来源和幅度
4.1 引言
4.2 DNA阵列格式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DNA微阵列实验中噪声的来源和幅度
4.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 蛋白质组
5.1 引言
5.2 一些定义
5.3 现存的解决蛋白质组学复杂问题的方法
5.4 定量蛋白质组学
5.5 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初步分离
5.6 多维色谱
5.7 蛋白质芯片阵列
5.8 质谱成像
致谢
参考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中的质谱技术
6.1 引言
6.2 质谱技术
6.3 利用质谱数据鉴定蛋白质的原理
6.4 蛋白质组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7 高通量克隆、表达和纯化技术
7.1 引言
7.2 基因克隆
7.3 表达蛋白
7.4 高通量蛋白纯化
7.5 表达纯化流程的确认和展望
7.6 结论
参考文献
应用篇
8 B群脑膜炎球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8.1 脑膜炎球菌——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
8.2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反向疫苗学实例
8.3 结论
参考文献
9 抗致病性链球菌的疫苗
9.1 引言
9.2 链球菌的比较基因组学
9.3 一种抗B群链球菌的疫苗
9.4 一种抗A群链球菌的疫苗
9.5 结论
参考文献
10 “抗原组”的鉴定——一种设计与发展抗致病菌亚单位疫苗的新工具
10.1 引言
10.2 小DNA插入文库——覆盖一种致病菌“抗原组”的工具
10.3 合适的展示平台
10.4 选择性人类血清——为遭遇致病菌提供印迹
10.5 同源抗体揭示致病菌的“抗原组”
10.6 从“抗原组”回收开发疫苗的候选抗原
10.7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11 从衣原体基因组寻找新的候选疫苗
11.1 衣原体疫苗的老问题和新前景
11.2 后基因组方法
11.3 基因组学筛选结果
11.4 综合意见
11.5 总结
参考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和衣原体疫苗
12.1 引言
12.2 蛋白质组分析
12.3 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的一个补充
12.4 蛋白质组学有益于疫苗研发
参考文献
13 发现疫苗: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和胞外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
13.1 引言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膜蛋白
13.3 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蛋白
13.4 免疫原性蛋白和发现疫苗
13.5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