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长征英雄的史诗

长征英雄的史诗

作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214041401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云贵川”献妙计1935年9月16日,刚刚由红一方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连续几次向腊子口发起攻击,均因地形不利未能奏效。于是,担任主攻的红4团不得不停下来,重新研究战斗方案。研究的重点是能否组织一支迂回部队,爬上腊子沟口侧面的悬崖峭壁,实施包抄夹击。正当大家苦于找不到办法时,有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很有把握地说:“在家采药、打柴,经常爬大山、攀陡壁,眼下这悬崖绝壁,只要用一根长竿子,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顿时,大家用惊奇的眼神望着他。,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一个人能上去,1个连、1个营就可以上去。由于事关重大,红4团领导在征得军首长的批准后,决心大胆试验。这时,红4团把能否尽快攻取腊子口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云贵川”的身上。天将黄昏时,团长王开湘率领迂回部队把“云贵川”护送过腊子河,悄悄地向腊子口侧面的绝壁处移动。“云贵川”赤着双脚,腰间缠满了战士们用绑腿带拧成的长绳,手握长竿,迅速到达绝壁下。只见他仰头朝上看了看,把长竿向上一伸,铁钩便紧紧地钩住树根,身子灵巧地攀爬上去,轻盈得像猿猴一样,忽而攀登,忽而停下。越往上,“云贵川”的身影就越小了。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每个指战员的心。不一会儿,只见一条长长的绳子划着美丽的弧线从天而降,“云贵川”成功了!铆足了劲的红军战士们顺着“云贵川”放下的长绳一个一个迅速地爬了上去。敌人在绝壁处根本没有设防,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红军会从似刀劈的悬崖边爬上来。红4团迂回部队的行动取得了成功。上下夹攻夺险关拂晓,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先后升起,总攻开始了。攀上悬崖高处的迂回部队,看准下面敌人没有顶盖的炮楼和阵地,一个接一个地扔下手榴弹。所有轻机枪和冲锋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正面部队担任强攻的突击队员们身背马枪,抡起雪亮的大刀,乘势冲向木桥,向敌人左砍右杀。没用一会儿功夫,红军就攻占了隘口的两座炮楼,并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经过近三个小时激战,腊子口两道防御阵地均被攻破。敌人全部溃散,红军占领天险腊子口。腊子口之战的意义当年指挥腊子口战斗的红1军团政委聂荣臻回忆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P109-110
作者简介
暂缺《长征英雄的史诗》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四曲胜利凯歌
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一词的含义/002
世界军事史上的几次著名远征都不能和长征相比/003
谁最先使用“长征”一词,“长征”是怎样成为一种象征的/004
谁最先提出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006
毛泽东说“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是什么意思/006
为什么一般都说三大主力会师,不说四支红军会师/006
第二章
抗日救亡兴起
红军战略转移
第一节抗日救亡的兴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012
全民族抗日救亡活动兴起/013
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张与组织抗日/013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014
第二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左”倾主义者罢了毛泽东的“官”/016
李德掌握了中央红军的总指挥权/018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018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018
毛泽东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019
彭德怀痛斥李德等“崽卖爷田心不痛”/019
“剩下长征一条路了”/019
第三节红军长征的序幕
最早离开中央苏区的两支部队/022
红7军团北上抗日/022
红6军团突围西征/024
对红7军团北上与红6军团西征的评价/026
第四节各路红军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长征准备是不充分的/027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预定的出发时间与目标/028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028
红25军开始长征/032
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032
红2、6军团开始长征/034
四路红军长征出发的不同/035
第三章
伟大的转折
正确的抉择
第一节突破四道封锁线
借道“南天王”,红军通过第一、第二道封锁线/040
湘军也打“小算盘”,红军通过第三道封锁线/041
红军虽然通过三道封锁线,但也暴露出弱点/042
血战湘江,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043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损失最惨重的一仗/045
第二节毛泽东力主转兵
通道会议,关于红军战略方向的争论/046
黎平会议,采纳毛泽东的意见/048
强渡乌江,攻占遵义/051
第三节遵义会议挽救红军挽救党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一个胜利/053
遵义会议的经过/054
遵义会议的主要决定/057
遵义会议的直接意义/057
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057
第四章
压倒一切敌人
踏破千难万险
第一节四渡赤水出奇兵
情报有误,土城战斗失利/062
一渡赤水,轻装向西/063
二渡赤水,取得长征以来最大胜利/064
三渡赤水,虚晃一枪/068
四渡赤水,威逼贵阳,跳出敌人包围圈/070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073
第二节巧渡金沙江
调虎离山,红军直趋金沙江/073
智取三县/075
薛岳为红军“送行”/076
第三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结盟/079
蒋介石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080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081
飞夺泸定桥/081
第四节红25军血战突围
独树镇——生死攸关的战斗/087
激战庾家河/089
伏击袁家沟口/089
血战四坡村/090
第五节嘉陵江战役
战役缘起和准备/093
精兵强渡嘉陵江/095
扩大战果,胜利攻占剑门关/096
嘉陵江战役的意义/098
第六节土门战役
打破包围,策应中央红军/098
土门大捷/099
千佛山阻击战/101
徐向前评述红四方面军征战川西/101
第七节包座歼敌打开北上通道
草地尽头的拦路虎/103
徐向前主动请缨/104
围点打援,以弱胜强/104
包座战斗的意义/106
第八节突破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的重要与险固/106
“云贵川”献妙计/109
上下夹攻夺险关/110
腊子口之战的意义/110
“云贵川”连个姓名也未能留下/110
第九节回旋乌蒙山抢渡普渡河
千里回旋乌蒙山/112
毛泽东评价乌蒙山回旋战/114
六甲阻敌,佯逼昆明,红2、6军团巧渡普渡河/116
第十节北渡金沙挺进陇南
国民党军预计,红2、6军团在梓里渡江/118
将计就计,红军出兵石鼓渡口/118
夜渡金沙江天险,红军未损一兵一卒/118
长联送客/120
发动成徽两康战役/120
让机枪子弹拐弯,一举占领成县城/120
胜利成果/121
第十一节爬雪山过草地
为什么说过雪山草地是红军最艰苦、最危险的历程/122
红军为什么要爬雪山、过草地/124
红一、二、四方面军过雪山草地的异同/124
红军穿越草地,既是险着,也是妙棋/125
第五章
进入抗日阵地
红军胜利会师
第一节红25军与陕甘红军会师
陕甘根据地的创建/130
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部队/130
红25军与陕甘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132
劳山、榆林桥战斗/132
毛泽东说:红25军是“中央红军的向导”/133
第二节两大主力会师北上还是南下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33
两河口会议,决定北上的战略方针/134
沙窝、毛儿盖会议确定红军分两路北上/135
张国焘电令南下,企图分裂中央/136
毛泽东率红1、3军先行北上/136
北上与南下之争的实质/137
第三节奠基陕北
陕北有个刘志丹/139
党中央决定,以陕北为长征的落脚点/139
中央红军到陕北/140
直罗镇战役,开启新局面的奠基礼/142
第四节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张国焘另立“中央”,南下受挫/146
分裂不得人心,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146
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48
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51
第六章
非凡的人格
团结的典范
第一节坚定的信念
张闻天说: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158
党中央是信念的灯塔/159
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60
党员的表率作用是标杆/161
第二节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类求生存的凯歌/162
挖野菜,吃皮带/162
打草鞋,穿陋衣/165
缺医少药,手术无麻醉/166
险阻艰难何足畏/167
第三节坚持团结的典范
全党团结的光辉篇章/168
全军团结的辉煌典范/168
革命队伍团结友爱的集中体现/169
军民团结的壮丽画卷/170
第四节长征中的老战士、女战士、小战士
长征“四老”/176
有多少女红军参加了长征/178
女红军的战斗生活/179
红军小战士/181
第五节漫漫征途路英烈万万千
长征每走一公里,就有一个兴国籍战士倒下/182
大义凛然的方志敏/183
血沃疆场的军职指挥员邓萍/184
红25军的“军魂”——吴焕先/184
宁死不屈的英雄/185
基层指挥员冲锋在前/185
更多的烈士牺牲于疲惫、饥饿/185
第七章
深远的影响
永恒的丰碑
中华民族光明战胜黑暗的命运搏斗/190
党走向成熟的开始/191
锻造出党和军队的精华/192
实现了军事战略的转折/194
成为民族的希望/195
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196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