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

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

作者:关海庭等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301107997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如果以人口和领土面积作为参照系,中国和前苏联无疑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巧合的是,20世纪后半叶,两个大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历经艰辛、影响深远的社会转型过程,并在20世纪的历史上展示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活报剧,至今还留下了众多令人回味的话题。 中俄两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向世人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由国家主导的社会转型,执政党和国家在其中始终保持有效控制,是社会转型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国社会转型的现状和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柳暗花明,即普京所采取的社会政策的明显效果,都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这也是本书论述的主题之一。 人们通常说,中国的社会转型采用了渐进式的模式,而俄罗斯采用了激进式的模式,这种判断大体上是正确的。中国在基本采用渐进式的转型模式,始终保持国家有效控制的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某些阶段,也采取了激进有效的措施向市场过渡;而俄罗斯由于采取了激进的转型模式,一开始就通过"休克疗法"和"公开化"急剧地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导致了社会的激烈动荡,本来应该进行的某些改革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如福利制度的改革等,这样反而使经济改革的很多措施贯彻不够彻底,用俄国学者的话讲,叫做"假性市场经济"。无怪乎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转型渐进当中有激进;俄国的转型表面上很激进,实际上后来被迫转向渐进,很多转型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作者简介
  关海庭,吉林梅河口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独立与合作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大国转型发展之路——中俄(苏)国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学》、《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等多部,在《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苏两党与体制转型模式的选择
 一、中苏体制转型模式与国家的有效控制
 二、中苏体制转型模式的形成与独立探索的思想方式
 三、中苏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体制原因分析
 四、中苏体制转型模式的形成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第二章 中俄改革起点的选择和初始阶段的动力
 一、中国农村改革背景分析:改革前农地产权变更的历程
 二、中国农村改革的动力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农民
 三、中国农村变革: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苏联(俄罗斯)的农业改革:为什么没有形成合力
 五、当代中俄改革起点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章 中苏(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转型模式的选择
 一、建国后到改革前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二、建国后到改革前中国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中国中央地方分权的基础
 四、地方政府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地方经济领导人才的产生
 五、苏联剧变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六、中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再发展
第四章 中苏(俄)决策体制与转型模式的选择
 一、转型前中苏中央决策体制的宪政结构
 二、中苏两国中央决策体制的实践分析
 三、中苏两国决策体制对转型模式的影响
 四、中俄两国决策体制在转型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转型模式的选择
 一、“文化大革命”: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社会背景
 二、“国家悖论”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中国转向法治
 四、“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渐进主义转型道路的选择
 五、中国转型背景同苏联转型背景的比较
第六章 苏联(俄)的官僚特权阶层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初步形成
 二、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和发展
 三、“转型”背景下苏联和俄罗斯官僚特权阶层韵状况
 四、普京改革对官僚特权阶层的影响——俄官僚特权阶层的发展趋势
 五、俄罗斯官僚特权阶层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六、俄罗斯官僚特权阶层的危害对中国反对官僚主义的启示
第七章 中苏(俄)两国的中间阶层与转型模式
 一、中苏两国转型前的利益分化与中间阶层发展状况
 二、中俄两国转型模式对利益分化与中间阶层发展的影响
 三、转型中的利益分化和中间阶层对转型模式的反作用
 四、中俄两国加快中间阶层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八章 中俄政治文化传统与转型模式的选择
 一、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与体制转型的特点
 二、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体制转型模式选择
 三、中俄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特征比较
 四、体制转型与中俄政治文化的重塑
第九章 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一)
 一、理论上的回顾
 二、中国渐进性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化
 三、渐进转型模式的局限和面临的障碍
 四、深化渐进转型的基本思路
第十章 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二)
 一、俄罗斯近期的社会状况的一般分析
 二、普京对俄罗斯转型模式的调整
 三、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四、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比较与深化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