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爱因斯坦、德国科学与文化

爱因斯坦、德国科学与文化

作者:方在庆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301108512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爱因斯坦、德国、科学与文化,这是三个宏大而又有联系的话题。本书由三部分构成:其一为国内首届“德国科学、历史与文化研讨会”的论文集,既涉及对德国科学兴衰原因的探讨,也有对德国著名科学家在“二战”中表现的评价,还有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作者是活跃在德国、美国和中国的一些研究德国科学史、科学与文化的学者。其二为“科学、历史与文化”,收有编者多年来在这方面所写的有关短文、国外著名科学家论述德国大学、德国科学的长文以及一个较为详细的推荐书目。第三部分为“爱因斯坦及其他”,收有包括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内的著名爱因斯坦研究专家的大作以及编者对此有关的论述。
作者简介
  方在庆,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1年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任教。曾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杰出访问学者。在奥地利、德国、英国、美国的几所高校做过访问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文化,尤其关注德国的科学、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著有《科技发展与文化背景》、《德国:科技与教育发展》等书。译有《进步及其问题》、《罗伯特密立根的足迹——一个杰出科学家的生活侧影》、《上帝难以捉摸——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活》(《爱因斯坦传》)、《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以及《爱因斯坦的恩怨史——德国科学的兴衰》等书。
目录
前言
“德国科学、历史与文化研讨会”论文
 开幕致辞
 欢迎辞
 会议代表简介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物理学会
 危险的合作
 海森伯与纳粹
 教研结合、同行评议与大科学规划
 机动化和社会转型
 德国1500—1969年科学发展计量研究
 试论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
 德意志精神与德国现代化
 不可拯救的帝国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与帕格沃什运动
 论跨文化研究的要旨
 科学革命的本领
 科学和社会中的紧张状况与信任
 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德国的远东医学
科学、历史与文化
 进退失据的海森伯
 《哥本哈根》的幽灵
 德国的大学和科学
 阁楼上的研究所
 寻觅德国的牛津
 洛伦茨的另一面
 薛定谔对希腊科学精神的迷恋
 唯一的薛定谔
 说不尽的玻尔茨曼
 韦伯是如何成为经典作家的?
 从韦伯的《作为职业的学术》演讲谈起
 奥本海默的沉默
 德国科学的幸与不幸
 一位坦率、固执的中欧绅士的回忆
 观念史、教辅与科普作品
 我为我自己写作
 科学、技术的分分合合
 奇特的个性独到的观点
 利玛窦、罗素与中国迷思的演进
 德国的科学院
 科学中的人生
 模糊了色彩的肖像
 李约瑟文本的当下意义
 科学中的宿怨与深仇
 文化,站在科学的背后
 科学史不是“无用的”学问
 蒙娜丽莎背后的解剖学
 知定静安虑而后能得
 宏大叙事的生命力
 谁来取消巴尔的摩的诺贝尔奖资格?
 德国的“戈尔德哈根辩论”
 德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究目录
爱因斯坦及其他
 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
 爱因斯坦、物理学和人生
 放肆无礼万岁!
 爱因斯坦的第三乐园
 2050年爱因斯坦还会是物理学的英雄吗?
 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爱因斯坦与德国
 上海、爱因斯坦及其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真”伟人还是“伪”伟人?
  附:伟人还是“伪”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与柏林
 爱因斯坦的传与奇
 也谈爱因斯坦和玻尔之争
 历史语境中的爱因斯坦
 非凡的洞察力是如何产生的?
 青年爱因斯坦的创造力从何而来?
 走下“神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女性与其他激情
 平民视野下的爱因斯坦
 舐犊情深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稿计划”简介
 爱因斯坦的恩怨史
 “爱因斯坦年”留给了我们什么?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