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
作者:陈夏红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ISBN:9787802263161
定价:¥21.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法律人的存在模式中,法学和法治才能够得到很有效的主观描写和精神分析。陈夏红君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谋略把法学回归于法律人的生命之流中,去观察法律人在现代中国的主体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群体的几代人几乎都经历过相似的自主性放弃的屈辱,然而也有着在社会流放状态中不甘沉沦的悲壮。 本书的作者主要辑录张耀曾、沈钧儒、吴经熊、高一涵、杨兆龙、钱端升、谢怀栻、王名扬、周相、江平这些被他称为“法律圣徒”的文字。本书不仅尊重历史,而且图还原历史,将“具体法史”进行到底。这体现了一位学术后的可贵,令人感慨,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陈夏红中华人民共和国男性公民,辛酉岁立夏时节出生于洮河岸边大沟寨。一岁到四岁生病,五岁到七岁挨饿,此后在学校里入少先队入团入党,其间屡次考第一名,也屡次被老师开除。千禧年后流落中国政法大学,不求甚解,不学无术,不三不四。眼下隐居昌平军都山下舒云居,准备挣若干工资奖金,拟用来还贷款娶老婆买车买.厉,了此纸笔残生。近一两年关注近现代法学人物,一塌糊涂,仅此而已。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图书·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
目录
张耀曾的困窘
法里法外的对弈——张耀曾、沈钧儒私人记录的“七君子”事件
一 沈钧儒被捕
二 被押解苏州
三 乐观预期
四 惊闻被起诉
五 艰难的内部疏通
六 不一般的开庭
七 庐山说情求保释
八 尘埃落定
模糊的高一涵
一 早年高一涵
二 《新青年》的“二把手”
三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四 宦海一入似海深
五 发起成立中国政治学会
六 “法学院院长高一涵表示愿意让贤”
七 对撤销南京大学法学院提出批评
“作为一个中国人”——吴经熊的学术及人生
一 “吾十有二而志于学!”
二 从东方到西方:以法律为学业
三 把中国法律霍姆斯化的尝试
四 吴经熊的法律哲学:中国新分析法学简述
五 “在进化中的自然法”:晚年吴经熊
再回首已百年身——杨兆龙的人生与学问
一 从燕京到东吴
二 执教持志,执法沪上
三 留学美国
四 抗战期间的时评
五 翻译《联合国宪章》与惩治战犯
六 协助庞德重建法制
七 末任检察长
八 遭遇“解放”
1949年后的钱端升
一 1949年之前的钱端升
二 迎接解放
三 “为改造自己更好地服务祖国而学习”
四 组建北京政法学院
五 钱端升在1957年
六 钱端升:“我的罪行”
七 一件“值得一提却又令人痛惜”的事
八 晚年钱端升
想起了谢怀栻
一 师从梅仲协
二 “台湾司法界的元老”
三 初识新法学
四 “我无法与时代一起前进”
五 “这二十年里,总算把自己的一点专长贡献出来”
身居陋室名扬天下——王名扬的纸笔人生
一 风流才俊系出三湘
二 留法十年蓄势待发
三 身世沉浮历经磨难
四 普罗米修斯的盗“火”之路
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国“罗马法的活字典”——周枏小记
一 从歌歧中村到比利时
二 罗马法不是一天“学”成的
三 战乱中的布道者
四 流放大西北
五 “原论”罗马法
六 罗马法的复兴与周枏的沉寂
我师江平
告白与申谢
参考文献
法里法外的对弈——张耀曾、沈钧儒私人记录的“七君子”事件
一 沈钧儒被捕
二 被押解苏州
三 乐观预期
四 惊闻被起诉
五 艰难的内部疏通
六 不一般的开庭
七 庐山说情求保释
八 尘埃落定
模糊的高一涵
一 早年高一涵
二 《新青年》的“二把手”
三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四 宦海一入似海深
五 发起成立中国政治学会
六 “法学院院长高一涵表示愿意让贤”
七 对撤销南京大学法学院提出批评
“作为一个中国人”——吴经熊的学术及人生
一 “吾十有二而志于学!”
二 从东方到西方:以法律为学业
三 把中国法律霍姆斯化的尝试
四 吴经熊的法律哲学:中国新分析法学简述
五 “在进化中的自然法”:晚年吴经熊
再回首已百年身——杨兆龙的人生与学问
一 从燕京到东吴
二 执教持志,执法沪上
三 留学美国
四 抗战期间的时评
五 翻译《联合国宪章》与惩治战犯
六 协助庞德重建法制
七 末任检察长
八 遭遇“解放”
1949年后的钱端升
一 1949年之前的钱端升
二 迎接解放
三 “为改造自己更好地服务祖国而学习”
四 组建北京政法学院
五 钱端升在1957年
六 钱端升:“我的罪行”
七 一件“值得一提却又令人痛惜”的事
八 晚年钱端升
想起了谢怀栻
一 师从梅仲协
二 “台湾司法界的元老”
三 初识新法学
四 “我无法与时代一起前进”
五 “这二十年里,总算把自己的一点专长贡献出来”
身居陋室名扬天下——王名扬的纸笔人生
一 风流才俊系出三湘
二 留法十年蓄势待发
三 身世沉浮历经磨难
四 普罗米修斯的盗“火”之路
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国“罗马法的活字典”——周枏小记
一 从歌歧中村到比利时
二 罗马法不是一天“学”成的
三 战乱中的布道者
四 流放大西北
五 “原论”罗马法
六 罗马法的复兴与周枏的沉寂
我师江平
告白与申谢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