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修订本)
作者:郭民良 编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3-01
ISBN:9787561711330
定价:¥10.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第一,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宏伟史诗。中国革命,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建设,既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其中,每一革命和建设都有极丰富的内容。然而,该教材是扣住“基本问题”,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国情、基本过程、基本实践、基本经验、基本理论,而不是写每一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同《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门课程的区别之处。第二,教材结构更趋科学严谨。《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既包括中国革命的内容,又包括中国建设的内容,因而比较容易形成两块拼凑的体系结构。修订后的教材,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如实地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革命看作是中国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国建设正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犹如上篇和下篇文章一样不可分割,这样就把“革命”和“建设”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据此,教材依次安排了《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12章,这就不仅体现了“革命”和“建设”的内在统一性,而且也较好地体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第三,较好地处理了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由此诱发出一系列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如中国该不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能打多久、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渐进地引向资本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否还有生命力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密切相关。修订后的教材,既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也不是教条式的说帮,而是把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育于理论之中,从客观的事实中逻辑地引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战斗力,使教材所阐述的理论具有了生活气息和现实的。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修订本)》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修订本前言
第一章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
第一节 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社会解体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列强入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矛盾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衰
二、戊戌变法的孕育与流产
三、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四、反袁护法斗争及其失败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艰苦探索的历史经验教训
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理论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历程
一、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二、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四、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三节 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
三、只有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第三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改造道路
二、把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
来,突破了历史上一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下
降的惯例
三、巩固和发展了两个联盟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更新了的社会主义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二、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及其经验教训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三、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二、努力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三、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四、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五、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
第三节 加快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国际环境有挑战,也有机遇
二、国内条件有利多于不利
三、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三、其他所有制形式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第三节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二、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几种关系
第七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正确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一、对外贸易
二、国际技术交流
三、吸收和利用外资
四、国际劳务合作
第三节 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二、努力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第八章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三、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大发展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四、坚决反对多党制
第四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保障
三、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必须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一、民主的含义以及民主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第二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三、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一、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第二节 两种对立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
一、两种对立社会制度共存和斗争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
三、和平演变对我们党和国家已构成现实威胁
四、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和策略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发展
二、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三、加强同各国政党、群众团体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三、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四、自觉地维护和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经受严峻考验
一、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三个严峻考验
二、充分认识三个考验的严峻性
三 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 端正党风,密切党群关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一、党风在执政党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党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
三、认真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修订本前言
第一章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
第一节 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社会解体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列强入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矛盾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衰
二、戊戌变法的孕育与流产
三、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四、反袁护法斗争及其失败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艰苦探索的历史经验教训
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理论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历程
一、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二、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四、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三节 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
三、只有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第三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改造道路
二、把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
来,突破了历史上一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下
降的惯例
三、巩固和发展了两个联盟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更新了的社会主义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二、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及其经验教训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三、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二、努力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三、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四、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五、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
第三节 加快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国际环境有挑战,也有机遇
二、国内条件有利多于不利
三、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三、其他所有制形式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第三节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二、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几种关系
第七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正确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一、对外贸易
二、国际技术交流
三、吸收和利用外资
四、国际劳务合作
第三节 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二、努力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第八章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三、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大发展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四、坚决反对多党制
第四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保障
三、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必须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一、民主的含义以及民主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第二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三、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一、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第二节 两种对立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
一、两种对立社会制度共存和斗争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
三、和平演变对我们党和国家已构成现实威胁
四、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和策略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发展
二、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三、加强同各国政党、群众团体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三、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四、自觉地维护和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经受严峻考验
一、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三个严峻考验
二、充分认识三个考验的严峻性
三 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 端正党风,密切党群关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一、党风在执政党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党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
三、认真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