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作者:罗恩菲德(美)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05-01

ISBN:9787535605689

定价:¥31.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美术教育译丛》丛书之一。“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是译自ViktorLowenfeld的名著“CreativeandMentalGrowth”的1957年版。译者王德育在1976年,曾着手翻译该书一次,惟当时时间匆促,有些地方免不了语汇艰涩,且有英文化的语气出现,这是翻译者很难避免的一种现象。事过多年,王德育已到美国深造,英文造诣也比从前高深得多;他重新检讨旧译,觉得很不满意,因而决定重译,以力求能够尽善尽美。笔者阅读了其新译,觉得比从前通顺许多,可见他的功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译著能有如此程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维克多罗恩菲德(ViktorLowenfeld),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宾州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曾在维也纳从事过盲童教育,并形成其关于视觉—触觉倾向的理论。1939年作为二次大战的欧洲难民到美国。他综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德国儿童研究运动的成果,在自己美术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其颇具影响的美术教育观,成为进步美术教育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物。
目录
     目录
   《美术教育译丛》序
   王序
   译者序
   第一章 艺术在教育上的涵义
    指导方法
    创造过程的效果
    扩大经验范围的重要原则
   第二章 小学里创造活动的涵义
    导言
    模仿的天性
    定型的练习本和着色画本对儿童的影响
    自我表现
    自我调整
    借艺术达自我认识之意义
    在施教上的意义
    儿童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
    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
    技巧和程序
    欣赏
    社会调整
    统整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被统整的经验
    艺术和社会的统整
    统整和学习
    作品的评量
    评量的目的
    心理的评量
    作品意义之评量
    不同成长界限的评量
    感情成长
    儿童作品中的智慧成长
    创作活动中的生理成长
    创作活动中的知觉成长
    创作活动中的社会成长
    美感的成长
    创造性的成长
    客观评判标准的评量
    发展的阶段
    技巧和技术
    作品的组织
    儿童创作的分等
    评量表
    展览和竞争
    自然竞争
    强迫竞争
    教室和学校展览
    教师必须创作吗?
    在艺术施教中心理的探勘
    透过教师的作品来体验儿童
    教师的弹性
    教师认识发展阶段的需要
    一般的教室过程
    纪律
    材料的准备和分配
   第三章 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
    涂鸦阶段 (2岁至4岁)
    涂鸦的意义
    涂鸦的一般发展
    没有区别的涂鸦
    纵横线的,或有控制的涂鸦
    圆圈的涂鸦
    涂鸦的命名
    色彩的意义
    艺术刺激
    题材
    技巧
    评量表
    摘要
    涂鸦阶段中个人成长特征的解释
    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成长分析的摘要
    练习
    实验工作
   第四章 首次的表现尝试
    样式化前阶段 (4岁至7岁)
    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
    儿童的心理
    儿童主动知识的充实
    表现符号的一般发展
    人物
    空间
    色彩的意义
    艺术刺激
    摘要
    题材
    技巧
    评量表
    样式化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
    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成长分析的摘要
    练习
    实验工作
   第五章 形体概念的形式
    样式化阶段 (7岁至9岁)
    儿童绘画里的样式
    人物样式——对于人最初的明确概念
    空间样式——空间秩序的最初概念
    样式的改变——主观经验的表现
    人物的表现——几何式线条
    空间
    心理状态
    基底线的采用
    基底线的起源
    基底线和地形的特征化
    主观空间的再现
    空间和时间的再现
    X光线画
    色彩的意义
    设计的意义——重复的自然冲动
    粘土塑造
    艺术刺激
    题材
    技巧
    评量表
    摘要
    样式化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
    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成长分析的摘要
    练习
    实验工作
   第六章 理智之萌芽
    党群年龄(9岁至11岁)
    写实的概念
    较明显的自我意识
    人物的表现
    感情的表现
    空间的表现
    色彩——主观阶段
    设计和手艺
    塑造
    艺术刺激
    题材
    技巧
    摘要
    评量表
    党群年龄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
    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成长分析的摘要
    练习
    实验工作
   第七章 拟似写实阶段
    推理的阶段(11岁至13岁)
    心理学上的假设
    自然表现的最初概念
    人物
    两种不同空间观念的发展
    视觉型对深度的发展
    非视觉型退 化至基 底线 的表现
    色彩——两种不同的观念
    设计
    塑造——两种不同的方式
    艺术刺激
    人物
    空间的刺激
    色彩
    题材
    技巧
    评量表
    拟似写实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
    智慧成长
    摘要
    感情成长
    社会成长
    知觉成长
    生理成长
    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
    成长分析的摘要
    练习
    实验工作
   第八章 决定时期
    创造活动中的青春期危机
    想象概念中的心理变化
    两种创造类型的发展
    视觉型
    触觉型
    两种类型不同的创造概念
    人物
    空间
    两种创造类型是心理的——它们在
    性格发展上的意义
    适当艺术刺激的意义
   第九章 青春期的艺术
    到批评式自觉的改变
    想象概念的改变
    题材的重新考虑
    青少年在社会中的需要
    特殊表现的青春期艺术
    自我的经验
    家庭中的经验
    社区中的经验
    大自然中的经验
    工业中的经验
    中等学校中技巧和技术的意义
    速写
    画架绘画
    壁画和壁画技术
    中等学校中的雕塑
    版画——复制的技术
    设计的技术
    为何在决定阶段不包括评量表
    练习
   第十章 审美标准的意义
    绘画制作中的表现元素
    线条的意义和其关系
    空间的意义和其关系
    光和影的意义
    色彩——构图中的元素
    统一或构图
   第十一章 天才儿童的个案
    特殊个案
    想象和表现的流畅性
    高度发展的敏锐性
    想象的直觉性
    表现的直接性
    高度的自我体验
    教育上的结论
   第十二章 艺术教育的治疗问题
    创造过程和有障碍者
    艺术教育和治疗
    客观和主观的障碍
    身体意象的意义
    艺术教育治疗的特殊方法
    艺术教育治疗中的一般步骤
    个案史
    观察
    关系的建立
    熟悉艺术媒介
    创作过程之关系的建立
    自我体验的建立
    归属感的发展
    表现的自发性欲求
    归属感的消除
    摘要
    心理障碍
    视觉障碍者的创作活动
    聋盲者的塑造——个案研究
    听觉有障碍者与艺术教育
    语言缺陷和艺术教育
    大脑麻痹者和创作活动
    艺术教育对瘸子的治疗
    心智有障碍者
    创造活动里所表现的心智发展迟缓
    蒙古痴呆类型里的心智发展迟缓之个案研究
    艺术教育治疗和轻微神经病之个案研究
    艺术教育和精神错乱
    摘要
   第十三章 各阶段的摘要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